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培训参加了不少,长进怎么那么少?

期末了,总结一下自己参加的培训,你会发现——参加了不少培训,总不见提高。
为什么?难道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回想一下,参训的过程是忙碌的,又是拍照,又是录音,还记录了一大叠笔记。但奇怪的是,培训结束后,很快就忘记。在现场时感受到的那份激动,那样紧张的心情,随着笔记本的合并,烟消云散。遗忘率高,记忆的时间短,不妨就从这里去思考,去找寻答案吧。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还在培训本身。至少在三个方面需要引发培训者关注。

01

形式上,如果只是讲授,效果可想而知。

不少培训导师希望参训者多吸收,多了解,因此不停讲授知识,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叠加各种内容。为了输出内容,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这就导致了效果极其不佳。一股脑儿讲一大堆,参训老师能记住多少?最强大脑也不是靠临场强记。如同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味讲,学生也不爱听。

02

内容上,如果太多陌生,效果可想而知。

部分培训师喜欢借助陌生化的内容,制造高端培训效果。一场培训中,融入许多新知识、新概念,新思想,都参训教师感到异常玄虚,特别玄奥。诸多陌生的内容叠加在一起,现场理解都有困难,更不可能在培训结束后主动去探索。“听不懂,就不爱听”,陌生化的东西高频、集中出现,培训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03

目的上,如果意在宣传,效果可想而知。

培训的目的有多样,但最为核心的应是让参训真正学会,真正理解,真正掌握。也有部分培训者忽略了这样的“渡人”的意图,一味宣扬自己,将培训的目的定位在宣传自我教学主张,树立个人威望,布道自己观点上,这样单方面的推广,也许会引发受训者的反感。
发现问题之后,不妨继续思考改变的方案——怎样做,才能让参训者更有收获呢?改善的思路对应也在三方面:

一、形式上,可以采用“工作坊”进行

什么是“工作坊”?工作坊是当下流行的切磋学术、交流技艺、交换思想的过程性方式,其特点是话题集中,范围小,碰撞充分,研究深入。置身于工作坊,从创意的生发到最终结果的获取,各个环节都在参与者的眼前展示,犹如带一个人到工厂,亲自参加现场制作的流程。
培训形式从单方面宣讲到工作坊,就是让导师与学员一起进入培训现场,围绕着某个问题进行共同商讨,展开实践,一起面对整个学习项目,一起经历整个学习过程。例如美国的创意写作工作坊,导师就是一个资深作家,而学员则来自四面八方,未必有写作的经验。而在工作坊培训中,培训者和参训者针对着某一写作项目,从选材到立意,再到构思,到文字的组合与细节的加工,每一个步骤都由学员亲自参与,导师则全程关注,和参训者共同经历“从无到有”的写作全过程。
在工作坊的培训中,培训者的身份更准确说像“篮球教练”。可以想象,篮球教练是和运动员总是一起在现场的,共同关注着比赛。当运动员出现状况,需要帮助时,教练一旦发现问题就随时叫停,及时进行跟踪指导。此时的指导,所有参与者还未离开现场,问题刚刚暴露,指导非常有针对性。指导之后,则又一次将“运动员”送入比赛现场,继续实践。
在美国创意写作工作坊中,有这样一句主张:“写作是可以教的,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看来,只要形式对,效果也是可以改变的。采用“工作坊”培训,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必然带来培训效果的提质。

第二,内容上,可以借助“案例解析”进行

上文提及部分培训内容以灌输知识为主,参训者的认知负荷比较大,产生的疏离感也较强。如果在内容上稍加变革,以“案例解析”的形式进行,结合着一线实践中遭遇的困难,结合着一个个鲜活的个案进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给操作法,教给程序性知识,随之再讲述操作背后的学理依据,相信会得到受训者更多的欢迎。
我主讲的班主任主题培训,喜欢采用案例解析式进行。培训中讲述一个又一个的班级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入手,让参训者听故事,一起来思考故事中的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再分享我的解决方案,叙述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的育人理念。这样的培训内容,很受一线班主任欢迎。
欢迎是有理由的:其一,一线班主任感觉这些问题自己也会遇到,培训很接地气;其二,一线班主任感觉到自己曾经遇到类似问题时无法解决,而培训中给出方法,培训有效;其三,一线班主任感觉到这么做并不是培训者的个人经验,而是有着理论的依据的公知,自己也可以大胆去尝试。

