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第一次东巡(二):达尔罕王府

       乾隆第一次东巡(二):达尔罕王府—克尔素门

                       —英莪门—兴京

     

     接下行程:科尔沁达尔罕王府——克尔素边门

        

          多博图  

《清实录》记,“八月,丙寅,驻跸多博图。”  

逊忒依

 
     《清实录》记,“丁卯”,“是日,驻跸逊忒依。蒙古王等、恭进筵宴。”  

巴延和硕

 
    《清实录》记,“戊辰”,“是日、驻跸巴延和硕。”  

     达兰拜山

 
    《清实录》记,“己巳”,“是日,驻跸达兰拜山。”  

讷讷赫席伯村

 
    《清实录》记,“庚午”,“是日、驻跸讷讷赫席伯村。”
 
     蒙古尔吉  

    《清实录》记,“辛未,是日驻跸蒙古尔吉。”
 
    伊克诺尔 考为今四平-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碱锅村。蒙古近地有多处伊克诺尔、碱锅相关地名。诺尔,汉译大湖、泡子。
  
    《清实录》记,“壬申,驻跸伊克诺尔。翌日如之。”  

戥子村 今四平-公主岭市秦家屯镇戥子街村。

 
   《清实录》记,“甲戌,上行围,至丙子皆如之。”“是日,驻跸戥子村。”哲里木盟的戥子村及和尔本诺尔。 
 
    和尔本诺尔 今今四平-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泡子沿村。 

《清实录》记,“乙亥”,“是日,驻跸和尔本诺尔。”  

 
    克尔素边门 - 伊木呼哈达 或记为伊马呼哈达,盛京《黑图档》记为“张三马呼哈达”,又记“张三马呼哈达,銮驾过克尔素河”,可知伊木呼哈达在克尔素河近处。克尔素河源出库勒讷窝集,北流,出边即辽河上流也。其东北支流,曰穆当阿克尔素河。乾隆八年,高宗东巡,有御制《至克尔素河,奉天官兵来接》诗(《东北边防辑要》)克尔素,又记作赫尔苏、黑尔苏,今四平市梨树县石岭子镇二龙山水库湖底“赫尔苏古城遗址”。枯水季节,仍可见古城庙台等旧迹。
  
    《清实录》记,“丙子”,“是日,驻跸伊木呼哈达。翌日如之。”
 
     接下行程:克尔素边门——盛京围场——英莪边门
   
    《黑图档》记,五十一里至夸兰必拉。以下行程,出克尔素边门,越四平-双辽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与辽源市东辽县、东丰县交界一线,进入阿木巴克围场围场。
 
    [夹注]在起驾三个月前,有一份四月庚寅议准的奉天将军额尔图奏折,内称,“由口外进克尔素边门,道经围场边界。自营河(伊通河上游干流)以至长山岭(大小寒葱岭),应修道路桥梁。”可证原议大营进克尔素边门后,自营河以至长山岭,沿围场边界,进入盛京围场,这样要由西向东,横向走一段路,是经由长山岭隘口,大营在行围中一路南行。而实际上,大营保持行进方向,切入盛京围场中心区域,而不是拟议的围场边界行走。奉天将军很可能侧重考虑了祭祖路线,而忽略了东巡围猎时间比重居首的情况。
 
    盛京围场奥区地域广阔,由北而南进入围场的道路,不应只有围场边界一条。先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因西丰境内山岭崇峻、森林茂密、禽兽群集,人烟稀少,遂为,“西丰围场”。叶赫属地变为盛京围场。至康熙、乾隆,将上述地区辟为围场,称"盛京围场"。盛京围场以山河为界,划分为105围,包括现今海龙、辉南、东丰、东辽、西丰等5县。据《西安县志略》(今东辽县,原名西安县),“南自沙河尔郎头三通河(今东丰县南屯基镇红榔头村秀水河)沿起,北至阿机格色合勒北伊通河(今东丰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交界伊通河)沿止,480余里;东自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辉发古城)起,西至威远堡边门(柳条边老边,今辽宁省铁岭-开原市威远堡镇柳条边)止,490余里;东南自骆驼砬子(今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罗通山)起,西北至三音哈达(山名)交界西北封堆(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天德乡)止,510余里;西南自英额边门(柳条边老边英额门,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起,至东北巴珠勒阿林(东丰与伊通交界)止,520余里。其范围相当于今吉林省辽源市(含东丰、东辽两县)、梅河口市、辉南县、柳河县和辽宁省西丰县所辖区域。
 
