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岭的记忆(1)

我的老家在山东潍坊的丈岭。以前是丈岭乡,后来是丈岭镇。现在丈岭被划为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   我在丈岭生活了35年,那里有很多难忘的记忆。

我从这些回忆中离开,去到下一个又下一个地方制造回忆。如今的回忆是对过往的缅怀,那片土地曾经承载过我的苦难和美好。如今,我们都老了,回忆是治疗所有悲伤的良药。我们在回忆里年轻,如果有人有共同的回忆,那是最好的。所以,你来了,请坐啊,我们慢慢聊。

丈岭火车站

丈岭火车站现在只停靠货车。我上小学那会丈岭火车站还有绿皮火车。

九岁那年,三姨去吉林结婚。我和娘送她从丈岭火车站坐的火车。那时候火车站相当简陋,只有几间房子。三姨去吉林结婚,却不认识姨夫。她凭着媒人给她的一张姨夫的照片,就确定了关系。那时候管这种相亲叫作“隔山照”。

按照时间推算,我九岁那年是1979年。三姨从丈岭火车站出发,从一个大姑娘到两个孩子的妈妈。据说三姨去吉林后跟姨夫吃了很多苦。嫁妆是一个用烟盒糊起来的纸箱子。

送走三姨娘带我回家的那个中午,娘一边给我梳头,一边哭,说想三姨了。我也哭了,因为我同样想念三姨。那时候,娘三十多岁,比现在的我还年轻很多。

我小时候住姥姥家的时候多,三姨很亲我。生产队集体干活,三姨总把分到的白面馒头给我吃。

火车站第一个送别的是我的三姨。

接下来火车站送别的是大姑姑父和我的表妹们。

大姑也是跟姑父去的吉林。后来跟姑父生了三个表妹。大姑时常给爷爷写信,我们也是邮递员最熟悉的家庭。大姑刚去日子艰苦,两个表妹相差一岁。大姑奶水不足,买只山羊给她们挤奶喝。爷爷也会从山东邮点花生米贴补她们。大姑一去九年没回家,奶奶整天念叨:海北,海北,去了就不能回啊!

其实,那时候是日子艰难,去了回不来。后来,大姑日子好了,带表妹们回山东老家。我很喜欢听三个表妹浓重的吉林口音。她们一说话,洋气得厉害。等我们熟悉了,她们也要回去了。丈岭火车站又一次成了送别的车站。我在车站上给表妹唱过那首《让我再看你一眼》,还把自己唱哭了。

大姑后来越过越好,一年能回家两次。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跟我爸去高密。高密到丈岭四十公里。火车却隔着好几个车站。记不清当时我爸是去高密有什么事情,只是他带我第一次坐了火车。我上火车时紧张得双腿发抖,明明临上车刚上了厕所,排队时又要去上。一路上我兴奋得坐立不安。这是我第一次踏上火车,去一个我从未到达的远方。

那时候从丈岭坐火车去高密是两块钱。到高密以后我爸给我买了一碗馄饨,五毛钱。

那时候丈岭站的火车最东到青岛,往西应该能到济南。然后从济南可以去国内很多地方。我最多去的是丈岭到潍坊。票价也是两块。现在开车一个小时的路程,那时候火车需要两个小时。“咣当咣当……”就是那时候火车的声响。

十八岁那年,我坐火车去吉林三姨那里。那时候,丈岭火车站不停这班车,我从高密坐车去的吉林。几天几宿我忘记了,只觉得坐了很久很久才到。那时候年轻,我去零下二十几度的吉林没穿棉鞋,竟然也没穿棉裤。那时候的火车很慢,慢得能平复所有的不舍。

火车站职工是当时最体面的工作了。他们藏青色的制服和大盖帽让很多人羡慕。火车站的小伙子大都娶了丈岭最漂亮的姑娘。

丈岭的火车直达青岛。因为车次少,火车总是很满员。我坐火车去过很多次青岛。那时候青岛也很美,栈桥是人们必去的景点。我还去过鲁迅公园和中山公园。

火车站不停客车以后,原来的候车室闲置了。曾经有人在里面开过旱冰场。热闹了一阵子,不知道哪天关门了。后来开了超市,直到现在超市还依然红火。

丈岭火车站也是大丈岭的地标。人们时常拿火车站来定位。“火车站那里”,“去火车站”、“有医院到火车站那么远”,等等。

后来,丈岭火车站只能停货车了。昌北的盐,东北的木头,山西的煤……其他的我不太清楚。只是火车站依然忙碌,那些戴大盖帽的职工们依然按时轮班。

(图片选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仲秋前夕,忙碌的日照男人

    一 早上还想睡懒觉, 无奈河东狮吼狂: 起来, 串门子去! 二 赶紧爬起一收拾, 大包小包车子装. 这个,你大姑, 这个,你二姨, 这个,隔壁老王, 这个,南庄子老李 ...... 三 匆匆忙忙上了车 ...

