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资料汇编

麻黄升麻汤古今研究

<组成用法>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绵裹)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令尽。汗出愈。

<方药功效>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适应证候>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

本证以邪陷阳郁,上热下寒为病机关键,以邪陷而阳郁不达之手足厥冷、热甚于上而灼伤津液之咽喉不利、唾脓血、脾虚而寒甚于下之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为审证要点。

<方药诠解>

1.药物配伍本方主治邪陷阳郁,寒热错杂之证。故方中重用麻黄以宣内郁之邪,配升麻则宣透之功更著,且升麻又能升举下陷之阳气;知母、石膏、黄芩,苦寒以清在上肺胃之热;天冬、萎蕤、养阴生津;当归、芍药养血和阴;桂枝、干姜温中通阳;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补中,交通上下之阴阳。诸药合补、泻、寒、温、宣、散于一体,补而不敛邪,散而不伤阴,药效互补,充分发挥清上温下、滋阴和阳,发越郁阳之功。本方用药特点有二:其一,药味多。集宣、散、清、温、补、泻之品于一方,以适应复杂之病情;其二,剂量小而重点突出。其中麻黄用量最大,为二两半,以寓宣散为主之义,余药量小,又利于发散阳郁而防伤阴液之弊。故服药后,宣散而致“汗出”,从而达到交通表里上下,既济阴阳水火之效,则其病可愈矣。

2.名家方论

王晋三:麻黄升麻汤,方中升散、寒润、收缓、渗泄诸法具备,推其所重,在阴中升阳,故以麻黄升麻名其汤。膏、芩、知母苦寒,清降上焦之津,芍药、天冬酸苦,收引下焦之液,苓、草甘淡,以生胃津液,归、术、萎蕤缓脾,以致津液。独是十味之药,虽有调和之致,不能提出阴分热邪,故以麻黄、升麻、桂枝、干姜开入阴分,与寒凉药从化其热,庶几在上之燥气除,在下之阴气坚,而厥阴错杂之邪可解。(《绛雪园古方选注·汗剂》)

张令韶:伤寒六七昌,乃由阴出阳之期也。粗工以内在热不解而大下之,虚其阳气,故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也。下为阴,下部脉不至,阴虚不能上通于阳也。咽喉不利吐脓血,阳热在上也,泄利不止,阴寒在下也。阴阳两不相结,故为难治。与升麻、麻黄、桂枝以升阳,而复以茯苓、白术、干姜调其下利;与当归、白芍、天冬、萎蕤以止脓血;与知母、黄芩、甘草以利咽喉;石膏性重,引麻黄、升麻、桂枝直从里阴而透达于肌表,则阳气下行,阴气上升,阴阳和而汗出矣......

来自:五谷虫鼠妇>《经方3》

麻黄升麻汤案

伤寒六七日,大下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是过经向愈之时,阳气当自复而生发为用。此时大下之,无论中阳受损程度如何,总会重挫阳气向外之势。如此阳气不能生发外达,则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应是指趺阳脉不至。大下后使中阳下陷,伏郁于里,则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故下部脉不能应之而至,且泄利不止。若证仅见此,则阳虚者与理中、四逆辈,阳未损者与葛根汤,但使阳升厥愈,利必自止。

但此时并见喉咽不利唾脓血,说明大下之时亦使未解之邪热内陷,灼伤血络。此时如复其阳升发之用,则恐助邪热;不复阳用,则泄利不止,故曰难治。

难治非不可治,还需谋求治法。此证属大下陷阳,故治当须升提阳气以复其用。喻嘉言谓:“寸脉沉而迟,明是阳去入阴之故,非阳气衰微可拟,故虽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为纯阴无阳可知。况咽喉不利、唾脓血,又阳邪搏阴上逆之征验,所以仲景特于阴中提出其阳,得汗出而错杂之邪尽解也”。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二两半,合60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

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合30铢;

知母、黄芩、萎蕤各18铢;

天冬、芍药、石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干姜各6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方中四种用量的比例是10:5:3:1。

麻黄10份,取其浮散向外之势,发越以“提阳”,复正气之所欲为,为君。

升麻5份,《本经》谓其“甘、平;主解百毒……”;《别录》谓其“苦,微寒,无毒,主……风肿诸毒,喉痛、口疮”;《金匮》中治阴毒阳毒皆以之为主药,证则皆有“咽喉痛”,可知此处升麻之用在解毒、治喉咽不利唾脓血。针对主要的兼证,应为臣。

当归主“诸恶疮疡”(本经);“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别录)亦用至5份,盖血分已伤,取其和血之用,同升麻共治咽喉之证,亦为臣。此二药主治兼证而不碍君药之发越,但于内郁之邪热尚不能制之而使不炎。

知母“苦、寒,主……热中,除邪气”(本经)。

黄芩“苦,平,主诸热……恶疮疽蚀”(本经)。

萎蕤“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本经·女萎)。

此三味寒以治热,性皆沉降,可撤除邪热使之不散发上炎为患。既与升、归共治邪热内灼之喉咽水利唾脓血,又能兼顾其所导致的“诸不足”。共为佐。

苦寒以撤热,若药简量大,可攻专力显,但其沉降之性亦显,不利“提阳出阴”。故上三味各用3份,多用药味、小制其量,使其各各稍显沉降,终不能汇成一股大力而防碍君药之发越“提阳”。

余下诸药亦循此法,更是小制其量。天冬、芍药、石膏仿知、芩、萎;术、姜、桂、苓、草是兼顾下利。但毕竟阳气得以提出复其用,其下利可自止,故不必全仗药力,且此组药味稍重,又大不利于咽喉之治。

综观全方,君以麻黄,是一个突出的大势力,但以升浮为用。次者治喉咽不利唾脓血,亦着力不少,但终以不妨碍发越“提阳”为要。此“难治”而曲折之治,恐不能尽切病机,故不妨以乱治乱,又派了一队散兵,对各处不安定因素均加以看管,管治力量虽弱,但只要“坏分子”不进一步猖厥即可。药需频服,有急于“半日许令三服尽”,但求君药速速召出“正规部队”。一俟汗出,机体自身的管理系统被启动,则愈矣。

由此观之,此方证全在阳气升降出入之用有异,似不可谓“肺中痰热”、“肺热脾寒”云云。

歌曰:麻黄升麻提阳方

苓桂术甘膏干姜

天冬芍一归升五

芩知萎三麻十良

曹颖甫解:厥阴伤寒,原有表寒里热当下之证,所谓厥应下之者是也。若大下之后,热除脉和,则其病当愈。若夫寒湿因大下而陷,阳气不达,手太阴动脉沉迟,至于手足厥冷。寒湿在下,血分之热度亦低,甚至下部趺阳太冲脉不至,寒湿甚矣。然全系寒湿而不见他证,其病犹易治也。乃按其病情,亦既水寒血败,又因肝脏阴虚而胆火上逆,胃底胆汁生燥,上冲肺部,以至咽喉不利而唾脓血。加以在下寒湿为病而泄利不止,是为上热下寒。此时欲清上热,则增下寒;欲温下寒,则增上热,故曰难治。麻黄升麻汤,君麻黄、升麻以升提下陷之寒湿而外散之,所以止下利也;当归以补血;黄芩以清胆火;知母、石膏以清胃热,所以止吐脓血也;葳蕤、天冬以润肺,所以利咽喉不利也;白术、干姜、芍药、桂枝、茯苓、甘草,所以解水分之寒湿,增营分之热度,而通利血脉也。但令水寒去而营热增,手足之厥冷自解矣。

