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延飞:一所大学的怪现象,体育学院居然教授最多?!

去年暑假,在某大学参加学习培训,课余时间,常常到各个院系楼转一转,每个院系的一楼大厅,张贴有教授的照片和简介,忽然有一个发现,文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心理健康学院等,各个院系有教授、副教授、助教,在诸多学院中,你猜哪个院系教授比例最大?

01

为何体育学院的教授最多?

你一定猜不到。是体育学院的教授最多。在我们不少人的印象中,搞体育的大都是孔武有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然而你万万没想到,体育学院居然评上教授最多了。我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我去向担任我们培训班班主任的龚教授请教。教授沉吟了一会说,其实体育学院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体育沙龙。

每周六,体育学院的老师他们都会搞一个家中聚会,雷打不动,大家一起喝茶,聊天,交流学术问题。更重要,是对需要评教授的人排了一个顺序。然后,根据评审条件,大家集思广益。比如李老师明年准备评教授,缺三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大家 共同查阅资料,寻找选题空白,一起讨论如何谋篇布局。论文写好后,大家一起讨论,哪里写的不好需要修改补充,包括在哪个刊物上投稿。

由于体育学院有这样一个良好的传统,学术氛围浓厚,大家之间开诚布公,坚持有一说一,将近十年,几乎是一年都会评上一两个教授。而其它学院,比如心理健康学院,就那七八个教授、副教授,分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分有三四个,比如结构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等。

各个流派的教授相互之间不服气,坐在一起就辩论,同一流派又按地域分为南派、北派,或者京派、苏派。各流派之间相互掣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你指望大家坐下来交流,门儿都没有。同样,文学院教授也是互不服气,坐在一起不到五分钟就抬杠,就差大打出手了。只有体育学院人心最齐,最团结。

02

什么是沙龙文化?

想到沙龙文化,我查了一下。

“沙龙”是法语Salon一字的译音,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十七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交场所。进出者,每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抱膝长谈,无拘无束。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形式的聚会叫做“沙龙”,并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十九世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

1.定期举行;

2.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

3.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

4.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03

沙龙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沙龙,这是一个很好地学术文化交流形式。对于一个青年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有机会听从前辈们的教诲,当面请教一些学术问题,分享读书感悟,这是一个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好机会。

最大的不同,没有录像拍照,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大家不再端着架子,正襟危坐,而是很随意的窝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但聊天不是海阔天空的吹牛,不是毫无目的的辩论: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而是由一位资深教授圈定了主题,大家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聊,而是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

04

如何组织沙龙?

如何组织沙龙呢?

需要组织者。沙龙文化的核心,是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组织者、协调者。这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确定交流主题。需要组织者事先确定,给大家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梳理,这样大家有备而来,才可能收获满满。切忌人数不要超过六个。

规则的建立。一旦约定俗成的规则建立,运行机制完善,就可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不需要会议记录,不用记笔记劳心费神,更不要拍照留痕,但交流真实的发生着。

合适的交流场所。不一定在室内,可以是学校的会议室,也可以是某个人的客厅,但最好是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

经费保障。费用可以AA制,也可以轮流做庄,但是要一切从俭。不然就成为财务负担。想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四位朋友,每周一次聚会,规定标准不超过40元,四个小菜,一捆啤酒,既喝不醉人,又负担不大。一直持续一年,只不过没有规定学术交流主题,大家很随意的喝酒聊天,其实教师聊天,三句话不离本行的。其实气氛是很融洽的。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尝试组织一下,约上五六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定期交流,我相信一定会大有裨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