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一块做好事

人格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环境的。天生的部分与孩子如影相随,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孩子在每一个情境中的行为。环境的部分与某个特定的情境相关,它不仅包括你在特定情境中学会如何表现的方式,还包括伴随这一切产生的与特定情境之间的情感。如果你的父母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这种感觉只与家庭情境有关。但是,如果外面的人也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这种感觉只与外面的情境有关。

这是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对人格形成的一个分析。

好像少了一种特定情境——如果是孤儿呢?没有父母,家里只有年迈的老人相依为命。这些孩子要在成长过程中,要如何一点点朝着正确的“社会化”方向行走呢?

很显然,至关重要的就是教育。对孤儿这个群体来说,如果被剥脱了上学的希望,很难想象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将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

就说我自己,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南方稻田里的那些农活多少都干过。我刚上大学那会儿跟城里的孩子接触能明显感觉到一些生活经历上的差距,也可以说是见识上的差距,时不时也感慨命运对我并不友好。然而当逐渐认清一个更全面和真实的世界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非常幸运——我有机会一路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

真的,这实在太重要了。小说和影视剧里经常有那种发小之间的爱恨情仇。我体会不到那种感情,曾经村里的同学绝大多数初中毕业就被催熟,直面社会。等待他们的是工厂、不可描述的生意、违法犯罪的诱惑……

我时常想,造成我和村里绝大多数同龄人走上不同道路的分岔路口在什么位置。表面上看是学历,其实是校园环境带来的信息和见识。因为如果单纯看文凭,我本科毕业之后四年内都是半失业状态。重要的不是我的文凭,那毫无竞争力,重要的是一个农村的孩子见过更大世面以后,不仅能发现更多机会,也能清楚地察觉人生的其他可能性。这种认知在工厂那种环境是很难被激发的。

很难想象如果因为极度贫困而在初中就辍学的我现在过得会是怎样的人生。

可以说,有机会拥抱可持续的学习环境是普通偏贫困群体最后的希望。

我们在观察和描述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归类,这个群体如何,那个群体怎样,的确是方便了信息的表达和接收。

但当人们习惯了这种归纳方式之后,很可能就忽略掉一个真相,群体之间并不是隔离的,相反,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体。

据民政部2019年底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孤儿24.2万余人,其中由亲属照料的散居孤儿为17.7万人。这些孩子大多跟随年迈体弱、丧失一定劳动能力的祖父母一起生活,他们不仅要承受低收入家庭中来自生活、教育等方面的沉重压力,还面临着因父母角色缺失所带来的身心健康等问题。

这些孩子十几二十年之后就是青壮年。无论你是否接受,这里就存在变量,是变成积极的建设力量,还是消极的破坏力量,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在成年之前是否接受了较为完整的教育。

有个五年级的孩子叫志强,生下来就手脚残疾,五指不健全。志强的爷爷瘫痪在床,奶奶不仅要种地还要搬砖干苦力。志强说自己的梦想是通过读书,以后当个医生,去救助那些和他一样身患残疾的同伴。

五年级新生小宇,父亲因胃癌去世,母亲出走,所幸爷爷奶奶身体都不错,爷爷在外面打工,一年收入一万左右。有时家里房子漏水,会暂时借住村里办公的地方。

这是两个孤儿的案例。任何一个人有机会亲自到这样的家庭去看一眼,去听听志强和小宇讲述梦想,内心都会无比复杂。虽然梦想和现实隔得实在有点远,但即便经历过现实残酷的成年人也不忍心戳穿梦想的天真。

然而,所有这些心理活动都不如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说出来各位可能不信,在我自己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我都相信人一旦绝大多数人有钱了就愿意做慈善,不仅仅是我对人性有信心,主要是做好事能让人真正地身心愉悦。

今年的腾讯“99公益日”我希望能够邀请读者朋友们“一块做好事”,具体来说就是一起捐助“孤儿助养”这个慈善项目。为孤儿提供基本生活和学习补助,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得到关怀和照顾,快乐健康成长。

从2008年起,爱德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携手推出公益月捐项目。直至目前,在腾讯平台,有1500万人曾经和正在支持孤儿助养项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