医案选录

(1)陈逊斋案:李梦如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泻,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夹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亦微缓,不能辨其至数。口渴需水,小便少。两足少阴脉似有似无。诊毕无法立方,且不明其病理,连拟排脓汤、黄连阿胶汤、苦酒汤,皆不惬意;复拟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终觉未妥;又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求稳妥。继因雨阴,寓李宅附近,然沉思不得寐,复讯李父,病人更出汗几次?曰:始终无汗。曾服下剂否?曰:曾服泻盐三次,而至水泻频仍,脉忽变阴。余曰:得之矣,此麻黄升麻汤证也。病人脉弱易动,素有喉痰,是下虚上热体质。新患太阳伤寒而误下之,表邪不退,外热内陷,触动喉痰旧疾,故喉间白腐,脓血交并,脾弱寒重之体,复因大下而成水泻,水走大肠,故小便不利。上焦热盛,故口渴。表邪未退,故寒热头痛,骨节痛各证仍在。热闭于内,故四肢厥冷,大下之后,气血奔集于里,故阳脉沉弱;水液趋于下部,故阴脉亦闭歇。本方组成,有桂枝汤加麻,所以解表发汗,有苓、术、干姜化水,利小便,所以止利,用当归助其行血通脉,用黄芩、知母、石膏以消炎清热,兼生津液,用升麻解咽喉之毒,用玉竹以祛脓血,用天冬以清利炎膜。明日,即可照服此方。李终疑脉有败征,恐不胜麻、桂之温,欲加丽参。余曰:脉沉弱肢冷,是阳郁,非阳虚也。加参转虑掣水炎解毒之肘,不如勿用,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后果愈。(转录自《伤寒论译释》〉

(2)张石顽案:治一妇人,年二十余,腊月中旬,患咳嗽,挨过半月,病热少减。正月五日,复咳倍前,自汗体倦,咽喉干痛。至元宵,勿微恶寒发热,明日转为腹痛自利,手足逆冷,咽痛异常。又三日,则咳吐脓血。张诊其脉,轻取微数,寻之则仍不数,寸口似动而软,尺部略重则无,审其脉证,寒热难分,颇似仲景厥阴篇中麻黄升麻汤证。盖始本冬温,所伤原不为重,故咳至半月渐减,乃勉力支持发事,过于劳役,伤其脾肺之气,故复咳甚于前。至元宵夜忽增寒发热,来日遂自利厥逆者,当是病中体虚,复感寒邪之故。热邪既伤于内,寒邪复加于外,寒闭热郁,不得外散,势必内夺而为自利,致邪传少阴厥阴,而为咽喉不利,吐脓血也。虽伤寒大下后,与伤热后自利不同,而寒热错杂则一,遂与麻黄升麻汤。一剂,肢体微汗,手足温暖,自利即止。明日诊之,脉向和。嗣后与异功生脉散合服,数剂而安。麻黄6克,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生石膏各3克,白芍、天冬、桂枝、茯苓、白术、干姜各1.5克,甘草1克。(《伤寒名案选新注》)

吴棹仙麻黄升麻汤医案一则

1939年,时值抗日战争,余居渝。一军人转战沙场,备受风雨寒热,一病而唾脓血,西医误用凉药,以至大下不已,滴水不饮,命在旦夕,余诊之,手足厥冷而胸中灼热,两手寸脉沉缓不现,下部趺阳、少阴脉不至,舌红赤。因思仲景有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正与此证一一吻合。盖外感风寒,内伏积热,医反下之,以至表邪内陷,中气大伤,胸中积热依旧,津气虚而胁迫血热上行也。因投仲景原方:麻黄四钱、升麻四钱、当归三钱,茯苓、白术、白芍、天冬、石膏、干姜、桂枝、甘草各一钱,黄芩、知母、葳蕤各三钱。上药十四味,按法先煎麻黄,去浮沫,内诸药同煎,分温三服,一剂而病除,重返前线,凯旋归来,专程谒于渝之医庐,谈当时病笃,为余所救,九死一生,不胜感激之至云。

王氏<1>以本方治疗痰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证见频咳喘息不得卧,吐痰色白,质粘如胶,昼夜盈碗,畏寒背冷,口干不欲饮,纳差便干。舌质红,舌前无苔而根部黄腻,脉沉细数。辨为久病失治,气阴俱虚,伏饮内停为本,外邪郁陷,蕴痰化热,痰浊上泛为标,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当以宣肺疏郁散邪,温药和阳以化饮,养阴和营以固本。予麻黄升麻汤:麻黄9g,升麻12g,当归12g,白芍12g,天冬20g,玉竹20g,黄芩10g,知母10g,石膏30g,茯苓20g,桂枝9g,白术30g,干姜9g,炙草6g。三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咳喘减,能平卧,痰白质稀易吐,量大减,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原方服5剂。三诊:咳喘平,夜卧安,身体舒适,口干欲饮,舌红润,满布薄白苔。为中阳渐复积饮欲化之征,复服5剂。四诊:仅咳痰数口,上方加丹参、桃仁以活血化瘀。又服5剂,药尽病愈。

另治一例肺痿(自发性气胸)患者,由久咳劳嗽及肾,肾精不能上承,肺阴乏源,气无所纳,脾不散精,土不生金而致肺叶枯萎,金破气散且外邪郁陷,属虚实寒热错杂,阴阳上下并病。治以本方加减:麻黄9g,升麻9g,当归12g,白芍12g,天冬30g,玉竹30g,黄芩12g,知母12g,石膏30g,茯苓30g,桂枝9g,炙草15g,干姜9g,地龙20g,白术20g。服3剂症减,继服5剂,三诊病大减。带药10剂,院外治疗,半月后复诊,仅活动后微喘,无痰,能做家务,X线检查正常。又治一例膨胀患者(结核性胸膜炎)因肝肾阴虚,阴损及阳,水湿瘀阻,蕴蓄不化,郁而化热,更伤其阴而致。涉及肺、脾、肝、肾。当理虚实、调寒热,宣郁疏肝,燮理阴阳。方以本方加附子:麻黄6g,升麻12g,当归12g,白芍20g,天冬20g,玉竹20g,黄芩12g,知母12g,石膏30g,茯苓20g,桂枝6g,干姜6g,炙草12g,熟附片12g,白术30g。经治疗症大减,二诊加百部30g,10剂为丸。1年后随访,身体健康。

王氏<2>治疗一女性患者,1981年6月1日初诊。自1974年因接近了化学药物,自觉气味异常,继之出现两目上视,神志不清,立即下车运送至医院,经抢救而治愈,自此以后常因直立而头眩不适,甚则两目上视,意识不清。多年来经多方治疗不效,时有心慌,睡眠不佳,后经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服用巴氏合剂等药不效。目前主要症状为头眩口苦,易激动出汗,头后部有热感而手足怕冷,睡眠不佳,且常自服安眠镇静药物。月经14岁初潮,近二年来时间不准,每多错后,有时3―5个月来潮1次,观其舌苔薄黄稍腻,根部腻甚,舌质稍红,脉象数而弦,两尺脉偏弱。此上寒下热,寒热夹杂为患,遂取麻黄升麻汤加减:麻黄根、升麻、当归、知母、黄芩、附子、桂枝、玄参、茯苓、甘草各10g,生石膏、夜交藤各30g,厚朴5g,白芍15g,浮小麦60g,干姜6g,大枣10枚。服用5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服30剂后诸症状全部消失,至1981年10月15日随访愈后未发。

