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廖氏武威郡族谱》札记(八)‖敕书(一)
《廖氏武威郡族谱》收入有貤赠廖曰敬祖父廖士成、祖母胡氏的《敕书》。敕书是古代文书名,是皇帝专用的命令文书之一,属于圣旨。清代的敕书分为敕命和敕谕两种。敕命用于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貤赠廖曰敬祖父廖士成、祖母胡氏的《敕书》属于敕命。
《廖氏武威郡族谱》中貤赠廖曰敬祖父
廖士成、祖母胡氏的《敕书》
按明清封赠典制,官员七品以上可以向朝庭请求封赠前代,这就是古人所谓光宗耀祖是也!一品官,封赠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二、三品官,封赠祖父母、父母两代;四品至七品,封赠父母。受封赠的前代,未担任实职,但其官爵品级皆同子孙。
廖曰敬是知县,正七品,按照清制,皇上授予正七品文官的散官是文林郎,因此,廖曰敬可以获封“文林郎”。山东省泗水县知县区孟贤撰写《西宁县儒学训导金璨先生墓志铭》时,其落款就是:“文林郎、知山东兖州府泗水县事、泷西门人区孟贤顿首撰”。而廖曰敬的妻子可以获封“孺人”。但如前面所说,七品官只封赠父母,不封赠祖父母。也没有办法让祖父母也受封赠呢?有。朝廷的貤赠制度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清代敕书
所谓貤赠,是将本身和妻室封权诰呈请朝廷移赠给先人。为了让自己的祖父母也受到封赠,廖曰敬于是将本身获封的“文林郎”移赠给祖父,将妻子可以获封的“孺人”移赠给祖母,为“太孺人”。
今存于《廖氏武威郡族谱》的皇上貤赠廖曰敬祖父廖士成、祖母胡氏的《敕书》全文如下:
奉天承运黄帝,制曰:考绩报循良之政,用奖臣劳,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廖士成乃原任山东济南府新城县知县,今补东昌府堂邑县知县廖曰敬之祖父,锡光有庆,树德务滋。嗣清白之芳声,泽留再世,衍弓裘之令绪,祐笃一堂。兹以覃恩,貤赠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吁戏!聿修念祖,□茂典而益励新猷,有谷贻孙,发幽光而丕彰□□。
制曰:册府酬庸,聿著人臣之懋绩,德门辑庆,式昭大母之芳徽。尔胡氏乃原任山东济南府新城县知县,今补东昌府堂邑县知县廖曰敬之祖母,箴诫扬芬,珩璜表德,职勤内助,宜家久著其贤声,泽裕后昆锡类,式承乎嘉命,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太孺人。吁戏!播徽音于彤管,壸范弥光,膺异数于紫泥,天庥永劭。
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
“奉天承运黄帝制曰”书写格式
“奉天承运黄帝,制曰”,因为“天”与“皇帝”写一起时,要平齐。格式如下: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
后世因此误读为“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实际应该读为“奉天承运黄帝,制曰”。
“制曰”与“诏曰”“敕曰”都是皇帝说的意思。诏曰是诏告天下。“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的用语。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貤赠廖曰敬祖父廖士成、祖母胡氏的《敕书》,主要内容是:帝王对臣属推广封赠,以示恩典,要追溯上一代积累的德行,以弘扬祖上的恩泽。廖士成是原任山东济南府新城县知县、今补东昌府堂邑县知县廖曰敬之的祖父。现在皇上以深厚广大的恩惠,赐他为文林郎。胡氏是廖曰敬的祖母,赐她为太孺人。
敕 书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貤赠《敕书》,朝廷是有模板的,把名字、时间改一改就行了。
貤赠廖曰敬祖父廖士成、祖母胡氏的《敕书》的落款时间是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
难道是皇帝的诏书大初一送到了西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西宁官府和全国各地的官府一样,在春节前的十二日已经封印,放假了,如果这时候送来诏书,谁去接旨?估计是春节前已把《敕书》送到,廖氏家族于春节前已经按礼制接旨,但按要求,必须在正月初一才能公开。
可以想象,嘉庆元年(1796年)的正月初一,当廖家把皇上的《敕书》公开后,整个官井头乃至整个西宁城,是多么的震动!
接旨场面
后记
西宁官井廖氏,是西宁的名门望族。廖氏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从韶州翁源迁居到西宁城南龙勷里(后称青龙街)。此后繁衍生息,人才辈出,风雅不绝,举人廖曰敬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举人外,历史上廖氏还产生了不少贡生、监生、生员等。从本期起,山人将把自己读《廖氏武威郡族谱》的札记在本公众号连载。希望得到西宁文史爱好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