第三,目的上,可以使用“五星笔记”来调整

参与培训,不仅是去接受一些新知。参训者可以改变自己的预期目标,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去评价和反思培训者提供的资讯,去检验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在这点上,我们鼓励大家采用一种特殊的笔记方法——五星笔记。
“五星笔记法” 是我在阅读成甲所著的《好好思考》一书时发现的“笔记模型”,能帮助笔记者抓住核心,把握要点。如图,五星笔记法的五个角,分别提示笔记的五个维度:1.提炼核心内容;2.记录讲解逻辑;3.记下疑问、启发;4.建构思维模型、5.实施具体行动。
维度一:提炼核心,对即将开始的培训进行“预判核心内容”。“预判”就是针对讲座前而言,提示我们在听讲之前,就可以根据演讲者提供的标题进行预先判断,之后的听讲,其实是对预判的一种验证。在班主任工作培训中,也会涉及事后整理,因此“预判”也可以改良为“提炼”,指的是用最为简单的语言,萃取演讲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不管是哪一种,“核心”都不要太多。即便再长的讲座,核心的观点也就一两个。多了,就不叫“核心”。
例如我主讲的《全程写作,教出好效果》,参训者根据题目就可以预判,也可以在讲座后提炼核心观点——全程教写。我力主写作教学应契合学生写作的流程,在写作的前、中、后,整个过程实施教写互动。这一核心观点决定着整个讲座的内容以及结构,期间的举例也好,引述也罢,都围绕着进行。提炼出这一观点,就把握住整个讲座的核心要义。
维度二:讲解逻辑。我们参与培训听讲解,总是从头听到尾,总是被演讲者的口语表达技巧所牵引,有的时候感觉渐入佳境,有的时候享受高潮迭起,有的时候相逢柳暗花明,有的时候却陷入云山雾罩,不知所云。这些感受都源于演讲者进行设定的逻辑,内在逻辑与外显内容的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了我们的听讲感受。在整理笔记时,我们要反客为主,不能再被临场的感受所指挥,冷静地分析与回顾——讲师分享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例如,可以追问:讲座中有提出观点吗?能论证观点吗?有多方举证吗?观点有多少分支,每个分支又该如何论证主题……在整理笔记时,可以分析整个讲座的内隐逻辑,这样既有助于我们清晰地回忆讲座内容,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逻辑梳理能力。
例如我主讲的《统编习作教学设计就三招》的逻辑脉络为:提出设计的三要素——解释三要素——实证例举,佐证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三要素的日常练习法——三要素的误判回避。整理出这样的逻辑,也就明确了什么是“三要素”,同时清晰认定三要素的实用性,了解三要素的具体获取方法。逻辑的获取,等于得到了培训中知识干货的“提货券”。
维度三:疑问与启发。这点不需赘言。在整理笔记时,很自然的会留存一些疑问,也能获得不少启发。面对疑问,有条件的可以向培训者发问,也许培训者就在身边,也许会留下“提问的路径”。例如我主讲的培训,几乎每次都会让大家扫码微信平台“语文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最起码,可以和同样听讲的同行,分享问题,交流讨论。
维度四:建构模型。建构的是思维的模型,这点是“五星笔记法”中最为新颖的。“思维模型”,是人凭借外部活动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着的基本的概念框架、概念网络。是思维活动特征的总和或整体。不管什么样的观点,思维模型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因素: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结果。优质的思维,还能在过程中具备监控与自我调节。思维模型对人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投资家,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特别重视思维模型,他说的模型为“任何能够帮助你更好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他还建议学习者“首先必须要去学习关键学科中的这些模型,然后将模型串成网格,并确保在余生里可以对这个网格调用自如。”
维度五:转化行动。笔记做得再好,没有行动也是空洞的。做好笔记,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行动!也许要做的事,要实施的改变,非常渺小,但请一定落实,一定展开行动。至少,只要行动都是有价值的。也许你准备付诸的行动是“相对长远的规划”,请务必不要沦为纸上谈兵。列出行动计划,如同“定好闹钟”,让行动在设定的时间点上顺利启动。
不少教师在分享了我主讲的“百字作文教学系统”后,就在自己的班级中开展了百字作文实验,一开展就取得效果。还有一些教师感觉“每天写百字会很烦,批改会很难”,自己被自己想象中的困难吓倒了,至今没有行动,自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困难,更没有感受到百字作文带来的红利。没有行动,没有结果,没有感受。
参加培训,不能得过且过,不应浑浑噩噩,一味接纳。改变一下笔记的方式,改变自己听讲的目的,能分享,可吸收,有借鉴,便于模仿。五星笔记,就是一种可操作性的好方法,值得尝试。
在各种改变中,最核心的改变应该是“培训内容”。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在选择培训内容时,也有三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条建议:内容应该是一线教师最在意的。以班主任主题培训为例,涉及一线班主任工作中的各个操作细节,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都是备受关注的内容。例如,班级卫生工具的管理;班级值日生的轮换顺序;班干部的选择;座位的安排;收发以及检查作业的流程等。问题越具体,越是受到一线教师欢迎。
第二条建议:内容应该是一线工作最需要的。一线工作最需要什么呢?最需要的是操作法,最需要的是培训者告诉参训者“到底该怎么做?”因此,我们要调整培训中“讲道理”和“教方法”之间的比例,少说空话,多教方法。教的方式,尽量是“手把手教”。当然,当前也有部分培训属于“高端培训”,参训者就是导师级人物,对象不同,二者比例可以再做调整。
第三条建议:内容不应该是一线阵营最反感的。作为参训者,一线教师最反感什么?培训的导师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似乎参训者都是犯错的人,是来接受批评的。培训过程充满着对他人的各种指责、批判,还充斥着对自己的夸奖与赞美,仿佛当前“只有培训师一人是绝对正确的”。培训者切忌触碰这样的容忍底线,渡人才是渡己。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 小文
校对 | 悦悦
(0)

相关推荐

  • 一线城市经理:促销这件事,除了执行你还要思考更多更透!