张氏<3>治疗一男性素有脾虚便溏患者(慢性肠炎),又患肺结核,今感冒,刻诊: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闷喘咳,痰稠黄,带血丝,口渴不欲多饮,咽痛,烦躁,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尖稍红,脉寸脉浮滑,关尺沉缓。证属表里同病,宜表里同治,用麻黄升麻汤,外可解太阳寒邪,内可清阳明之热,下可温太阴之寒,又配有养肺阴之品,实为恰当。处方:麻黄、桂枝、白术、茯苓各8g,知母、黄芩、干姜、天冬、萎蕤、白芍、炙草各6g,升麻、当归各3g,生石膏20g。水煎服,1剂后,全身微汗出,两剂后表证尽解,共服三剂,诸证悉平,再以金水六君煎善其后。

和氏<4>治疗一女性患者,患泄泻十余年,因久食糖渣而得之,虽经多方诊治,皆无效,已失去治疗信心,近来溏泄日五、六行,晨起必入厕,否则失控,腹不痛,无下坠感,便无脓血,纳尚可,咽痛,口微干,但饮水不多,时有烘热感,手足发冷,查体丰面潮红,苔白满布,质稍红,咽部轻度充血,脉象寸关滑,尺独沉,大便常规(-),细菌培养(-),西医诊为无菌性肠炎,中医诊断:脾弱胃强,上热下寒之久泄。治用麻黄升麻汤,干姜易炮姜炭20g,天冬易麦冬10g,三剂。药后,日泄3次,已见效,将炮姜增至30g,叠进近40剂,10余年沉疴痼疾竟举治愈,喜出望外,感激之至,3月随访,亦无复发。

肖氏<5>报道,时振声治一病人,因下肢浮肿,尿检不正常17个月,以慢性肾炎肾病入院,入院后经用健脾益肾之剂治疗4个多月,病情好转。后因两度外感发烧,致病情反复。证见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色黄而粘,偶挟痰丝,大便溏稀,手足欠温,下肢微肿,舌淡苔白腻,脉沉弦。予本方加减共进13剂病情好转出院。

李寿山医案;韩某某,女,50岁。以往健康,生育一男二女健在,经水尚未断绝。近六年来,经常头昏脑胀,面部烘热汗出,口燥咽干,但不欲饮,口舌时有糜烂溃疡,胸闷烦热,心神不安,少寐多梦。半月前外感风寒,发冷热,头痛,身痛,服羚翘解毒丸等药表不解,且增咽痛,泛恶欲吐,大便溏薄日二三行。曾就诊于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肌注青霉素,口服解热片、镇静剂等不愈,迁延三周不解。于1981年12月1日来诊。诊脉两寸弦大,关尺细弱,舌红尖赤、根部苔白腻,咽红而不肿,体温37.8℃,血压140/90毫米汞柱,白细胞总数12,800/立方毫米,余无异常。脉证合参,证系素有阴虚火旺,复感风寒外闭,表邪郁久不解,内外合邪,以致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治以外宣郁阳,内调寒热,益气养阴,清上温下兼顾之法,方用麻黄升麻汤加减。

炙麻黄、升麻各7.5克,干姜5克,桂枝、白芍、白术、茯苓、党参、天冬、玉竹各15克,生石膏25克,知母、甘草各1O克。水煎服,2剂

药后诸症减轻,继进清热和胃之竹叶石膏汤调理数剂而安。

按语:上热下寒,挟有外感,正为本方所切。据李氏经验,凡具有清阳被郁、虚火妄动、上热下寒诸证者,随证加减,常有奇效。

慢性胃炎周某,女,55岁。1998年12月诊。患者慢性胃炎史5年,近10余天胃脘嘈杂疼痛,偶有泛酸,口干口苦,食欲不振,上腹喜暖喜按,手足不温,畏寒便溏,舌质略红,舌苔薄白,脉沉。证属寒热错杂,遵“异病同治”之旨,仍予麻黄升麻汤:麻黄(先煎去沫)、升麻、桂枝、石膏、干姜各10g,白芍20g,茯苓12g,白术、当归、知母、黄芩、萎蕤、天冬、炙甘草各6g,水煎温服,6剂取效。

牙龈炎叶某,女,50岁,1999年10月诊。左侧牙龈肿痛20d,波及面颊及下颌疼痛,口干咽燥,迭进清热泻火解毒之剂,疼势未减,反见腹痛泄泻,不思饮食,畏寒肢冷,舌质略红,舌苔薄白,脉沉。笔者认为,病初为阳明热证,但屡用寒凉伤及太阴,导致上有牙龈肿痛的热实证,下有肢冷泄泻的虚寒症,与厥阴误下变证殊途同归,予麻黄升麻汤:麻黄12g(先煎去沫),升麻、桂枝、石膏、干姜各10g,白芍、茯苓各15g,白术、当归、知母、黄芩、萎蕤、天冬、炙甘草各6g,水煎温服,5剂后诸症皆瘥。

天门冬这么一味仙家药,在张仲景的经方中,使用率却是出奇地低。只出现过一次,那是「宋本」(桂林本里没有)《伤寒论.厥阴篇》中的「麻黄升麻汤」。但,虽只出现这么一次,却是饶富趣味的一种登场方式。这个方子,是《伤寒论》中非常冷门的一个方子,使用率极低,这让我觉得「可惜了」;其实这个方,在很多情况下,是很好用的。

我从前教书的时候常说:「现代人的所谓『免疫失调病』,胶原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怎么主证框和『厥阴病』那么像?」

所谓厥阴病的基本定义,就是人体「黏合阴阳」的厥阴风木之气失去作用,而令一个人阴阳分裂(本来应当是互相调和的寒与热,反而变成互相攻击)的一连串症候群。而厥阴病的麻黄升麻汤证,就是一种阴阳分裂、上热下寒的体质。如果要说主证框的话,只要这个人「胸热咽干,两足冷麻」,就可以开这个方子(你有没有觉得现在这种患者,超多的?);如果要再补几个兼证:「上热」可以是吐黄痰带血丝,「下寒」可以是小便白茫茫起泡泡、大便呈寒性腹泻。

可是,同样是阴阳分裂的厥阴病,麻黄升麻汤的用药,和厥阴正病的乌梅丸、当归四逆加萸姜附汤,却是不一样的路数。乌梅丸治的,是厥阴肝经的本气(风木之气)受损,阴和阳,忽然因为「黏胶」不足而断裂开来,它的主证是比较急骤的:「上痛颠顶,下痛睪丸、阴道」或是「气上撞胸、心中疼热」、「飢而不欲食(肚子很饿,但饭来了,又不想吃了)」,所以要用「乌梅」为主药,去修补厥阴风木之气。而当归四逆加萸姜附汤,则是经络之中的阳经和阴经互相格拒,所以手指、脚趾这些阳经络和阴经络的接点会特别地冰冷(今日的雷诺氏病),而经脉不通,脉象就会消失到几乎把不到,所以它的主证框是「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有时也有厥阴肝经发痛(小腹两侧闷痛)的兼证(月经痛,和盲肠炎初起时,常常是这个汤证)。所以要用桂枝汤的框架加上「当归」,来引阳入阴。

