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中)——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世界
4. 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我国第三次课程改革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在各素养之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在不同教育教学情境中整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这与我们国家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的发展人,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和谐的发展意味着人显示为:第一,是社会物资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第二,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第三,是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第四,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最后是基于崇高道德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他认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所谓“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即“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在这个和谐中,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规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只能说,全面发展的某些方面对于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的方面大一些……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
苏霍姆林斯基进一步指出,中小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是重要的,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在教育实践中也不应“厚此薄彼”。他说:“在教育作用的完整的体系里,哪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必须使人的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赋、意向、兴趣和爱好等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他说:“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让走向生活的每一个青年男女的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由此可见,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但各种才能、兴趣、爱好等的充分发挥则因人而异。因此,他要求教师找到每一个学生的天赋和感兴趣的活动,并发展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培养目标是以“全面和谐发展”为主线,把“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机融合起来,使三者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5. 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高尚情感
教育是心与心的召唤、情与情的浸润、爱与爱的融合。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教育就如同人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因此,我们的教育过程应寓理于情、以情动心,用丰沛情感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美好情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就是个人对各种事物、现象所持的态度,它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与个人认识世界的主观思想、意识、观点是不可分的,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缺乏情感,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无疑是空虚的、无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其常见的情感类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对亲人、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情感;②对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的情感;③对自己的情感,即责任感、自尊感、自豪感、荣誉感、羞愧感等;④对大自然的情感,即亲近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等。
不难看出,这些情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情感因素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要好好的呵护它、保护它和珍惜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为了使我们培养的人能生活的丰满充实,无疑必须培养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感修养。”“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情感。所谓高尚情感,这首先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文化,尊重本国每个同胞和世上每个诚实人的人格,对劳动人民的友爱、同志和兄弟情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快乐,以及对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的无私享用。不能设想一个真正的人没有善良情感。实际上,教育就是从培养真诚的关切之情——及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的做出思想和情感上的反响——开始的。真正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人的各个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得到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发扬。”
6. 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其中学校环境既是教育工作者可以大显神通、有所作为的场所,同时也是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对学生来说,优美的校园和班级环境,对其产生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能够增加学习与生活的兴趣,能够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能够产生愉悦的氛围和蓬勃向上的动力。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生涯,一直都是在帕夫雷什中学度过的。他担任校长期间,发动所有的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将每一座教学楼和楼里的每一层的陈设都精心布置,并且与该年龄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情趣相适应,力图通过校舍内部的陈设和张贴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把帕夫雷什中学打造成一个世界性的重要教育实验基地,让一个普通的农村学校拥有了优美、愉悦的育人环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校园里即使一平方米的地方也不容许处于未绿化状态。”他还认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该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应该对他有所诱导,有所启示。我们竭力使孩子们所看到的每幅画、读到的每句话,都能启发他去联系自己,联系同学。”
7. 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后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触发他产生这一思想的契机,是在一次听一名语文教师讲课的课堂上。一天上午,苏霍姆林斯基同往常一样,去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课。这位青年教师叫学生回答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仅仅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让人听到的仅仅是一些被学生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似乎学生并没有搞清楚,苏霍姆林斯基想:“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总是那样贫乏、苍白无力、毫无表情呢?为什么在这些回答里常常缺乏儿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呢?”这时课正在进行中,只听见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要复习,词意、句式一定要记住,下节课提问……”听到这里,苏霍姆林斯基皱起了眉头:难道教学摆在学生面前的唯一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和再现吗?
这时一年级学生娜塔莎的一篇作文,在他头脑中再次清晰地映现出来:“这是夏天的事儿,刮了一阵大风,大风把一粒长着毛茸茸翅膀的种子带到了草原上,种子落到了草原上的青草丛里,青草惊奇地问:‘这是谁呀?’种子说:‘这是带翅膀的花儿。我准备在这儿,在草丛里生长。’青草高兴地欢迎新来的邻居。冬去春来,草儿发青了。在种子原来落下的地方,露出了一根粗壮的茎,在它的顶上,开出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它是那么鲜艳,就像一个小小的‘太阳’。‘啊!这原来是蒲公英呀!’青草说。”
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说明这些词已进入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会思考已成为这类孩子的显著特点。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总听到一些教师议论是“愚笨”、学习不努力。现在看来,不能不说教师惯用的传统教学思想造成了孩子智能的局限,从而导致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观察、思考,只好依靠死记硬背。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要思考,不要死背”思想的由来。
其实,在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求知好学的火花,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去点燃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学校最复杂最艰巨的工作,莫过于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展示自己,我们教师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一群年轻而幼小的心灵。我们教师只有积极点燃学生思考的欲望,激发学生对知识不可遏止的向往,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学校里不应当有空谈和空想的位置。”他还说:“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我认为童年正是培养思维的时期,而教师是悉心地造就学生的机体的和精神世界的人,关心儿童大脑的发育和强壮,使大脑这一面反映世界的镜子经常保持清晰和易感。这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发现,在学校优秀的教师那里,课堂上往往并不把现成的结论或者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说进行肯定或否定,并通过实践去证明。这样获取的知识显然不是“死记硬背”掌握的,而是靠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努力去获得的。因此,学生“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待 续)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科所)
(备注:本文中的图片均来自于郑州市惠济区东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