    今天下雨,卖场的人流很少,冷清的日化区促销员比消费者还多,从主货架到主通道地堆,满面愁容的老王已经转了好几个来回-- "王经理,不知道怎么的,这个促销机制以前每天能卖200多瓶,现在每天一半 ...

  • 管理论语:好管理的基本逻辑和核心原则

    周末在阳台培土养花,想起领导者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我补充后面一句就是"育善才须学种花". 意思是说:治理千乘大国的"道" ...

  • 如何准备一场刚刚好的讲座(2)

    02 在对前期的讲座进行梳理以后,我发现这些讲座无一例外都是基于自己不同成长阶段的典型成果--在这一时期,我正在研究什么.在关注什么,我就讲什么:在另一个时期,我做出了什么样的特色工作.获得了什么样的 ...

  • 初中历史知识点,巧用思维模型理解,记得又快又好

    初中历史内容的记忆,一直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难关. 如何让自己备考更有效,记忆这个基本功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一次以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点为参考,给同学们分享历史内容的记忆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 ...

  • 所谓成长,就是不断提升思考力

    你想过吗,为什么有的问题对于常人觉得十分困难束手无策,而专家则一眼就可以看出诀窍找到对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揭开了这个秘密: 这个局面提供了一个线索,专家可以接触到存储于记忆中的信息,而这个信息 ...

  • 万物皆可盘,逻辑思维里面藏着方法论

    大家好,我是未来君. 一个想和大家共同成长,慢慢变富的家伙. 今天和你聊聊底层逻辑. 为什么聊这个话题呢? 我一直秉承任何事件和问题,都能从根本上找到答案的观点,在思维里面有个本质化思维,你常抱着这个 ...

  • 教师培训参加了不少,长进怎么那么少?

    形式上,如果只是讲授,效果可想而知. 不少培训导师希望参训者多吸收,多了解,因此不停讲授知识,在有限的单位时间里,叠加各种内容.为了输出内容,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这就导致了效果极其不佳. 一股脑儿讲一大 ...

  • 网吧培训参加那么多,为啥没有用?

    网吧培训参加那么多,为啥没有用? 随着网吧竞争的日益激烈,上网顾客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对网吧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吧的老板和店长也认识到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网吧竞争,于 ...

  • 天津平面设计培训参加培训班有用吗?

    近几年平面设计作为行业内的热门抢手行业,也是吸引了一大部分人们的目光,尤其是现在大学内也在开设平面设计的课程,但实际上在学校中能学到的知识技能是非常浅的,平面设计是需要自己去动手实践,自己领悟的,设计 ...

  • 北京通州教育培训类投诉不少,“优胜教育”居“投诉榜”首位

    原标题:通州教育培训类投诉不少,这家企业居"投诉榜"首位 来源:北京晚报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和通州区消协昨天共同发布"上半年通州区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其中, ...

  • 衣服明明买了不少,为何还是少了要穿的那件?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55本书 <衣服加法:拥抱丰盛的自己>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为你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衣服加法:拥抱丰盛的自己>.   近些 ...

  • 跟腱断裂的NBA球员并不少,为何很少听说CBA球员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对运动员来说是致命打击,能从跟腱断裂的大伤中恢复过来并保持超高的竞技状态的球员是非常罕见的,从NBA成立至今就只有威尔金斯和杜兰特做到过,其余的球员有的因为这个伤病直接退役,有的状态下滑沦为普 ...

  • ​陈皮在卤水用途不少,为何鲜少提及它去异功效将它用为矫香?

     冰雪冬鸣88 2020-05-30美食达人 已关注 陈皮这种香料,对于喜欢卤水的朋友而言,应说是再为熟悉不过了.提及陈皮的在卤水的中作用,或许有些朋友会想到,使用陈皮搭配草果用于提升解腻效果.使用 ...

  • 化工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有哪些?消防知识不可少

    发生化工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但最让人追悔莫及的却是员工的不安全操作.浙江宁海"9·29"火灾事故就是一个重大的教训,一连串的错误操作,多人的冷眼旁观,最终造成了惨痛的后果(具体看上篇 ...

  • 为什么很多本科毕业后会选择读硕,参加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大家好,我是子安同学,感谢每一位读者. 社会压力竞争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提升自己的学历.现在很多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没有学历的人真是寸步难行,感觉在以后的社会里,博士生也会满大街都是.据数据显示,大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