来自:觉金>《名医名方效方》

麻黄升麻汤证

麻黄升麻汤证【原文】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脉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脉[1]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357)

【词解】

[1]下部脉:指尺脉。此与寸口脉相对而言。另有一说,认为下部脉指趺阳脉或太溪脉,因为从人体上中下三部脉而言,则太溪、趺阳脉为下部脉。

【提要】上热下寒,正虚阳郁的证治。

【分析】伤寒多日,邪气当传里,若表邪尚未尽解者,仍当先解其表;若表解里未和者,则再攻其里。如果违背先表后里原则而径用攻下,其病不仅不除,反致正气损伤,引邪内陷,形成正虚邪陷,阳郁不伸,上热下寒之证。因邪热内陷胸中,阳气郁而不伸,故寸脉沉而迟;郁阳不达四末,故手足厥冷。因热甚于上,灼伤津液,故咽喉不利;热伤肺络,气血腐败,故唾脓血。大下损伤脾胃,脾虚则寒甚于下,故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此属正虚邪陷,阳郁不伸,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证。因证情复杂,治疗颇为棘手。正如尤在泾所说:“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为难治”。尽管如此,然其病机关键在于邪陷阳郁、上热下寒,故用发越郁阳,清上温下的麻黄升麻汤以治之。

【选注】尤在泾:伤寒六七日,寒已变热而未实也,乃大下之,阴气遂虚,阳气乃陷。阳气陷,故寸脉沉而迟。阴气虚故下部脉不至。阴阳并伤,不相顺接,则手足厥逆。而阳邪之内入者,方上淫而下溢,为咽喉不利,为吐脓血,为泄利不止,是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而虚实冷热亦复混淆不清矣。是以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曰此为难治。麻黄升麻汤合补泻寒热为剂,使相助而不相悖,庶几各行其事,而并呈其效。(《伤寒贯珠集·厥阴篇》)

张令韶:伤寒六七日,乃由阴出阳之期也。粗工以内大热不解而大下之,虚其阳气,故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也。下为阴,下部脉不至,阴虚不能上通于阳也。咽喉不利,吐脓血,阳热在上也。泄利不止,阴寒在下也。阴阳两不相结,故为难治。(《伤寒论直解·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治法】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方药】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分當歸一兩一分知母十八銖黃芩十八銖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芍藥六銖天門冬六銖,去心桂枝六銖,去皮茯苓六銖甘草六銖,炙石膏六銖,碎,綿裹白术六銖乾薑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方义】本方以麻黄升麻为君,重在发越郁阳,且佐以桂枝有通阳发表之力,故方后有“汗出愈”之嘱。此外麻黄尚能发散肺经郁火,升麻擅长解毒,用之使郁阳得伸,邪能外达,则肢厥等症自解。以当归为臣,取其温润养血以滋汗源,且配芍药阴和营,以防发越太过。用石膏、黄芩、知田、萎蕤、天冬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以除上热,则喉咽不利,唾脓血诸证可除。用白术、干姜、甘草、茯苓温中健脾,以除下寒,则泄利自止。本方药味虽多,但不杂乱,且配伍严谨,重点突出。

【按】由于本条证情处方复杂,故前人多有不同看法,如尤在泾认为属误下后阳邪传阴的上逆之证;柯韵伯认为是下厥上竭的阴阳离决之候,自柯韵伯疑本方“乃后世粗工之佼,必非仲景方也”。此后注家多有附和,然考《金匮玉函经》,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均载有本方,王焘《外台秘要》第一卷不仅载有本方,并引《小品方》注云:“此仲景《伤寒论》方”,皆可证明此方并非后人臆造,而属仲景之旧。

【临床应用】李梦如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泻,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夹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亦微缓,不能辨其至数。口渴需水,小便少。两足少阴脉似有似无。诊毕无法立方,且不明其病理,连拟排脓汤,黄连阿胶汤,苦酒汤,皆不惬意。复拟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终觉未妥。又改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求稳妥。继因雨阻,寓李宅附近,然沉思不得寐,复讯李父,病人曾出汗几次?曰:始终无汗。曾服下剂否?曰:曾服泻盐三次,而至水泻频仍,脉忽变阴。余曰:得之矣,此麻黄升麻汤证也。病人脉弱易动,素有喉痰,是下虚上热体质。新患太阳伤寒而误下之,表邪不退,外热内陷,触动喉痰旧疾,故喉间白腐,脓血交并。脾弱湿重之体,复因大下而成水泻,水走大肠,故小便不利。上焦热盛,故口渴。表邪未退,故寒热头痛,骨节痛各证仍在。热闭于内,故四肢厥冷。大下之后,气血奔集于里,故阳脉沉弱;水液趋于下部,故阴脉亦闭歇。本方组成,有桂枝汤加麻黄,所以解表发汗,有苓、术、干姜化水,利小便,所以止利,用当归助其行血通脉,用黄芩、知母、石膏以消炎清热,兼生津液,用升麻解咽喉之毒,用玉竹以祛脓血,用天冬以清利痰脓。明日,即可照服此方。李终疑脉有败征,恐不胜麻、桂之温,欲加丽参。余曰:脉沉弱肢冷,是阳郁,非阳虚也。加参转虑掣消炎解毒之肘,不如勿用,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后果愈。(《陈逊斋医案》)

焦××,女,44岁,患泄泻十余年,因久食糖渣而得之,虽经多方诊治,皆属徒劳,己失去治疗信心,近来溏泄日五、六行,晨起必入厕,否则失控,腹不痛,无下坠感,便无脓血,纳尚可,咽痛,口微干,但饮水不多,时有烘热感,手足发冷,查体丰面潮红,苔白满布,质稍红,咽部轻度充血,脉寸关滑,尺独沉,大便常规(一),细菌培养(一),西医诊为无菌性肠炎,中医诊断:脾弱胃强,上热下寒之久泄。治用麻黄升麻汤,干姜易为炮姜炭20克、天冬易麦冬10克,三剂。药后,日泄3次,已见效,将炮姜增至30克,叠进近40剂,10余年沉疴痼疾,竟一举治愈,喜出望外,感激之至,3月随访,亦无复发。(和贵章·麻黄升麻汤治久泻·湖北中医杂志,1986(3):36)

来自:flrelei>《中医专业文章》

麻黄升麻汤随想关于麻黄升麻汤

《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吐脓血,泻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组方: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石膏、白术、干姜、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铢。

此条文历来倍受争议,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云:“六经方中,有不出于仲景者,合于仲景,则亦仲景而已矣。此方大谬者也……”。丹波元简云:“此条方证不对,注家皆以阴阳错杂之证,回护调停为之诠释,而柯氏断言为非仲景真方,可谓中古卓见矣。”

观现今之医,亦有用此方者,但其对方证的把握往往强差人意。由于抓不到仲景的规律,揣度的成分大,把一首特殊的方,作一般视之,或离开仲景用药通则去强解方义,故即便用了此方,也不见得是此方之证。试举一例如下:

