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学会蛰伏沉淀,多一分忍耐,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蛰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阶段,也是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人生之所以需要蛰伏一段时间,一则等待时机;二则蓄积力量。
蛰伏就是忍耐,就是等待时机,寻求人生起飞的舞台。
一个人经过蛰伏阶段的积聚之后,只要等到时机,就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一鸣惊人”。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易经》中,就告诉我们了这样的人生道理
在《易经》第一卦乾卦中,说到: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前人注释说,潜,隐也。龙下隐地,潜德不彰,是以君子韬光待时,未成其行。
在蛰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
勿用不等于不用,而是该用的时候才用。所以要掌握合理时机,用得恰到好处。
《周易》中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目的是为了伸长;龙蛇这样的事物,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意思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不妨暂时委屈一下,顺便积蓄力量。
等待,就是要看清时势,韬光养晦
《易经》中也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器就是自己的本事,君子总是藏着自己的本事,永远不张扬,等待时机的出现。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不断地强调“弱”,我们在生活中要懂得示弱的智慧。
“示弱”是什么?弱不是消极,而是一种顺应。是把种子种到地下,然后静静地等待种子发芽、开花、结果,然后再采摘果实。
示弱就是随缘,不做勉强的事情。
君子明白这一点,所以君子永远难得糊涂。
等待就是为了奋进向上,积蓄力量
《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向上。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奋进的心态。
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人生百年,弹指而过,若是不努力一把,老了就只剩下后悔了。
世界很公平,想要有所成就,就得付出足够的努力,循序渐进,终究可以抵达终点。
人不自救天难佑。
人生总有波折,遇到困境如果失去了希望了希望,放弃自救,那么谁也救不了他。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在竞争激烈以及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太有必要静下心来读一读像《易经》这样的国学古典书籍。
易经是群经之首,无易不成将相,不读易不为太医。
《易经》讲的是天道,地道,人道,气势磅礴,字字精炼,可谓一字能表千言,是一部集哲学,教育,数理,军事,养生,文学于一体的巨著。
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
如此博大精深的一本书,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去阅读和学习,6500年前的先祖创作的瑰宝,需要我们的发扬和传承。
当然,身边很多对《易经》感兴趣的朋友都表示过,这本书的内容全都是文言文,普通人怎么可能看得懂呢?
不要着急,推荐大家一本全注全译版本的《彩图全解周易》。古文不懂,没关系,图文一解释你就明白。
这本《彩图全解周易》,书中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了普通文,还配有精美插图帮助你来理解,让你真正领悟易经的智慧,让你懂得学习的快乐。
这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看不懂的文言文做了详细的白话文翻译,还有几百张的彩图,将背后蕴含的大智慧用图解的方式画给你,这样即使是普通人也很容易就能看懂。
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你如何去分析问题,将易经中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