丘吉尔的堂嫂,没能做成《唐顿庄园》的克劳利夫人
----------------
嗯,我说的克劳利夫人,就是剧中那三位年轻美女的妈妈、格兰瑟姆伯爵夫人,来自美国的富二代。
当初伯爵娶她时,主要是看上了她家的钱;而在她父母眼中,这何尝不是一个买卖——那时候的英美之间,十分流行这种new money+old noble的组合。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真的相爱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这是个剧。
贵族之间的通婚,向来要看长辈的眼色,因此他们或多或少该习惯了,毕竟婚后还可以再找情人。但谁不希望与真正相爱的人结合呢,如果盲婚之前没遇到那个人便罢了,这样也容易在婚后渐渐放平心情接受命运,发现身边人的好,当然这件事必须是互相的。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很多英国贵族家里添了美国媳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著名的大家族。
我说著名不是在晃点你,你一定知道这个家族的——丘吉尔家族。
拥有全英最大庄园之一的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的丘吉尔家族,世袭的爵位是马宝龙公爵(Duke of Marlborough)。其实他们家族的全称是斯宾塞—丘吉尔(Spencer-Churchill)。
我们熟悉的温斯顿∙丘吉尔由于其父亲不是长子,未能继承家族爵位,所以今天故事的男主角是长他三岁的堂哥,第九代马宝龙公爵,让我们叫他查理。
虽然斯宾塞—丘吉尔家族坐拥全英最大的豪宅之一,还不需要缴纳实质性的地租,只呈上一面旗子即可(他们家每年的地租旗,可以在温莎城堡看到),但其实他们并非一个特别有钱的家族。
第一代马宝龙公爵的奋斗史很值得一写,有白手起家的励志感,我在此稍微跑个题简单介绍两句。
斯宾塞—丘吉尔家族的这位开山祖先叫约翰∙丘吉尔,出生于17世纪末德文郡的一个乡绅家庭,并不算是上流社会,但也可以从政为国王工作。他的发迹主要得益于詹姆斯二世(就是那个妄想复辟天主教最后被赶走的国王)。
早在詹姆斯二世还是约克公爵的时候,他就是詹姆斯信任的左膀右臂了。到了詹姆斯即位之后,更是晋升为中将,在军队中发光发热。
然而当时间来到了1688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来到英国取詹姆斯二世的王位的时候,约翰∙丘吉尔站在了大多数人那边。
连最亲信的约翰都投敌了,詹姆斯二世知道大势已去,仓皇出逃。
威廉和玛丽感谢约翰的识大体,封他马宝龙伯爵。随后在西班牙继承人之战中(不能再跑题见啥聊啥了,总之就是欧洲各国藉着西班牙王位争夺组团抢领土抢资源的群架),马宝龙公爵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一连取得了好几场战役的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布伦海姆战役。由此他便获赐了修建自家大庄园的土地。而这片土地曾经的建筑是属于王室的伍德斯托克宫,在英国内战期间损毁了。
呃,再跑一个题吧……第一代马宝龙公爵明明叫约翰∙丘吉尔啊,为啥后来他们家姓里多了一个斯宾塞呢?
第一代马宝龙公爵没有男性子嗣,他将财产和爵位传给了大女儿——这也是英国史上少见的事情。大女儿过世后,将爵位传给了妹妹的儿子,查理∙斯宾塞。自此,马宝龙公爵的姓氏成为斯宾塞—丘吉尔。
说了这么多第一代公爵的故事,其实也为了介绍下家族背景,总结来说就是:白手起家、军人出身、没太多钱。
当然没钱这个标准是根据贵族圈界定的,毕竟那么大宅子都起来了,怎么会没钱呢;严谨点儿来说是,没有可供后世取之不竭的财产。
到了第五代时,就出事了,家底基本掏空。其实也不是他的后代多能挥霍,毕竟维护这座大宅子,每年就得花不少钱。
等到第五代公爵撒手人寰,斯宾塞—丘吉尔家族就毫不遮掩地开始卖起祖产收藏来。一开始先是卖珠宝、卖古董书,还是填不上巨大的财务亏空;接着卖拉斐尔、卖凡戴克、卖鲁本斯……财务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黑色深渊,永远望不到底、永远填不满。
我们已经快被我忘了的男主人公、第九代马宝龙公爵,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21岁就继承了马宝龙公爵头衔的查理(还记得他的名字吗?),面临一个严峻的人生选择,宣告破产,还是另辟蹊径?