李某,男,30岁,1985年1月28日初诊。患者腹痛腹泻,日3-5次,偶带脓血,时发时止年余,均以“肠炎”、“菌痢”处之。予抗菌素及“理中”、“四神”类,始而少效,久服如故,现消瘦神疲,畏寒肢冷,动则大汗蒸蒸,咽干口苦,但喜热饮,食后觉胃中荡水,肠鸣漉漉,时时欲便,里急后重,舌红,无苔,脉沉细数。查乙状结肠纤维镜示:进镜18-25cm处,粘膜呈多个浅表溃疡伴充血水肿。肠粘膜粗糙,可见脓性分泌物覆盖。

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中度,活动期)。《证因脉治》谓“此为中医内伤休息痢之症,无外感之邪,非暴发暴痢之症,但因脾胃亏损渐成积痢,或发或止,终年不愈。”此当属之。为湿热积滞而致邪留,因其虚实夹杂,治当清温兼施,补泻并用.升清通下并举,麻黄升麻汤加减主之:麻黄6g,升麻12g,黄芩12g,当归12g,白芍30g,炙甘草20g,玉竹20g,知母10g,茯苓30g,炒白术20g,桂枝l0g,干姜l0g,滑石60g,太子参30g.天冬12g,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腹痛减,欲饮水,舌脉如故,此为阳渐复,气化得助之兆。原方5剂。三诊:腹无所苦,大便成形,偶带白粘物,舌红苔薄白,此为阳复湿去热清,阴精得充之征。去滑石加山药20g,再进10剂,月后来诊,面润体丰,二便调。结肠镜复查示粘膜未见溃疡,分泌物较多。2年后随访无复发。

原按:泄痢间作,久治乏效,气阴大伤,邪陷湿滞化热,腐肠化脓耗血为主要病机。方取麻黄、升麻升清举陷以宣上焦,太子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宗理中,温脾散湿而启中焦枢机之升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药化饮伍滑石兼寓六一散渗利下焦;黄芩、知母、滑石渗湿清热而不伤阴,如是则湿热分消;当归、白芍、天冬、玉竹、太子参益气养阴,本虚可调,共成宣三焦、充精气、健脾胃、生化不息之法[1]。

我们认为,此例值得商榷之处甚显:

1.麻黄升麻汤乃厥阴病上热下寒之厥证,属急性病范畴,而此例仅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非急危阶段,厥证并不明显。正如作者引用朱丹溪《证因脉治》所说:此为内伤休息痢之症,“无外感之邪,非暴发暴利之症,但脾胃亏损,渐成积痢,或发或止,终年不愈。”所以此案断非此证,用麻黄升麻汤则有捕风抓影之嫌。

2.此案按语谓:“方取麻黄、升麻升清举陷以宣上焦。”此案关上焦什事?论中原文本有“喉咽不利,唾脓血”之证,但本证却无咽喉之证,即使是原方证,也非上焦表邪,故无需宣发。

3.升麻升清阳作用,实为后世之臆说,仲景断无此意。更何况此方仲景以麻黄升麻为名,全方用量最重,断非引经之药。

麻黄升麻汤看似是千古之谜,就如同其他《伤寒论》难解之方一样,用常理去解是终难得出结论的。本方疑点虽多,用仲景的用药常规观之,虽不能全面解释,但还是有脉络可寻的。黄师认为此方实含升麻鳖甲汤、白虎汤、理中汤、黄芩汤之意。

仔细分析此证,与现代医学危重病阶段,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表现甚为相似,现探讨如下:

1.“咽喉不利,唾脓血”

“咽喉不利,唾脓血”,其实是全身炎症反应的症状,当然还极有可能伴有寒战、高热等表现。厥阴为寒热虚实错杂之证。此方证以热邪壅盛之咽喉不利,唾脓血为基础。

本方以升麻为名,且重用之(一两一分),便是针对咽喉不利,唾脓血的。仲景用升麻仅有两方,一为麻黄升麻汤,一为升麻鳖甲汤。后者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并治》篇:“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方用升麻为主(二两)配当归、鳖甲、甘草、蜀椒、雄黄。阴毒去蜀椒、雄黄。麻黄升麻汤证及阴毒、阳毒,三证均以升麻为主。可知升麻为解毒之品,能利咽喉。1894年前后,粤港发生严重的鼠疫,易巨荪为首的广东伤寒四大金刚,以升麻鳖甲汤治疗鼠疫取得极好的效果,一直传为佳话。

《神农本草经》载,升麻“解百毒,辟温疫、瘴邪、蛊毒”。

方中重用的升麻很可能可以通过对失控的炎症因子进行调节,从而逆转全身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展。这里提到“唾脓血”,而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休克的阶段,微循环淤血、缺氧是很容易伴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升麻鳖甲汤、麻黄升麻汤均配以当归,以活血化瘀。则可改善血管舒缩功能以及血流速度,从而预防和控制DIC的发生、发展。

方中并以天冬、玉竹之润以制燥而利咽喉,与当归寒温互参。

2.“泻利不止”

“泻利不止”不是一般之下利,是“不止”,来势之急可知。本因热邪致利,不止,则伤阴损阳,势所必然。在危重病阶段,肠源性细菌、内毒素异位,胃肠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出现寒热错杂的泻利,也是很常见的。观仲景方如半夏泻心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均是治泻利以寒热互用之例。本方以黄芩汤(黄芩、芍药)合理中汤(干姜、炙草、白术)寒热互用,标本兼顾,以针对不止之泻利,在情在理。

3.“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

此组证候,是本方证之焦点,是一种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感染性休克早期多是一种高排低阻型的休克,由于皮肤血管的扩张,多表现为暖休克,太阳、阳明病篇的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证,汗出,身热,大渴便是这一时期的症状。由于血管扩张,故有阳明脉大,白虎加人参汤的脉洪大,白虎汤的脉滑。

335条:“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赤烂。”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热深厥亦深的白虎汤证则是血管收缩,有效循环不足的低排高阻的冷休克阶段。此时若血管进一步强烈收缩,有效循环不足,便出现了麻黄升麻汤脉不至的情况。

杨麦青在《伤寒论现代临床研究》中提出:白虎汤就如同西医补液支持,他治疗高热时,多以冬眠合剂配合白虎汤使用。这和张锡纯阿司匹林加石膏汤的用意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在西药退热的同时,以白虎汤清热养气阴。这与黄师的见解相合:“白虎汤不治“大热”,是以养阴为主的方”。

全方以麻黄为主,重用二两,以桂枝制之。仿“还魂汤”之意,还魂汤载《金匮要略》杂疗方。以麻、杏、甘三药,主“救卒死,客忤死。”《千金》用桂心二两,即麻黄汤。《千金》云:“此方主卒忤,鬼击飞屍,诸奄忽气绝复觉,或已无脉……”。《伤寒论》281条:“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结合本方证观之“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应同类此,故用麻黄为主,振奋沉阳以救厥。程门雪认为本方之厥“不用附子者,防唾脓血之上热耳。”恐怕不能如此观之,是麻黄与附子之救厥,各有所用而已。四逆汤类方之厥,乃是寒厥、脏厥,故用附子。若真为防唾脓血的话,麻桂同样不利于喉咽,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弊”。此方麻黄为主,配合白虎寒温互参。是针对热厥过渡至寒厥的一个法门。

