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导读 | 把握会议通知的五个细节——读《秘书工作手记》之一

一生至欢,莫若知音相伴;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在案。

最近,抽空翻看石头君的《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和公众号,感觉办公室的工作内容还是真是挺丰富的,其中有很多工作确实是一般碰不着,碰到了就易出错,当然,很多知识其实也是熟能生巧、厚积薄发型的。

从今天起,我想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体会,选出关于办公室或内勤人员业务中常见的会议组织中几个知识点,也是抛砖引玉,和大家分享、共勉。

作者:彭   强

主播:白   洁

编辑:孔丽娜

会议通知

说起会议,各式各样,大到APEC会议、全国性会议,小到部门例会,不胜枚举。在书中,石头君也给我们列举了几十种的会议,其中,我感觉,与我们工作紧密相关的就是专题会、研讨会、协调会、党支部会议、工作例会等。

这些会议的筹办组织都离不开会议通知,今天,我们就从会议通知谈起,重点讲五个小细节,供大家学习对照,查漏补缺。

1

事前要确定通知的范围。

这是决定会议召开的对象,决定了会议的质量和决策效率。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工作需要,议题涉及哪些单位,就通知到这些单位,邀请哪个级别的领导一定要明确。比如常见的“党政正职”、“单位负责人”、“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同志”、“主管领导”、“处级干部”、“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处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等词义,心中不能模糊;

二是惯例,比如前期工作研究确定的规则;

三是领导意见,临时工作需要某部门提出意见的。上述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会议的级别、人数、座次也就大致有数了。

2

注意容易遗漏几类人群。

首先是老领导,比如市里通知要求传达到副局级以上干部会议,这时也要考虑已退休的局级领导,毕竟,听取上级指示精神也是老领导一项重要的政治待遇。

其次是新闻单位,也容易漏掉。系统内的大型会议,如十九大精神报告会等,需要进行内外宣传,一般也应请宣传中心的记者拍摄留影,必要时邀请市级媒体记者。

还有外地的分支机构和新组建的部门。这点我们涉及较少,主要是审批办等个别单位,根据需要,应列入提醒通知范围。

3

通知中各类信息要准确

除了前面提到的通知参会人员或领导级别词义要注意外,会议名称、开会时间、地点(最好具体到会议室)、会议召集或主持人、会议议程或主要内容、反馈人员及联系方式,还有,入场时间以及会场纪律也应适当提示,以便养成良好习惯。

如果是视频会议,还要注明每次开机、调试时间、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议题较多时,还要考虑候会地点。有外单位参会的,要考虑停车问题。

4

适时发送通知有助于提高效率

换句话说,发通知不能一味图快,既不能过早又不能过迟。过早容易忘、容易错、容易变,过迟赶不上。会议如果安排在市区召开,对于门头沟、延庆、密云等区的单位可以按照时间优先安排通知。

5

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铁律

发通知时,传真、短信、腾讯通、电话都只是手段,我们切不能图省事、怕费事,一发了之、一打了之,否则,小则暴露出我们工作态度不端正、不严谨,大则误事挨批评。只有回复、回信、回电、回图了,才能确保信息的送达确认,这一点最重要,工作中最容易犯。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会议通知环节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欢迎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