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叶随风轻轻语:小马路诉说“老克勒”的传奇过往,约你品海派~

静谧于闹市区的小马路

“老克勒”的故事流传在街头巷尾

如同两旁的梧桐树

迎来日月光色、送走春夏秋冬

和往常一样,供来到这里的人闲聊一会儿

而午后的阳光穿过梧桐叶

打在一排清水红砖的老房子上

斑驳的光影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风景独好

不妨来这边走一走

感受百年马路上的独特风景与人情

宝庆路原名宝建路

位于徐汇东北部

北接常熟路与淮海中路交汇

南接衡山路与桃江路交汇

短短三百余米

会让人一不小心就忽略了它的存在

但两旁颇具特色的欧式老洋房伴随着人来人往

为这里增添了不少古典美与人间烟火气

原来上海的气质啊,就藏在这里

没到过宝庆路3号,

   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

在上海的老外圈里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没到过宝庆路3号,就不算真正了解上海文化。”这里说的宝庆路3号,便是曾经上海滩染料大王周宗良的宅邸、现在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的所在地。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宝庆路3号在上海历史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这里林立着5幢风格不一的西式建筑,古典风格与现代主义交汇融合,简约而不简单。虽然未有具体的名字,但宝庆路3号足以让人想一探究竟。

这里也流传着一段有关于上海“老克勒”的往事。作为周宗良的外孙,“老克勒”徐元章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一路走近,我们仿佛依旧能够看到一位身穿花格子衬衫、皮鞋一丝不苟擦得锃亮的绅士,或驾着小汽车穿梭在附近的马路上,或喝着浓郁的咖啡和朋友海阔天空地闲聊。

如今,宝庆路3号已成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所在地。斯人已去,但属于这里的故事依旧吸引人们驻足聆听。伴随着恢宏的交响乐声,或激昂交错或婉转低吟,焕新的老洋房在音乐声中显得愈发挺拔。

如果你对“老克勒”的故事感兴趣,或者对交响乐情有独钟,那一定要来这里逛一逛。可打开“地产宝庆”微信公众号提前三天预约哦!

普通的弄堂人家,

原来也可以“出落”得那么精致』

沿着宝庆路3号一直往南走,不远处是一个弄堂。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宝庆路9弄1-6号”的字样。

靠近右侧伫立着东西并排的六幢法式坡顶住宅,抬头望去,修缮过后的老房子已焕然一新。

一只灰白相间的猫咪听见脚步声便迎了上来,窗外稀稀落落挂着几件衣服,天气虽然寒冷,但冬日的院子在阳光下愈发明亮,桌子椅子更是显得格外好看。

由于紧挨着上海交响乐团,因此院子的围墙上零星挂着各类音乐家的画像,颇有几分遗世而独立的味道。虽然这些老房子的前主人是谁已无法考据,但依然有人住在这里,延续着它独有的“烟火气”。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想必见证了上世纪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普通人家的一日三餐。

弄堂人家的“人间烟火气”和院子附近的余音袅袅,颇显老建筑的雅致却不失生活气息。

医院、餐厅、便利店,

市井和洋气浑然天成』

宝庆路是一条不过三百余米的小马路,但它独特的市井和洋气使得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

一路往前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宝庆路分部就位于宝庆路19号。这家创办于1952年、以眼耳鼻喉等科见长的三甲专科医院,在徐汇共有两个院区,其中宝庆路分部主要以中小学生、学龄前幼童眼科为主。由于其专业的服务和技术,许多病人慕名而来寻求良方。

目前,由于修缮工作还在进行中的关系,外部环境尚未恢复如初。如需进院求医,可提前通过网络预约。入院请记得戴好口罩并有序接受检查哦!

此外,除了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五官科医院,宝庆路也不乏带有情调的中餐厅。穿过红绿灯,转角处的独栋洋房外“十号名邸”四个大字醒目非常。窗外就是梧桐林立的小马路,屋内吃着美味可口的食物,偶尔坐在黑色长柄伞搭起的露天位子上抿一口浓郁的咖啡亦或是清甜的果汁,消磨着美好的时光。

在宝庆路,原来市井和洋气也可以相得益彰。

『香樟树下的“逸客”,

和百年梧桐“相看两不厌”』

走得更远些,路过一个名为“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的地方。这里是宝庆路20号

每一幢老式洋房的落成,都有独属于它的故事。古人云“大隐于市”,虽不比宝庆路3号的纷繁往事,或是宝庆路9弄的雅致人家,亦或是生活气息极其浓郁的医院、充满情调的餐馆……但这里也算是衡复风貌区里的一位“逸客”。

斜门而入,冬日里的梧桐叶几乎全部褪去,几棵香樟绿得独树一帜,衬得这里生气勃勃。四幢建筑分布错落有致,英式乡村风格、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交替呈现。听说4号楼曾是上海中国画院的旧办公地,至今依稀流传着程十发、陆俨少、林风眠等画家的故事。

如今,这些建筑被充分利用起来。3、4号楼已成为“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的所在地,在九十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曾借此处拍摄谍战片《义胆忠魂》。

目前,宝庆路20号正处于修缮过程中。相信不久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修复一新的老建筑,在百年梧桐和香樟树的掩映下,成为宝庆路又一道独特的风景。

……

宝庆路不长

只有短短三百余米

高高的围墙、

苍老却不失“烟火气”的洋房、

充满情调的餐厅……

和流传在街头巷尾的故事

成为这里全部的记忆

半为建筑、半为故事

也许,

这也是重新打开“建筑”这本大书的方式之一

在老建筑中品读上海

在梧桐树下读懂属于这里的风景与人情

洋气而“接地气”

有情调又不失人情味儿

上海那么大

不妨来宝庆路看看

下次,你们还想去哪儿?

留言告诉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