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医馆运营的“老大难”问题,哪条扎中你的心了?

第 98 

目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医馆的发展有哪些利好的消息?

对中医馆来说,怎么样利用当地的中医群众基础?

中医馆的医保资质好不好拿到?拿不到怎么办?

中医馆应该怎么样聘请老中医?怎么样培养新中医?怎么样考核激励抓方人员?

......

这些问题是否也让你愁出了皱纹?

上周在合肥举办的首届中医馆发展与中药经营高峰论坛——“药店如何开好中医馆主题沙龙”,或许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

■ 医馆界丨木槿

业内流行一句特别打趣的话:要想头发白,就去开中医馆。中医馆不好干,连锁跨界经营更不好干。那些被奉为业内成功标杆的行业巨头,他们从0到1的过程经历了什么?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吸取借鉴?本期医馆君带你回顾沙龙的精彩瞬间。

目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医馆的发展有哪些利好消息?

by 圣爱中医馆董事长  刘琼

目前,中医馆的的春天到来了,体现在几方面:

  1. 从审批到备案,准从方面完全放开。只要报备四个内容:中医馆的品牌名称、地址、经营范围、专家情况,即可开办中医馆。

  2. 多点执业放开。以前专家资源都在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又聚集在各个省的省会城市,现在中医药法出台后,医生多点执业已经是放开了。

  3. 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可以通过考核获取行医资格。通过考核理论实操合格了以后就可以给你发执业证书。

by 当归中医、行知堂总经理  李永明

现在所有的一些障碍、政策和以前肯定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政策要在全国各地完全落地,门槛完全降低,还是比较难,估计还需要点时间。地方有不同的政策,比如像河北,上海,北京,政策都不一样。

而且中医馆这两年出现整个产业链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投资,这是一个产业链全方位投资,整个中医药产业链都在松绑,跨界参与者的加入形成多元化挑战。

如何利用当地的中医群众基础

事业的发展讲求天时地利,更讲究人和。各地群众对中医的认知、接受程度不一,地域文化鲜明的地方中医发展显然更容易推进,而没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时候,又该是怎样的打法?

by  李永明

当归中医学堂成立了六年,有线上和线下学堂,15万学员,诊所北京有两个,上海一个。两个地区的群众基础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的教育铺垫工作。

by 南阳仲泰医圣堂中医馆董事长 郭学义

名医和好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名医生不如好医生,好医生是能够给你带来客流的医生,而名医生可能是名声在外的医生。搞中医馆还要接地气,我认为治未病的人是多的,喝汤药的人还是少的。

by 张仲景中医馆馆长  王欣

国医馆运营好,还是一定要有名医。所谓的名医不是那种光有头衔,而是得到广大老百姓中认可,他去哪坐诊就有一大堆的病人跟着去哪的这种。通过名医打造名馆,然后从名馆的平台上能成功托起更多的名医。

名医带动你的医馆成为名馆,那么你后期招聘有学术专长的大夫,自己培养出的大夫才能在你的国医馆平台上接触更多的病人。

医保资质好不好拿?拿不到怎么办?

by  刘琼

目前圣爱中医馆开了25家,经营时间在一年以上的都拿到医保资质,医保销售占比在70%-80%左右。以前医保资质肯定是不好拿的,中医药法出台以后,其中有一条给予说明:民营机构可以享受和公立医院一样的政策,包括医保政策。未来其实是非常好拿的,能够极大地方便老百姓就医治疗,特别是看不起病的老百姓。

by  李永明

就北京和上海而言,非常难拿到医保。北京要求中医院级别才拿得到医保,中医院以下级别的门诊或者诊所,基本上不给医保。不给医保怎么办?我们定位主要是以北京上海两个区域为主,北上两地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人口非常密集,所以我们定位就必须要做到什么,做到不通过医保的这些人群,可能是以商业为主的这些人群,或者说大家在乎时间比在乎金钱更多的中高端人群。

中医馆如何聘请老中医?培养新中医?

by 刘琼

我们有25个馆,而馆与馆之间是存在差异化的。比如云南有四大流派,金碧馆就以流派为主,把各个流派的专家聘请到这个馆;女子馆就聘请妇科专家;圆通馆就是儿科专家。做“专科”医馆,把“专家”的字眼尽量发挥出来。

其二,请医生要有诚心和恒心,恒心是心态的问题。

另外,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像什么就是什么”。我们把中医馆做得像什么就是什么,像中医馆就是中医馆。这样专家才有信心来这里。