诚然,此方还有很多值得争议之处,如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麻桂下咽阳盛则弊;脉沉迟不可与白虎汤;下利不止洞泄不宜芍药、黄芩等都是常理。不过此证寒热错杂直非常理可解释。

仲景书中称“难治”者多不载方,载方者仅四条:一为本方证,一为377条之四逆汤证,一为《金匮要略·黄疸》之硝石矾石散,一为178条“脉结代”之炙甘草汤。均为重症,可能有掷以孤注、背水一战之意。还有就是此证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认证颇难把握之谓。

此方虽看似繁杂,却顾及了MODS的各个发病环节,如SIRS、休克、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其后出现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危重证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重用麻黄、升麻、当归解决主要矛盾,其他各药均用量奇轻,只为照顾副证,其意甚明。

本方之服法,亦与他方不同。方后云:“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即在短时内服完三服药,使药力持续,是治急性病的服药方法,因此此证不是如上所举李某案之类的慢性疾患。

可见,经方是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总结,不能以理喻之者,可以存疑,不要轻率弃之,更不要强解之。证之临床,本方仍有可遇见的机会,本方仍能救厥。柯氏等断言非仲景方,似嫌孟浪。所以,著名中医学家程门雪先生也发出概叹道:“前谓此方之误甚明,今觉不然……柯氏未之思,遽下断语,不当也。乙酉读此条,得其解,……学无止境,勿遽自以为是也,观此可证。”[2]

4典型病例

例1:吴棹仙麻黄升麻汤医案一则

1939年,时值抗日战争,余居渝。一军人转战沙场,备受风雨寒热,一病而唾脓血,西医误用凉药,以至大下不已,滴水不饮,命在旦夕,余诊之,手足厥冷而胸中灼热,两手寸脉沉缓不现,下部趺阳、少阴脉不至,舌红赤。因思仲景有云:“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正与此证一一吻合。盖外感风寒,内伏积热,医反下之,以至表邪内陷,中气大伤,胸中积热依旧,津气虚而胁迫血热上行也。因投仲景原方:麻黄四钱、升麻四钱、当归三钱,茯苓、白术、白芍、天冬、石膏、干姜、桂枝、甘草各一钱,黄芩、知母、葳蕤各三钱。上药十四味,按法先煎麻黄,去浮沫,内诸药同煎,分温三服,一剂而病除,重返前线,凯旋归来,专程谒于渝之医庐,谈当时病笃,为余所救,九死一生,不胜感激之至云。

此证余五十余年仅见一例耳。

例2:陈逊斋麻黄升麻汤医案一则

李梦如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泻,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夹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亦微缓,不能辨其至数。口渴需水,小便少。两足少阴脉似有似无。诊毕无法立方,且不明其病理,连拟排脓汤,黄连阿胶汤,苦酒汤,皆不惬意。复拟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终觉未妥。又改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求稳妥。继因雨阻,寓李宅附近,然沉思不得寐,复讯李父,病人曾出汗几次?曰:始终无汗。曾服下剂否?曰:曾服泻盐三次,而至水泻频仍,脉忽变阴。余曰:得之矣,此麻黄升麻汤证也。病人脉弱易动,素有喉痰,是下虚上热体质。新患太阳伤寒而误下之,表邪不退,外热内陷,触动喉痰旧疾,故喉间白腐,脓血交并。脾弱湿重之体,复因大下而成水泻,水走大肠,故小便不利。上焦热盛,故口渴表邪未退,故寒热头痛,骨节痛各证仍在。热闭于内,故四肢厥冷。大下之后,气血奔集于里,故阳脉沉弱;水液趋于下部,故阴脉亦闭歇。本方组成,有桂枝汤加麻黄,所以解表发汗,有苓、术、干姜化水,利小便,所以止利,用当归助其行血通脉,用黄芩、知母、石膏以消炎清热,兼生津液,用升麻解咽喉之毒,用玉竹以祛脓血,用天冬以清利痰脓。明日,即可照服此方。李终疑脉有败征,恐不胜麻、桂之温,欲加丽参。余曰:脉沉弱肢冷,是阳郁,非阳虚也。加参转虑掣消炎解毒之肘,不如勿用,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后果愈。

按:以上两案皆为寒热错杂的急重之证,既有咽喉不利,唾脓血,又有下利、肢厥、脉不至,如吴棹仙所说:“正与此证一一吻合”。故此方虽因其不可理喻而引起多方争议,实一起沉疴,疗顽疾的良方。此方虽怪,但此证临床并非不可见,今年初黄师遇到一例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高热肢厥,咽峡炎,腹泻。方证极似麻黄升麻汤,可惜此患儿住市儿童医院病房,黄师不便参与治疗。

参考文献:

[1]王灿勋,刘光西.麻黄升麻汤应用举隅[J],河南中医.1994,14(3):166-167

[2]程门雪《中医杂志》1979,(10):79

王晓军

直自金元错到今

---------升麻功用质疑(节选)裘沛然

张元素是金元时期的医学名家,他在医药方面曾经有过不少新见解。元素在论述升麻的作用时也有他自己独创的“高见”。如说:“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补。”并以为升麻,其用有四:手足阳明引经,一也;升阳于至阴之下,二也;阳明经分头痛,三也;去风邪在皮肤及至高之上,四也。张洁古论升麻有升阳于至阴的空前发现,其高弟李东垣乃进而益加昌明其义。李杲说:“升麻引甘温之药上升。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又缓带脉之缩急。”“人参黄芪非此引之,不能上行”。东垣所创制的补中益气及升阳益胃诸汤方,用参芪配合升麻,就是上述理论的具体应用。后此医家,莫不遵循其法而更加张皇其说。如《本草正》说:“升麻,凡痈疽痘疹,阳虚不能起发及泻痢崩淋,梦遗脱肛,阳虚下陷之类,用佐补剂,皆所宜也。若上实气壅,诸火炎上及太阳表证,皆不宜用。”《本经逢原》认为升麻升举之力特强,故设有一段危词耸听之语:“为其气升,发动热毒于上,为害莫测,而麻疹尤为切禁,误投喘满立至。按升麻属阳,性升,力能扶助阳气,捍御阴邪,故于淋带、泻痢、脱肛用之,取其升举清阳于上也。”

李时珍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却也随俗附和,扬其波而逐其流,如在《本草纲目》中说: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时珍并对升麻命名了作了解释:“其叶似麻,其性上升,故名。”这是一种想象和附会的名词解释是不够严谨的。但这不仅是李时珍一个人的误会,恐怕说升麻有升举阳气作用的发明者张元素,他的“神悟恐亦由此而生。我在早年学医时,亦奉元素及后世诸医家附和之说为金科玉律。其后读书渐趋深入,阅历亦与年俱增,通过自己长期的大量的实践验证,才知道升麻升提阳气之说是大可商议的。

我们试一检《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有关升麻功用的记载,如:”主解百毒,辟温疾,瘴气邪气,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疬,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药性论》则载:”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肿痛,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其他如陈藏器、日华子诸家亦均论述该药有解毒、治游风肿毒...之功。《本草图经》特指出:“肿毒之属,殊效。”凡是宋以前的本草所载内容基本一致,都没有片字只语载述该药有升阳作用。

历代名医的处方中用升麻的,自仲景以下迄至千金、外台、肘后、小品、圣惠等方书,其主治病症为斑疹、咽痛、牙齿肿痛烂臭、疮疡、热毒下利、蛊毒壮热等证......宋以前方书,凡是用升麻的方,其配伍药一般都是与犀角、连翘、元参、黄连、大黄、龙胆草、牛蒡子等等为伍,以共奏清火解毒、凉血除热之功。宋代名医朱肱就早有“无犀角以升麻代之”的记载,说明这两种药的功用非常接近,以上众多名医、本草方书的记载,都与元素所谓升举阳气之说是格格不相入的。如果我们认同朱肱所说“无犀角以升麻代之”为历代名医临床经验结晶的话,则两药主治略同,而犀角的功能应比升麻更强,试问有谁把升麻所谓“升举阳气”和“扶助阳气”的作用曾经用犀角来代替呢?

