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5分钟 · 追梦不是孤注一掷,而是奔跑者与家人的双向奔赴
继承事业or继承精神?这是个极其值得思考的问题。
励志电影的题材大多振奋人心,但如今很多此类作品却免不了落俗的下场。最经典的励志电影,必须做到既美化真实又避免华而不实。今天就来说一部经典电影——《十月的天空》。
《十月的天空》是根据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Homer的故事改编而来,影片讲述几个在煤矿的中学生放弃固有工作,而去追求科技梦的故事。这是一部上映于1999年的电影,当年票房为3200万。在那个时代,这可以说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比起《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等老牌励志片,《十月的天空》并不算优秀,但它却是最能打动人心的。里面人物的真实,足以概括每一位观众的人生。
在一个落后的小镇上,所有男人都是矿工,想要走出这里,只能通过踢足球,从而获取奖学金出去上学的方式来实现。而男主角Homer无疑是个运动白痴,甚至我们可以说他“啥啥都不行”。在那个时代,这反而是一种常态,毕竟当一个人处于贫困地区太久,对外界充满向往早就被封闭和落后磨没了。
但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少年,却因为看到卫星而有了梦想。按现在来说,这无疑是好事,但在电影中的时空里,Homer的梦想完全不会被认可。但他还是鼓足勇气对着一家人宣布他要造火箭的誓言。毫无意外,他的言论被当成痴人说梦。这种否定孩子的“惯用伎俩”可不只存在于电影中,更不只拘泥于那个时代。
电影中Riley老师的出现,成为了转折点。正当所有人嘲笑Homer只会看书不踢足球时,Riley直接帮他回怼:科学获奖者可以参加全国科学展,到时候任何大学都会抢着录用他。而在别的老师指责Riley管太多时,他更是理直气壮地说:“你希望他们一辈子身上都是煤渣吗?不走运的人往往有更大的潜力”。比起父母,Homer更需要的是这样的引导而鼓励,而不是冷嘲热讽地让他认定现实。这也是现代父母们最需要反思的地方。
整部影片中,比起环境和金钱,Homer的父母恰恰是他追梦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他们把自己的路强制性地指引给孩子,并强制其一路走下去。而从Homer父亲得了肺病、煤矿即将倒闭的相关现实可以看出:父亲以爱之名为儿子选的路并不正确,而Homer为自己想的才是唯一的出路。
《十月的天空》表面是一个励志类的电影,其背后却有着对教育的深刻反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是为他们选好未来的路推着他们向前走,还是更加注重对其精神层面的培养?答案显然应该更偏向于后者。Homer之所以能成功,不只在于老师的帮助,更多在于他接收了父亲对煤矿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而这也是影片给无数父母的教育启示。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 李小树 曹欣宇 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