  • 人间│ 是没抵达的存在

    七月过去了,八月也过去了.江城在九月的时候开始下起了雨,被炙烤了一整个夏天的天空,终于在一个气温温吞的下午,使江城的每个街道都铺满了湿漉漉的水汽. 周末的下午,老街的人们借着下雨都待在了家里偶尔疲懒一 ...

  • 大姑,你好

    大姑,你好 1930年7月8日,韩复榘与阎锡山两支部队在山东昌邑解家庄.葛家庄一带交战,弹如飞蝗.两村老百姓扶老携幼,四处奔跑,眼见当兵的边追边开枪,很多人倒地身亡.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正领着两岁的小 ...

  • 十指连心姑侄情

    自从我刚记事的时候,模糊的记忆中见过小姑几次面,后来听奶奶说小姑远嫁山西了,至于婆家为啥找那么远,不得而知.奶奶说我还有大姑和二姑,我没见过面,可惜大姑二姑都因生病没治好,都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大姑去 ...

  • 大学报到,是一场特殊的成人仪式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海风讲故事(ID:haishangfeng2016) 表妹考上了西北一所大学,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谁送她去大学报到,合计来合计去,同行的大人有七八个,姨妈和姨父作为父母肯定全程陪同 ...

  • 寻根之旅​

    寻根之旅 诗晴雨 摄影:水易居 故事发生在40年前.那年我刚刚高中毕业.工作没有着落,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这空档期,回老家去看看. 老家在河北,路途遥远.父母可能不太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家独行,一直没 ...

  • 大丈岭的记忆之:想做他的孩子

    点击上方"蓝字时光如棉"关注我们吧! "你家有几口人?" "晴天两口,阴天一口." 这是好久好久我才明白的一问一答. 回答问题的是一个男人, ...

  • 大丈岭的记忆之七十年代的暑假

    喜欢就点"时光如棉"关注我吧! 麦假过后就开始盼望暑假了. 树上的叶子绿得发黑,麦茬玉米长到膝盖,树上的知了叫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暑假终于盼到了. 其实,那时候暑假也叫伏假.入伏了,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年糕

    进了腊月门,娘都会赶集买当年的黍米,我知道今年的年糕又有的吃了. 北方的年糕主要用的是黍米,也就是大黄米.淘黍米,俗称"淋米",就是洗米的意思.淋米用温水,淘出沙土,把干净的黍米放 ...

  • 大丈岭的记忆之蒸饽饽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蒸饽饽了. 在我看来,蒸饽饽是春节前最有仪式感的事了. 前几天刚扫了屋,家里收拾干净了,娘头一天泡好"引子",今天早晨蒸饽饽这巨大的工程就开始了. ...

  • 大丈岭的记忆(续)

    大丈岭美食之豆豉酱 今天早晨,我又跟老娘确认,到底是叫"豆豉酱"还是"豆水酱"? 从小到大,我都跟着娘叫豆水酱.那不管应该叫什么,还是叫豆水酱吧.娘在,还是她说 ...

  • 大丈岭的记忆(后记)

    这几天我被大丈岭的热情包围了.这热情从大丈岭出发,扩散到千里之外,万里之外. 一直被后台的留言感动着,写5的那天眼泪一直流,眼睛一天都是湿的.大丈岭人的善良.淳朴让我感动.平凡如我,只不过搬运了一段文 ...

  • 大丈岭的记忆(7)

    那些大丈岭的大人物之张本万 离开这些年,大丈岭有一些人总出现在脑海里.他们有的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还在丈岭生活着.可无论在哪里,他们的形象总栩栩如生地存活在我的脑海里.像一棵棵老树,扎根在大丈岭的 ...

  • 大丈岭的记忆(6)

    那些远去的繁华之集市和山会 大丈岭的集是阴历的逢"一".逢"六". 也就是每隔五天一个集. 大丈岭的集市主要在南北街.最兴旺的时候,北头到火车站的东西街,南头到 ...

  • 大丈岭的记忆(5)

    那些难忘的青涩时光 大丈岭曾经是我们当地的教育中心. 小学毕业后我们去丈岭上初中.那时是在老初中校园. 那时的同学记住的不多,可能年龄小的缘故.任课老师记得几位.最难忘的是体育课上刘老师那句:以林蕾为 ...

  • 大丈岭的记忆 (4)

    那些忘不掉的味道 大丈岭街上有几个做吃的摊子,有的风雨中存在了几十年,有的早已不见踪迹.可味蕾是诚实的孩子,吃过的美食再多,还是给记忆中那些味道留有一席之地. 三十年前,每到赶集,丈岭南北街的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