    长山岭,或称长岭,指大寒葱顶、小寒葱顶两山,吉林哈达岭余脉,地处东丰县沙河镇、那丹伯镇境。座落在东丰县沙河镇境内大小沙河之间.大小寒葱顶之间的狭窄地带,是跨越长岭的唯一峡谷通道,有“隘口”之险。大寒葱顶在东北;小寒葱顶在西南。
 
    最西一座烽台所在的伊通满族自治县三道乡西里村二社,一直往东,到东丰县那丹伯镇,阿木巴克围场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城南15公里的西苇镇境内。阿木巴克,汉语为“苇子沟”,西苇镇地名缘此。东部连接那丹伯围场;南和东南与阿兰巴克钦围场(拉拉河子)相连;西和西北与伏加哈色钦围场(四平市郊东南部)接壤;北和东北在伊通满族自治县西苇镇的腰苇村和民主村,方圆近百里。 
 
  古道西起小孤山镇的山河村瓦房沟屯南王八炕山(吉辽两省交界处),东至西苇镇腰苇村东山,全长近100公里。阿勒坦额墨勒驿站占地面积两亩,距清代皇家御围场古道,即阿木巴克围场仅有6公里的路程,是驿道进入伊通后,距离阿木巴克围场距离最近的驿站。围场边界的绵延百公里66座烽台。
  
    清初此围场笼统称大围场,宁古塔将军管辖。康熙第二次东巡后,记为盛京围场和吉林围场。盛京围场共划分为105围,扎拉芬阿林围面积最大,大致包括今东辽县的辽河源镇(含原宴平乡)、安石镇(含原椅山乡)、龙山区寿山镇的全部和辽源市区、金州乡、渭津镇的部分地区。小寒葱顶子的北坡,即东辽县辽河源镇安北村(原属宴平乡,2003年撤销宴平乡并入辽河源镇)附近。为康熙祝寿这个地点,为“寿山”所在,“扎拉芬阿林围”,汉译也是寿山围之意。
     
    [夹注]自伊木呼哈达至乌苏河各站,东巡日用,由盛京总管内务府供应。盛京《黑图档》乾隆八年运送粳米,及各色菜蔬、油酱、车辆脚价银细册。内中各站计程,包含首次东巡站道、地名信息。至张三马呼哈达,銮驾过克尔素河,奉天官兵来迎。盛京将军辖境计程420里。除两地51里、68里外,每站不过20至40里。正是行围里计,包括大量迂回路线。这一带可“望叶赫旧墟”,从而可知大致范围,即伊木呼哈达至乌苏河,在今吉林省南部、辽宁省北部一带地域。
 
    夸兰河 夸阑毕喇,今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足民乡。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记有“夸兰山河”地名,《长白山丛书·吉林志书》记,“夸兰山高五十步,周围二里。上有石砌墙,周围五十步,西一门。”又,“河山渐平衍,细河屡渡”。可知夸兰山与夸兰河毗连关系。夸兰山,满语库斡兰阿林-夸兰阿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寿山水库旁边的寿山,营盘山,营城子镇因此而得名。夸兰河,北流入赫尔苏河。赫尔苏河即今东辽河,古称南苏水。满语克尔素、赫尔苏。自夸阑毕喇地方再行一程,即到阿尔滩诺门。清代上游段(柳条新边以南)称赫尔苏河,下游段(柳条新边以北)称东辽河。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寿山水库旁边的寿山,原名为“库斡兰阿林”,也写作“夸兰阿林”,汉语意为营盘山,营城子镇也因此而得名。康熙二次东巡时,于万寿圣节的第二天晚上驻跸于此。
  
   《清实录》记,“丁丑,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等食。”“戊寅,驻跸夸兰河。”
 
   《黑图档》记,自夸兰河三十一里圭勒赫哈达 。
 
    圭勒赫哈达 或记为贵勒黑哈达、归勒赫哈达围,汉译杏子山,今辽源市东辽县建安镇。盛京围场归勒赫哈达围区,在今东辽县甲山乡、足民乡和建安镇一带。
   
    《清实录》记,“己卯”,“行围于巴彦。亲射殪虎。”“是日,驻跸圭勒赫哈达。”  
        