他选择去了美国~~
---美国富四代 ---
第一代马宝龙公爵在英国努力走仕途的时候,一个来自荷兰的农夫正在纽约(那时候还叫新尼德兰)以契约劳工的身份开始新的人生。但直到一百五十年后,他的后代中有个叫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勇气,创建了一个运输帝国,成为了19世纪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从那时到现在,范德堡家族都是美国最有钱的家族之一。
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先生,是我们女主的曾祖父。
出生于纽约的孔苏埃洛(Consuelo Vanderbilt)是家中长女,自小就在母亲的强烈“呵护”下长大。她母亲的伟大愿望就是给她找个好婆家,因此必须把她培养成一个好婆家会看上的标准淑女。
母亲大人的措施有:逼女儿穿上钢制“背背佳”,为她塑造挺拔的形体;很早就学习各国语言;所有衣服都由母亲选择;如果不听话,随时小皮鞭伺候着;告诉女儿一切听母亲大人的话……
就这样,我们的孔苏埃洛成长为一位美丽动人的淑女,吸引来了无数求婚者。其中有一位母亲大人认为值得考虑——来自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约瑟夫王子。但是孔苏埃洛实在抑制不住对他的厌恶。
这时候“媒婆”上线了。
英美联姻也是需要中间人的,当时在纽约就有这么一位著名的matchmaker,佩吉特女士(Lady Paget)。在她的牵线下,母亲大人看上了来美国掘金的马宝龙伯爵。
孔苏埃洛没有看上他,因为已经长大的美丽少女其实早有意中人了,并且还跟对方秘密订了婚。
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富家女和穷小子的浪漫戏码,对方也来自美国上流社会,只是没有古老的英国伯爵头衔。所以,母亲大人这一关是过不去的。
虽然是听妈妈的话长大的,但爱情会激发人性的倔强。任凭母亲大人苦苦哀求、各种哄骗,她都不为所动;甚至母亲把她锁在屋子里,并威胁要去杀了她的小情人,她还是不松口。
然而,我们的女主再怎么意志坚定,也是被自己的母亲带大的,那是最了解她的一个人。
她败在了母亲的大招下——因为她的反抗,母亲病了,愈病愈重、愈病愈重,马上就接近了死神的大门......我们的女主投降了...
这边厢,伯爵和未来岳父岳母就婚姻这笔买卖展开了坦诚的谈判,最终以250万美元成交(约合现在7千万美元),以股权形式交付,且每年给小夫妻十万美金的零花钱。
1895年11月6日,婚礼在纽约的圣托马斯教堂(Saint Thomas Church)举行。如果你去过纽约,你一定见过这座最有名的教堂。
马宝龙带着巨款回到英国,拯救了自己家族、也拯救了家族的布伦海姆宫。
有一个传闻说,当新婚夫妻离开教堂的时候,公爵对美丽的妻子说:我有另一个爱的女人,我永远不会再来美国,因为我鄙视任何不是英国的东西。
穿婚纱的孔苏埃洛
公爵是否讲过这句话不得而知了,毕竟他还是喜欢美国的钱,而且打脸的是,他第二任妻子也是美国人。
是的,他们没能白头偕老,这不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就是一桩愚蠢残酷的买卖婚姻。
但他们在一起生活了23年,生有两个儿子。
来到英国的孔苏埃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像许多贵妇一样;希望这些事业曾带给她心灵上的满足感。后来她也爱上过别人,有过情夫,是丈夫的英俊表弟,但由于家族干涉无疾而终。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个法国人,后来她搬去了法国。
虽然和马宝龙伯爵离了婚,但公爵亲密的堂弟丘吉尔依然和她保持了友谊,他经常过去法国探访她,顺便进行油画创作。
1932年依旧富裕无比的孔苏埃洛在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建造了一座梦之屋,有人猜测当时丘吉尔在美国进行的“铁幕演讲”就是在这里写的稿,因为他给威斯敏斯特学院留的地址便是此处。
1953年孔苏埃洛出了一本自传,1964年逝于纽约长岛,终年87岁;但最后的安息地又回到了布伦海姆宫的附近,因为她要陪伴在自己幼子的一侧。
“我可以一晚上等在雨中,只为能看到孔苏埃洛走上她的马车。”
--J. M. Barrie《彼得∙潘》作者
布伦海姆宫是英国唯一一座非王室所有、非主教所有、但名字里带“宫”的庄园。经过美金的修饰,现在依然美轮美奂,曾经的巴洛克风余韵永存,新的流行更加夺目;壮观的管风琴在隐在灿烂的长书尽头,望不到尽头的花园每处细节都看得出精心打造......
2019年包含了布伦海姆宫的英国旅行:
在游人未到的初春三月,穿过黄水仙的花海,去那座美丽的宫殿中,听故事......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