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示《北川杂忆--地震》
北川杂忆--地震
地震的时候,我才小学4年级。那时候刚刚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世界就像是老师安排的助教,给了我们最深刻的体验。
我学习的地方算是老天眷顾的,像是那扼住我们喉咙的命运也用这只手挽救了我们。但是,不安稳带来的害怕,久久不散。这与大海不一样,大海的汹涌带来的是踏浪之尖的欣喜,大地的摇晃是释放无处可藏的恐惧,让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不能脚踏实地。哭泣?声声梵语如咒如杂,当安放自身的空气都传满那似乎能洞察世事的宗教传来的急躁感,我们再无安全与依靠可言。血腥总是遮不住的。就算是大人们绞尽脑汁让我们避开地震血淋淋的一面,我们也能从四处感知到地震带来无型压迫。
北川,一个本纯素质朴的地区,却无故成了老天所想惩罚某某的替罪羊。山色秀美树葱葱,白砖红绸见重楼。以前的老北川也是民族风味浓厚的地方。山路崎岖闭塞,略有桃源之意味。记得听爸妈描述,想要到老北川深处,就不能开车了,那山路一旁靠山,一旁就是高高的悬崖。走路都要时时注意着。但是,北川里边,风味浓厚的羌寨,重重叠合,错落有致,绸带飘飘,红中带祥。北川的镇上,就像是一般的居民住处,没有什么特点,那样的普通,那样的平凡。
就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北川,怎知道有这“天赐重生”的一幕。地震来的那样的迅猛。那一瞬间,就像是天地重合一样,楼房像多米诺一样一座接一座的倒塌。那一瞬间,天地之间除了石块与石块的碎裂声音,万籁寂静。随后,尖叫声,痛哭声,奔跑的脚步声,石块的搬动声,那样交错,又那样各自清晰。
昔日鸡犬相闻的北川如今废墟一片,铺满碎石与灰尘的道路上尽是寻找亲人的幸存者。北川中学,一座充满生机的学校,就这样在地震中失了颜色。那年高考的孩子们不知道是怎样的“委屈”.....(良多悲伤,难以言叙,点到为止,有望见谅)
如今,老北川又重新建立起来。但原本纯朴的村落却因为地震,如今却充满了商业性。座落在山里的羌寨修建在北川的各个地方,原来普通的北川小镇,现在却充满了民族的金山味,和地震后的“荣耀感”。老北川现在风风火火,因为地震,重获新生。道路上再也不是普通的石房砖瓦,而是度了一层木的商业街......新北川把“北川发挥到了极致”。所有的房屋全是羌寨类型。北川中学充满了对华人华侨捐助者的爱和对北川的传承。在北川中学旁边最大的商业街“巴拿恰”,羊头,北川地震纪念馆,普通的商铺,无一不是充满着北川的民族意味。可这些都是充满了金钱的味道。高中“有幸”在北川中学度过了三年,体会到了北川中学丢失的纯朴换来的形式与做作。为了迎合外界的评价,自顾自的形象工作,无可挑剔。
北川,这样一个被地震移平的地方就这样重生了。。
其实...在绵阳城镇区,没怎么受地震影响。基本正常生活。绵阳整个城市,就北川比较恐惧。
地震前后的变化,基本只有北川是因为地震才变化,其他地方是因为发展而变化。
其实...如果不评价地震的自然属性,那么地震有好有坏。好在,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作为人道主义者,我很感动,一想到一个妈妈把孩子藏在身下用手机记录对孩子的爱,我就会感动的泪目。不好的便是地震重塑区的不再纯朴,因为有地震遗址这一帽子,横生许多商业利益的外装,令人难以接受。但相信北川的发展绝不会因为这一些微不足道的商业性的店铺而繁荣,北川,会因为其北川自身而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