    《黑图档》记,圭勒赫哈达又六十八里,经库鲁河,至阿济格威准河。
      
    行围乌什杭阿-驻跸库鲁河 库鲁、库鲁讷窝集,今东辽县辽源河镇稍北顾家沟附近。库鲁河
  
    《清实录》记,“九月,庚辰朔。上行围于乌什杭阿。亲射殪虎。”“是日,驻跸库鲁河。”  
 
    行围威准-驻跸阿济格威准河  或记威准必拉 
   
    《清实录》记,“辛巳。上行围于威准。”“是日、驻跸阿济格威准河。”
 
    《黑图档》记,又十九里至威准达巴汉 。 
 
    行围黄科-驻跸威准达巴汉 黄科,今东丰县东丰镇。威准达巴汉,或记威准打自罕
  
    东丰县地处盛京围场腹地,在盛京围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盛京围场有105围,东丰占22围;有11个御围,东丰境内有6个御围。
   
    《清实录》记,“壬午”,“行围于黄科。”“是日,驻跸威准达巴汉。”  
          
   《黑图档》记,又三十一里富拉哈。      
   
    行围阿兰-驻跸富拉哈 阿兰,阿兰朱卜启简写,今东丰县沙河镇、沙洲岗子;或今大兴镇。富拉哈,或记付而哈必拉,今东丰县小四平镇。
 
    满语阿木巴克,汉译苇子沟。围场东接那丹伯,东南至阿兰朱卜启围场(今东丰县沙河镇、沙洲岗子),南俯阿兰巴克钦围场(今辽源市东丰县拉拉河镇),西南至归勒赫哈达围场(今东辽县甲山、足民、建安一带),西衔伏加哈色钦围场(今四平市东南郊),北抵西苇乡营房后沟,高家大院及东丰县小胡米沟一线。南北约35公里,东西约20公里,呈猪腰子形。阿木巴克的卡伦(哨所)设在那丹伯。道光十四年起实行巡卡“木筹制”。每卡伦驻兵5员,循环递木筹,往返巡逻。
   
    《清实录》记,“癸未,上行围于阿兰。”“谕:前据履亲王条奏。诸王以外。概不准服用红雨衣。如此、转致无所区别。嗣后一品大臣。及朕前行走之御前侍卫等。俱著穿红雨衣。”“是日,驻跸富拉哈。翌日如之。”
 
    《黑图档》记,又二十六里瓜齐显鄂佛罗。
  
    行围舍里-驻跸瓜齐显鄂佛罗  舍里,今东丰县三合满族朝鲜族乡。瓜齐显鄂佛罗,或记罗瓜什夏俄落,今东丰县南屯基镇。  
  
   《清实录》记,“乙酉”-九月初六日,“行围于舍里。”“是日,驻跸瓜齐显鄂佛罗。”谕:“朕此次至盛京,视其兵丁,身材壮健,弓马娴熟,犹未失满洲旧制,大臣官员等,各相奋勉,训练整齐。自朕来时,伊等欢欣鼓舞,诸务备办,甚属诚敬,尤为可嘉。朕虽加恩赏赉,念伊等生计,恐属不敷”,所请领取生息银二十万两,著交奉天将军俱借予官员兵丁,官员限四年扣完,兵丁于两年以后再定限扣缴,“俾伊等生计,日臻充裕”。
   
   《黑图档》记,又二十四里六格山河沿。
   
    行围善颜倭赫-驻跸六格山河沿 善颜倭赫、善颜窝合,今东丰县南屯基镇秀水村。六格山河沿,或记留各深必拉
  
    《清实录》记,“丙戌,上行围于善颜倭赫。”“是日,驻跸六格山河沿。”  
    
    《黑图档》记,又二十九里小黄科。      
  
    行围于巴彦-驻跸小黄科 巴彦,今东丰县和平镇。巴彦围,乾隆八年九月,皇帝在此殪虎。小黄科,或记阿几各孔棵
     
   《清实录》记,“丁亥”,“行围于巴彦。”“是日,驻跸小黄科。”
    
    《黑图档》记,又二十四里伊勒呼雅番。 
   
    行围尼雅满珠-驻跸伊勒哈雅番 或记衣而哈雅番

《清实录》记,“戊子”,“行围于尼雅满珠。”“是日,驻跸伊勒哈雅番。”  