我在几十年临床观察中,用升麻的适应证,一般不外咽喉红肿疼痛,牙根恶臭腐烂,发斑发疹,高热头痛,谵妄,热毒下利以及疮疡肿毒等症,药量十五克至三十克,有时还可加重一些。治疗过大量病人,觉得升麻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是确切的,从来没有所谓“升提太过而致喘满”的情况发生,并用未见有发生什么副作用,只是效果远不及犀角而已。通过长期的实践,深深感觉古代许多名医和方书、本草所载的升麻功用是朴素而可信的。张元素把他说得头头是道的论述,乃竟是模糊影响的臆测之辞。

来自:yunhaizouyi

麻黄升麻汤的若干问题?

2015年12月27日经方医学论坛首发

一、是否仲景方?

古代医家大多对麻黄升麻汤没什么异议。最早认为麻黄升麻汤非仲景方的大概是清代柯琴(万历末年——?),他在《伤寒附翼》(1674年)卷下[六经方余论]云:“六经方中,有不出于仲景者。合于仲景,则亦仲景而已矣。若此汤其大谬者也。……以治阳实之法,治亡阳之症,是速其阳之毙也。安可望其汗出而愈哉!……且用药至十四味,犹广罗原野,冀获一兔,与防风通圣等方,同为粗工侥幸之符也。”柯琴更早《伤寒论注》(1669年)同此说。柯氏影响所致,后世舒驰远、汪机、郑钦安、丹波元坚、山田正珍、陆渊雷、叶橘泉、任应秋、胡希恕、郭子光等人都持这种否定看法。否定的原因大略如下:其一,方药与症侯不合,以治阳实之法,治亡阳之症;其二,用药庞杂,四面合围,与仲景风格不合(这个勉强);其三,剂量单位有问题,汉代重量无“分”,晋朝才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其四,既是难治,不应说主之。要是主之,就不能说是难治(这个勉强。仲景说“难治”而出方“主之”的四见,而在《脉经》中此条云“属麻黄升麻汤“)。胡希恕认为“为难治”之后无方。当然也有反对柯氏此论断的医家,如程门雪开始认同柯氏此论,后来认为柯氏此论为非,云“柯氏未之思,遽下断语,不当也”,又云“纵非仲师方,亦后贤有得之作,未能一概抹杀也”。程氏此故事流传之后,近时医家多重视此方。裘沛然先生是程先生的朋友,他研究升麻大概就跟程氏谈论此方有关。有趣的是,裘先生研究升麻的结果,又与程氏认为升麻升提的认识不同。?

(注:有资料说柯琴出生于1662年,应该是不对的,难道他7岁(1669年)能著成《伤寒论注》?)

此方是不是仲景方没有定论,但它的确是六朝时的古方。《小品方》(约454-473年)卷第六[治冬月伤寒诸方]中有此方。王焘《外台》卷第一[短剧方四首]也有引用此方,《短剧方》即是《小品方》。王焘还说:“此张仲景伤寒论方”。(注:有人误会此话是《小品方》作者陈延之说的)。

二,为什么后世少用此方?清代汪昂《医方集解》(1682年)也不列此方。

其一,此方不好理解,从后世对此方存在各种解说就可知。医家对疑惑之方自然少用。其二,用药庞杂,不好记忆。若非有书在手,仓促之间,自然不易开出这种大方。其三,症状复杂,“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显然是急性重病,本为难治,一般人临床上很少碰到这类基本符合的证候,吴棹仙亦云:“此证余五十余年仅见一例耳”。其四,明·缪希雍《本草经疏升麻》(1625年)言:'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阴虚火动,肾经不足,及气逆呕吐,惊悸怔忡,癫狂等病,法咸忌之。误用多致危殆“。此说一出,谁还敢用麻黄升麻汤治肺痿“唾脓血”?其五,清代柯琴《伤寒论注》(1669年)断此方非仲景方,为后世粗工所为,此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以致这首《伤寒论》中最复杂的方剂又成为最具争议的一首经方。

三,古今对此方的各种理解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肺痿)与麻黄升麻汤,以调肝肺之气。

刘完素《保命集泻痢论第十九》:“治厥阴动为泻痢者。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或涕唾脓血。泻痢不止者。为难治。宜升麻汤(注:此应指麻黄升麻汤)或小续命汤以发之。法云。谓表邪缩于内。故下痢不止。当散表邪于四肢。布于络脉。外无其邪。则脏腑自安矣。”

喻嘉言(1585—1664):“寸脉沉而迟,明是阳去入阴之故……仲景特于阴中提出其阳,得汗出而错杂之邪尽解也”。

尤在泾(?~1749):“麻黄升麻汤,合补泻寒热剂,使相助而不相悖、庶几各行其事,而并呈其效”。

徐灵胎(1693~1771):“此乃伤寒坏证,寒热互见,上下两伤,故药亦照证施治,病证之杂,药味之多,古方所仅见,观此可悟古人用药之法”。?

清初张璐(1617~约1699年)认为麻黄升麻汤乃冬温误治变证的方剂,临床上加减化裁可以用于温病(见《伤寒缵论》卷上[厥阴篇])。又云“此方专主阳热陷于厥阴。经脉为邪气所遏。故下部脉不至。”(见《张氏医通》卷十六祖方.麻黄汤)

今人一般多认为此方的治法是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各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麻黄升麻汤证的寒热错杂是由于阳气郁遏,治疗偏于宣发。”

张浩良、江静波《略论麻黄升麻汤》:“根据我们的体会,认为本方是滋阴解表剂。它的适应证应是表实阴虚证”。

昆山王彪认为此方是大青龙汤的变方,发汗不伤阴。大青龙汤证合并肺阴虚证就可以用,有清热、解表、滋阴的作用。见《经方败案群20150703王彪浅谈麻黄升麻汤微信语音交流整理版》?

赵杰先生(兰洪喜)认为此方为古代烈急性传染病的急救方,从剂量到汗出愈都是菩萨心肠,霹雳手段,“汗出愈”乃神来之笔,若一剂不行连续服用。

四、古人麻黄升麻汤的应用范围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六:治疗肺痿(略)。

庞安石《伤寒总病论》(1100年)卷第一[厥阴证]:“有不因下而自利加衄血者,亦宜此方。”(汤注:仲景云衄家不可发汗)

刘完素《保命集泻痢论第十九》:“治厥阴动为泻痢者。”

李榳《医学入门外集》(1624年)卷三:“伤寒发烦目盲,甚者必衄。盖肝血为热气所搏,妄行于上而为衄,得衄则热随血散而解,与麻黄汤,或麻黄升麻汤、九味羌活汤。”(汤注:仲景云衄家不可发汗)?

