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问自家何处去,身在局中不分明——读《陈寅恪与柳如是》

正式开始了解陈寅恪先生的事迹和著作是在大约十多年之前。因为自己曾经一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在一次发表对新旧文化的看法之后,有一位学兄说”你刚才的看法和陈寅恪很类似“——陈寅恪先生就是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
后来,逐渐了解到了一些陈先生的事迹,诸如,求学而不惟学历,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给王国维的挽联中的苦闷,失明后著述立说;也看零星看过几本跟陈先生的有关的书,《大师的风度与风骨》、《陈寅恪最后二十年》、《陈寅恪评传》、《陈寅恪 一个教育学问题》,尤其是了解到了陈先生的”孙行者“的上联,他对国文教育的设想,他的治学范围的卓尔不群……自然,也零星地读了他的几本书和文章。但并未深入涉及陈先生的全部作品,现在也正在看《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但要说看完,可就不敢预期了。
上面这些,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出自己对陈先生的了解有限,作为说说《陈寅恪和柳如是》这本书的铺垫内容。
这本书的作者徐迅先生无疑十分对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和生平十分熟悉,而且对陈先生晚年所作《柳如是别传》尤为关注。这无疑是看到了陈先生和柳如是所具有的相似经历。在风雨飘摇的一个人世变换的动荡时局中,每个人如何自处,这个问题无疑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说得清楚。个人的脆弱及其价值的毁灭,无疑是后人悲剧性感叹的缘由。
在内容上,徐先生大胆地运用穿越时空的手法,把陈寅恪先生的时空与柳如是的时空,进行的对接。让不同时代中的各色人物在交错的时空舞台上登台亮相,既有好学图变的溥仪,又有抑郁自沉的观堂,既有冷眼观世的鲁迅,又有频繁出镜的胡适,既有惶恐滩头殒身的方以智,又有身负文名而降清的钱谦益……当然,还有失明兀坐口述著作的陈寅恪和试图以死殉国的柳如是。尤其是最后一章中,作者让不同身份的读者各抒己见,从而体现出多元视角下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识。可以说是引人深思。
在体例上,徐迅先生采用了剧本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但是,一来,剧本这种形式不是本民族文化的文学样式,是否这个样式也是徐先生的有意在说明,我们也丧失了的叙事样式有关呢?二来,剧本中的内容,充满了文言的诗词语句,而这些语句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为读者所消化的,从这点上来看,这部作品是可以以文人雅集“的形式在一定的小圈子传阅,而是拒更多关心陈先生事迹的读者于门外了。由此想到,宋代的话本,兴盛一时,而后世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在传播程度上则逊色得多,因此,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体例,不如叫做”拟剧本“。
然而,在创作本书方面,徐先生无疑投入了大量的构思和编排工作,这一点不容置疑,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和一番艰苦的梳理工作是无法完成这样一本著作的。除了,要在前面两方面感谢作者徐迅先生之外,我还要感谢徐先生在这部剧中,对后世读者的信任,尤其是那个胡适带霍金面具却被观众识破的情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