我们培养中青年医生采取“跪拜礼”的形式,体现老专家的尊严感,让他们有信心带徒弟。方式还有很多,通过和高校合作等等。

by  李永明

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医生要持续在你的医馆呆下去,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论价值观,如果对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都疑然,核心立足无法,我觉得还是不太容易的。

中医馆目前的诊疗行为都是工匠行为,对于工匠行为,投资者根本无法完成分工,无法与工匠平分利益,所以未来发展十年中医变化会非常大。

如何考核、激励调剂员?

by刘琼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在八年前决定了调剂员的考核模式——苦工分制,就是干多少拿多少。我们是这样来考核的,一张处方下来,根据调剂员配处方的张数,处方的味数,处方的金额等等几个重要的指标,给他做了一个苦工分。

审方员用固定工资。审方员得把关,他这道关把不好,这副药如果调剂错了很麻烦的,所以我们给固定工资,然后根据差错率来给予激励。

I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

  • 圣爱中医:一个女首富的中医梦和她的36家中医馆

    经营一家36家分店的连锁中医馆,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中医馆行业来讲,创办于2005年1月19日的圣爱中医馆,是一个无法忽视甚至必须举手致敬的偶像般的存在,是名医好药和连锁医馆双重模式的先行者,更 ...

  • 农民兄弟的120 ——记户县首届“画乡十大名医(好医生)”李茂辉

    无论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间小路:无论白雪纷飞的寒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暑,甚至很多万籁俱寂夜深人静时分,我们总能看到一个匆匆疾走的身影,手里的电话还贴着耳边在急急地通话--那是在叮嘱家属或者病人 ...

  • 中医馆运营的“老大难”问题,哪条扎中你的心了?

    " 目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对中医馆的发展有哪些利好的消息? 对中医馆来说,怎么样利用当地的中医群众基础? 中医馆的医保资质好不好拿到?拿不到怎么办? 中医馆应该怎么样聘请老中医?怎么样培 ...

  • 后疫情时代,对中医馆运营三大模式探讨

    新冠疫情对互联网医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积累了大量C端客户群体,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客户线上"寻医问药"的习惯. 这种情况下,就对中医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格局挑战,如果不进行运营模式调 ...

  • 从10点标准了解什么是中医馆运营标准化体系

    昨日回顾   课堂交锋:医馆需要实操经验,更需要思考底层逻辑 经过昨天的激烈讨论,今天的同学们依然激情高昂,带着问题来继续学习. 分析行业 / 了解运营 / 制定方案 今天这位老师,在每次授课时都会说 ...

  • 中医馆运营难因为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到底在哪儿?

    德逌醫道,起于中医,源于中医,对中医馆运营的思索,从来没有停过. 参加各类中医馆的相关会议,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中医馆运营有自身的特殊性.那么特殊性在哪儿呢?我想到两点,也是一组矛盾,供大家探讨: 1 ...

  • ​连锁中医馆已进入到运营为主导的竞争时代,必须打造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才有未来

    过去10年中医馆的发展基本上靠抢夺医生资源为主,特别是名老中医资源,但随着市场发展和竞争深入,大家都清醒了,加价抢医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而当前这一波中医热潮,会有更多的"傻X"挥着 ...

  • ​连锁中医馆精细化运营的四个维度

    连锁中医馆经营到了深水区,一方面市场上有足够的流量红利,包括二三四线城市和95后市场:一方面又面临着流量资源抓不住,争夺白热化的状况:一方面优质医生资源的严重不足和合作成本的持续高涨:一方面是中医馆无 ...

  • 连锁中医馆做健康产品的三大市场运营策略

    连锁中医馆做健康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建议更加聚焦,先线上后线下,先单点突破后渠道覆盖,先内容后广告. 1.先线上后线下.线下医馆是现成的,只须解决场景和体验感,这方面目前需要进一步测试和寻找好的方法, ...

  • 中医馆的最理想的运营方式

    众所周知,一家中医馆最理想的方式是名医+名药+名馆,不过在开业之初,即使聘请了名医,引进了优质的道地药材,假如营销不到位,恐怕也很难成功,尤其在当今促销方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更是"酒香也怕巷子 ...

  • 去年跟一些中医馆讲运营客户要把“钓鱼、围...

    去年跟一些中医馆讲运营客户要把"钓鱼.围鱼.养鱼"结合起来,很多医生和经营者要么不以为然,要么听不明白,随着公立医院线上突进线下狂飙,医生IP线上狂吸,各互联网大厂携平台优势空中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