清初张璐认为麻黄升麻汤乃冬温误治变证的方剂,临床上加减化裁可以用于温病(见《伤寒缵论》(1667年)卷上[厥阴篇])

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1679年)卷一[温病方论\春温集补证治并方.附风温]:“本太阳病。发热而渴。误发汗。身灼热者。亦名风温。脉阴阳俱浮如前证。用麻黄升麻汤。去二麻、姜、术。”

五、麻黄升麻汤的现代研究

《<伤寒论>方循证医学研究》:“麻黄升麻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证据匮乏,个案经验文献提示可用于治疗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自发性气胸、感冒等病症...”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病型肾炎、肺结核、慢性肠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老年性口腔炎、支气管扩张、肺脓疡、更年期综合症等,属肺热脾寒,阳气内郁,寒热虚实错杂者。”卞华主编,张晓芬,张慧珍,王春等副主编《伤寒杂病论》(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229页)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无菌性肠炎(李寿山)

六、所谓变方

张璐《张氏医通》(1695年)云“千金葳蕤汤乃长沙麻黄升麻汤之变方”,两方所治都有发热、咽喉不利。但葳蕤汤九味中仅有四味(麻黄、玉竹、甘草、石膏)相同,且无升麻(这是关键)而重用石膏。两者未必有什么亲缘变方关系,或是思路相近而已。又有人说李东垣能治阳虚外感的补中益气汤也与麻黄升麻汤有关,本人愚钝,倒看不出甘温补中与麻黄升麻汤又能有多大关系。

参考文献:

张浩良、江静波《略论麻黄升麻汤》,《广西中医杂志》1965年(3)

裘沛然《灯光雪影细论医》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麻黄升麻汤》一、肺热脾寒(肺结核、慢性肠炎)张玉明医案:高某,男,38岁。患者素有脾虚便溏(慢性肠炎),去年1O月曾因潮热盗汗,经拍片诊断为肺结核。今感冒十日。初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后渐有胸闷,咳嗽,痰多色黄。目下: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闷喘咳,痰稠黄,带血丝,口渴不欲多饮,咽痛烦躁,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尖稍红,脉寸浮滑,关尺迟缓。证属表里同病,宜表里同治,用麻黄升麻汤,外可解太阳寒邪,内可清阳明之热,下可温太阴之寒,又配有养肺阴之品,实为恰当,便处:麻黄、桂枝、白术、茯苓各8克,知母、黄芩、干姜、天冬、葳蕤、白芍、炙草各6克,升麻、当归各3克,生石膏20克,水煎服。1剂后,全身染染汗出,2剂后表证尽解,共服3剂后,诸证悉平,再以金水六君子汤善其后。按语:胸闷咳喘,痰黄带血,咽痛口渴,肺有热也;腹痛肠鸣,大便溏薄,脾有寒也;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表有邪也。肺脾同病,上热下寒,外兼表邪,故用麻黄升麻汤外解太阳寒邪,上清肺中之热,下温脾土之寒,表里同治,寒热并调,面面俱到,庶病可愈。二、经断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征)李寿山医案;韩某某,女,50岁。以往健康,生育一男二女健在,经水尚未断绝。近六年来,经常头昏脑胀,面部烘热汗出,口燥咽干,但不欲饮,口舌时有糜烂溃疡,胸闷烦热,心神不安,少寐多梦。半月前外感风寒,发冷热,头痛,身痛,服羚翘解毒丸等药表不解,且增咽痛,泛恶欲吐,大便溏薄日二三行。曾就诊于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肌注青霉素,口服解热片、镇静剂等不愈,迁延三周不解。于1981年12月1日来诊。诊脉两寸弦大,关尺细弱,舌红尖赤、根部苔白腻,咽红而不肿,体温37.8℃,血压140/90毫米汞柱,白细胞总数12,800/立方毫米,余无异常。脉证合参,证系素有阴虚火旺,复感风寒外闭,表邪郁久不解,内外合邪,以致虚实兼夹寒热错杂。治以外宣郁阳,内调寒热,益气养阴,清上温下兼顾之法,方用麻黄升麻汤加减。炙麻黄、升麻各7.5克,干姜5克,桂枝、白芍、白术、茯苓、党参、天冬、玉竹各15克,生石膏25克,知母、甘草各1O克。水煎服,2剂。药后诸症减轻,继进清热和胃之竹叶石膏汤调理数剂而安。按语:上热下寒,挟有外感,正为本方所切。据李氏经验,凡具有清阳被郁、虚火妄动、上热下寒诸证者,随证加减,常有奇效。

来自:lvzhifeng>《我的图书馆》

(0)

相关推荐

  • 麻黄升麻汤的应用思路

    □毛进军 在临床上,一些学生.同行曾问我,麻黄升麻汤证怎么理解?麻黄升麻汤怎么应用?前几天,我为3位患者开了麻黄升麻汤,一名学生不解其意,反复问:"老师,您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子为患者治病呢?& ...

  • 《伤寒论》——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7.5克),升麻一两一分(3.7克),当归一两一分(3.7克),知母十八铢(2.2克),黄芩十八铢(2.2克),萎蕤十八铢(2.2克),芍药六铢(0.8克),天门冬去心,六铢(0.8 ...

  • (15)《医路随记》—麻黄升麻汤治疗喉癌

    麻黄升麻汤治疗喉癌 喉癌,相当于中医的"喉菌".此病名首见于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喉菌状如浮萍,色紫生喉旁".其后<秘传喉科十八证&g ...

  • 麻黄升麻汤,一方中尽显六经方义

    第357条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伤寒六七日" ...

  • 麻黄类方之麻黄升麻汤

    麻黄类方之麻黄升麻汤(扶阳法18) □ 赵杰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 ...

  • [经方纵横]千古疑方麻黄升麻汤,李赛美临证运用经验

    [经方纵横]千古疑方麻黄升麻汤,李赛美临证运用经验

  • 【千古奇方:麻黄升麻汤】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芍药六铢天 ...

  • 千古奇方:麻黄升麻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芍药六铢 ...

  • 《伤寒论》: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关于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乌梅丸.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是治疗结肠炎.肠癌的效方. 乌梅丸 <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蚘.今 ...

  • 麻黄升麻汤是治疗癌症的钥匙 小公主

    麻黄升麻汤从汉朝以来都被学伤寒论的医者束之高阁,置之于故纸堆中,无人问津,荒废数千年! 如此救命仙丹埋没于人间,实乃医家之过.本公主当年发现麻黄升麻汤的奥秘后,喜不自禁,感慨万千!今天公之于众,造福天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33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麻黄升麻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 栝楼桂枝汤. 麻黄加术汤.百合地黄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用芩归,天冬桂苓草姜随: 石膏白术芍知母,清热养阴用葳蕤. 组成: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芍药.天门冬.葳蕤.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 功效:发越郁阳,清肺温脾. 主治:肺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