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改变一个人
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都会从书中找到答案,不管是情绪,还是性格;不管是命运,还是人生。只不过探索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坚持,只有这样才会把表象后面的底层逻辑搞清楚
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理查德.巴赫说:要不断寻找你自己,那个真实、无限的”自己“,才是你的导师。
我的阅读习惯建立在三年前,记得第一本书是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受益良多。推荐给很多想要改变自己的人,也送出好多。
通过三年的读书写作,明白了生命是可以重建的,重建的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束缚,但并不自知。用束缚的眼光看世界,犹如井里的青蛙,你对他谈论海,不会有结果。在《稀缺》里提到一个词-----管窥,道理类似,当专注管子上一个孔的时候,就不会知道其他孔里有什么。
用书籍打开自己的束缚,增加看世界的宽度,内心有了宽容,宽容的原因在于明白自己的局限性,不知道的事情不要认为它是不存在的,或者否定它。
昨天和朋友聊天,从未谋面,因文章相识,第一次通话,就觉得同频。她说:我能10分钟让一个焦虑的人快乐,你相信吗?
我思考一会说:你的问题超出了我目前的认知,通常的方式需要了解他的过去,然后通过自律把过去的印记清零建立新的记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就是这么走出来的。但你的方法打破了我的思维。我不能用相信与不相信回答。我只有保持的空杯的心态,向你学习。
每本书籍代表作者看世界的角度,你通过不同的书也就有不同的视角看世界,不再停留认为自己是对的执念,也就是说,你理解的深度增大了。
我喜欢在车上放一本。当在等候,排队的时候,可以随手取阅。每次听到朋友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我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日常读书吗?如果不读书,你每天和孩子交流的话题是什么,你不能每天都问,作业完成了没有,考了多少分。
如果孩子每天问你,今天的工作完成了没有,赚了多少钱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并且孩子每天在学习,不断的进步,不读书,你无法和他建立同频。
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浮躁,喜欢速成,因为没有了读书的时间。大部分人翻开书的时候,发现字是跳跃的,无法静心。
人生中不能缺少书籍,它会化解痛苦,生成喜悦。它会让你真正做到有效的倾听,有效的克制自己”过早质疑“。也开始理解”你说的对“,这句话的力量,它并不是一句敷衍,因为站在对方角度,它就是对的。而关系中的争执都与认为自己是对的有关。
用李笑来提供的两个简单但实践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的建议总结: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我是大侃,已坚持1017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