    《黑图档》记,又二十五里德里倭赫 。  
 
     行围珠敦-驻跸德里倭赫 或记得里窝黑即得勒卧河,今辽宁省抚顺东浑河畔。
  
    《清实录》记,“己丑”-九月初十日。“上行围于珠敦。”“驻跸德里倭赫。”
   
    《黑图档》记,又四十二里乌苏河。       
 
    行围英莪边门外-驻跸乌苏河  英莪边门,即英额边门、英额门, 鹦哥关,柳条边关门之一,取自长白山支脉英额岭,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又记作阴沟关、英额峪。乌苏河,或记乌苏必拉。成《入英莪门》:

  霓旌摇曳晓曦明,帮国人人喜气迎。

  三月关山征辔远,而今屈指到兴京。

  区分只用柳条边,堪作金汤巩万年。

  不似秦皇关竟海,空留遗迹障幽燕。

  山程野驿日侵寻,涧水瀍桑入眺临。

  南去盛京知不远,凤凰楼阁五云深。

《清实录》记,“庚寅”,“行围于英莪边门外。”“是日,驻跸乌苏河。” 

 
    接下行程:英莪边门——兴京
 
    前引奉天将军额尔图奏折,“自英莪边门至盛京。应用薪炭。令盛京工部屯丁专办。”“自盛京至山海关之红墙(即红墙子,姜女庙一线阻障)。应用薪炭。则令地方“自英莪边门至永陵。自永陵至抚顺迤东之二道房桥道。令盛京工部就近率领旗丁修搭。”“自抚顺迤西至山海关之红墙桥道。令旗员会同地方官。率领旗民修搭。”
   
 
    马前寨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马前寨村
 
    《清实录》记,“辛卯”-九月十二日,“是日,驻跸马前寨。” 
 
    《黑图档》记,又五十七里至油葫芦村。 
 
    油葫芦村 或记由货罗,今辽宁省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河东村。
    《清实录》记,“壬辰”-九月十三日,“是日,驻跸油葫芦村。”
 
    《黑图档》记,又四十二里尚家河 。      

 兴京-尚家河 兴京,今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城,镇东九里,苏子河南岸。尚家河,上夹河同音异写,今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上夹河西堡。作《兴京》《谒显佑宫》诗。

   
    “癸巳。礼部奏谒陵仪注。皇上御素服。至正门外降舆。礼部堂官导引、由正门之左门进。永陵入启运门之左门。经启运殿东旁行。以地狭、拜褥设阶下。行三跪九叩礼。福陵、昭陵、入隆恩门之左门。经隆恩殿东旁行。诣祭台处。行三跪九叩礼。兴。诣东旁立。俟设奠几毕。上进谒陵。永陵、凡四跪。祭酒十二爵。福陵、昭陵、各祭酒三爵。每一祭酒。行一叩礼。礼毕。仍诣东旁立。西向举哀。王以下、三品以上官员等、于殿之两旁。按翼向上排立。均随行礼举哀毕。礼部堂官导引皇上由原进之门出。乘舆还行宫。又奏、皇太后。皇后。至正门之右门外降舆。掌关防等官之妻导引、由正门之右门进。永陵、至启运门下。福陵、昭陵、至祭台处。皇太后就正中拜位。皇后随后。均行六拜三叩礼。兴。诣西旁立。俟设奠几毕。皇太后谒永陵、四跪。祭酒十二爵。福陵、昭陵、各祭酒三爵。每一祭酒。行一叩礼。皇后均随行礼。兴。仍诣西旁立。东向举哀。毕。掌关防等官之妻、导引皇太后皇后由原进之门出。乘舆还行宫。得旨、知道了。”“是日,驻跸尚家河。” 作《谒显佑宫》诗,显佑宫在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玉皇阁、玉皇庙,努尔哈赤时期建。作《恭谒永陵》诗。
 
   《黑图档》记,又三十里穆奇村。   
 
    穆奇村 穆奇、木其,木奇同音异写,今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木奇村。
 
    《清实录》记,“甲午”,“是日,驻跸穆奇村。”  
   
   《黑图档》记,又三十一里乌古尼噜村。   
 
    乌古尼噜村 或记五古牛录。

《清实录》记,“九月,乙未,上奉皇太后率皇后谒永陵。行礼,祭酒,举哀,如仪。”“是日、驻跸乌古尼噜村。翌日如之。”  

