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下有家的,家家团圆;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

今天是元宵佳节,恭祝各位读者元宵快乐!

元,第一。宵,夜晚。正月十五是正月也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

元宵节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先秦时期,民间正月十四夜里“试灯”,十五夜里正式点灯,为“正灯”,以此祭神祈福。

西汉文帝正式将这一天命名为“元宵节”。东汉后佛教、道教兴起,助推了这个节日的兴盛。东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佛教寺院“燃灯表佛”。民间群起而仿效,遂成传统。

将元宵节说成上元节,则是受道教“三元”说的影响。唐代皇室崇尚道教,所以,上元节的名称和元宵节的名称一样深入人心。

(天、地、水为道教三元。天官紫微大帝生于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生于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鬼节、盂兰盆会;水官洞阴大帝生于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元宵观灯夜游,兴起于汉魏,盛行于隋唐,从此不衰。

元宵节的核心是中国人乞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观念。古代“灯”与“丁”同音。历代元宵节的共同特征就两个字:热闹。

隋朝时“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唐朝时“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宋朝“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明朝更是从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十七,整整十天,是古代最长的元宵节日。

最初过节的方式就是吃元宵、点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后来把凡是热闹好玩的都加进来了,舞狮玩龙、高跷旱船、说唱百戏,应有尽有。

中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差异大,过元宵节的习俗也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太多了,说不过来。说一个重庆开县最好玩的习俗。

这个习俗称为“对骂”。正月十五晚上,每家每户都有人坐在门外,大声地骂那些自己认为该骂的人,被骂的人听到了也不能回骂。其实这倒是个消气减压,解怨释仇的好办法,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留存下来,估计没有了,现在的人经不起骂。

元宵节之所以热闹,最重要的原因是“金吾弛禁,特许夜行”。古代都市晚上要实行宵禁(宋代没有,因为富庶,夜生活丰富),没有特许,不准夜行。元宵节期间取消宵禁,平常一到晚上就被禁锢在家的人可以通宵达旦地在外游玩。

人多自然闹热,而青年男女一多,自然会有转角的邂逅,发生一见钟情的故事。当然其中更多的是平常就暗通款曲的恋人,趁机幽会,卿卿我我,海誓山盟。

于是,现在就有人说元宵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中国古代不可能有情人节的概念,情人约会也只是元宵节的一部分现象而已,所以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

不过,和说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相比,元宵节更接近情人节一些。七夕节不能外出,待字闺中的女孩月下乞巧,希望自己有一手好女红,也祈祷嫁得如意郎君,如此而已。只是单方面表达一种愿望,并没有情人约会的现象。

描述元宵节男女约会的诗词很多,其中个人觉得最好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感觉欧阳修这首词有模仿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那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元宵节自然得吃元宵(真正类似于今天的元宵是从宋代才有的),怎么又叫汤圆了呢?

是袁世凯称帝后,认为“元宵”和“袁消”谐音,不准再叫“元宵”,只能叫“汤圆”或者“粉果”。其实在古代,主产小麦地区的老百姓也吃不起元宵,还是吃馍的多,只不过花样多一些而已。

过了元宵,年就算过完了。异地为生的人又要告别高堂父母,远行他乡,等待和期盼来年的团圆。

在此,愿天下有家的,家家团圆;愿天下有情的,终成眷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