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的荷花,美极了!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不想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了水中。
《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湛蓝的秋江一碧如洗,鲜红娇艳的芙蕖摇曳多情,亭亭玉立,妩媚多姿,使人产生无限爱慕之情。伸手攀荷折蕖,欲赠“秋水伊人”。但遗憾的是,荷上晶莹透亮的露声势浩大,在折攀的刹那间,颗颗泻落,滴入水中,荡漾逝去,“不成圆”三字,既是摹写露珠落水之状,又是一种暗示,隐寓诗人的失落之感。
《赠荷花》
【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信任,没有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江南》
【汉代】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莲叶》
【唐代】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组成,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
诗画诗与画
本是各领风骚 泾渭分明
但随着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
诗与画相结合
便势不可挡 形成了以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为核心的艺术观
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固为一绝
但是纵观谢稚柳先生一生
早年创作以花鸟画为主
先学老莲 后溯及北宋 艺术成就极高
谢稚柳的花鸟画深得
宋代中国画清丽 婉约之神韵
谢稚柳擅
山水 花鸟 人物 走兽及书画的鉴别
早年多工笔细写 晚年喜用落墨法
纵笔放浪 墨彩交融 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
谢稚柳亦钟情荷花
其独出手眼的画法温婉可亲 铺陈奇丽
在水墨交融之中描绘出一片
雾合烟围的江南荷塘
谢稚柳手中的荷花 不蔓不枝
彰显高洁清雅 亭亭秀出的仪态
成法已烂然于胸
随意生发而造化在手 古意盎然
谢稚柳的绘画
没有名师传授 属于自学成才
他初学明代画家陈洪绶
早年书画一副老莲作派
后由此上溯到宋代绘画 画风一变
继而又着力五代的董源 巨然
下行至元明清诸家
与张大千去敦煌考察后画风又一变
在谢稚柳的笔下
荷花多姿多彩 风格多样
有冷艳的淡彩 有石绿染叶 朱砂勾花的重彩
有墨彩交融的落墨 有笼雾拖烟的水墨
有工笔 有工写兼用 有清空放荡的写意
都有着清气袭人的情致
正值荷花绽放
白日骄阳依旧似火
傍晚饭后 散步池边观荷
迎着 微微凉风 漫步
荷花 荷叶 摇曳
锦鲤 嬉戏
这一定是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