《清实录》记,“丙申。上诣永陵行大飨礼。步入启运门。诣香案前跪。上香。复位。行三跪九拜礼。初献。奠帛、爵、读祝毕。行三拜礼。亚献。三献。各奠爵毕。行三跪九拜礼。王以下、官员、均随行礼。上诣望燎位望燎。礼毕。入陵寝左门。至明楼前。西向立。举哀。王以下各官、咸举哀。”“遣官二奠附葬之武功郡王礼敦。恪恭贝勒塔察篇古墓及附近之觉罗等祖茔。”(接三)

(0)

相关推荐

  • 康熙鹿苑生态大米

    康熙鹿苑生态大米 东丰县金谷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2月,并在同月进行工商注册,注册资金为345万元,企业位于东丰县横道河镇境内,现有经营水田1300亩,合作社成员187户,年平均生产富硒富锌 ...

  • 胡廷荣: 木兰围场到底开创于哪一年? ——宁城历史文化资源三事被错定位到承德之后

    国内外著名的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是修清史者无不注重并皆认真著述的一节.研究承德历史的学者都清楚,如果没有木兰围场的开创和利用,便不会有著名的避暑山庄,当然也不会有今日承德.所以木兰围场的开创年代 ...

  • 福安市赛岐镇秀洋村探访!

    福安市赛岐镇秀洋村探访 周末,从甘棠起步,走了个大"∩"的弧形,跨过赛岐大桥,经苏阳,过宝洋,向着"隔河千里路"且慕名已久的白马河东岸明星村--赛岐镇秀洋村出发 ...

  • 京山美丽乡村(视频集)之一

    京山美丽乡村(视频集)之一

  • 《柳边纪略》

    奉天.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辖驿今勘 杨宾(1649-1720)<柳边纪略>,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是一部记述东北历史地理的名著.杨宾是宁古塔流人杨越之子.康熙元年(1662年) ...

  • 「新民旧事」巨流河古城遗址和彰武台门村名由来

    一.巨流河古城遗址 巨流河古城 辽宁省新民市巨流河城址位于市东城街道巨流河村,因所处地而定名.该城建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原是清代一个水军都督府.1682年(康二十一年)置巡检司于此.1704年 ...

  • 乾隆第一次东巡(三):兴京

    乾隆第一次东巡(三):兴京-盛京-山海关-京师 接下行程:兴京--盛京        前引奉天将军额尔图奏,"又原任府尹吴应枚奏准:广宁所属胡家窝棚起,至奉天城止,所有道路.桥梁,业经委员估 ...

  • 记录第一次的科目二考试…

    阿美美女说:一言难尽练车史.的确,对于这种年纪学开车的我们来说,不仅笨手笨脚,反应也比年轻人慢半拍.每每有朋友问起考驾照的经历,我总像祥林嫂样反复地重复着这么一句:我付出了比别人多几部的艰辛与不易! ...

  • 李申时| 第一次出远门(二)

    第一次出远门(二)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李申时(甘肃) (接上期) 火车靠近兰州后,东方才吐出来了鱼肚白.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四周红或灰白的山峰,和泥巴一样,坡面上几乎没有 ...

  • 《李成东诗词选二○四首​》|李成东

    2021.4.27 · 周二 伴您行 雷池诗社 <李成东诗词选二○四首> 1.赏牡丹 荣华富贵也平常,一砚春秋气更香. 孕育生机寻沃土,深情律动伴晨阳. 贫寒不惧风雷雾,困顿无惊雨雪霜. ...

  • 《影游视界》走进冷东之二

    冷东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最大河流--辽河盘山段岸边,辽河从这里穿境而过.辽河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 ...

  • 商都的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形成和流传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集宁.兴和.丰镇.商都.锡林郭勒盟部分旗县,以及河北的坝上和张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区.因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区别, ...

  • 商都的东路二人台非遗传承人——高乐美

    高乐美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就爱上了戏剧这一行.祖父是领戏班的,也是二人台戏班里拉板胡的,在祖父的传授下,七岁就学会了弹三弦,并学会了工尺谱(工尺谱是中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二人台传承人高乐美的艺术人生

    1934年10月,我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团结乡.在我小的时候,受家庭的影响,我就爱上了戏剧这一行.我的祖父是领戏班的,也是二人台戏班里拉板胡的,我在我祖父的传授下,七岁就学会了弹三弦,并学会了工尺谱 ...

  • 听听家乡商都的东路二人台

    说起二人台,在我们商都地区,可以说是老少皆知的,因为二人台是我们这一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 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