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蟠打死人,宝玉踢伤人,哪个更坏?

贾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薛蟠是薛姨妈的心肝宝贝,他们都在溺爱中长大,都是让人不省心的主,靠姐姐妹妹的付出来虚度人生。

作者曹雪芹先生喜欢用对比的方式来塑造人物,薛蟠就是用来与宝玉对比的。除了以上这些共同点,他们还有两个共同之处:其一是都挨过痛打,其二是都伤害过他人。

薛蟠在进京之际,为抢夺英莲而打死了冯渊,这件事成为了薛蟠一个抹不去的污点。然而,读者很容易忽略宝玉踢袭人的那一脚,这也是宝玉一个抹不去的污点。而且,如果我们深究二人的动机,我们会发现,虽然看上去打死人比踢伤人后果更严重,但从动机来看,宝玉的心地更坏

所谓动机,就是目的,起心动意,这决定着事件的性质是有意作恶还是过失伤人,从而看出当事人是善还是恶。

薛蟠打死冯渊,属于狭路相逢,没有主观恶意。

葫芦案是糊涂案的谐音,作者有意混淆视听,不但体现了贾雨村揣着明白装糊涂,还带给读者一种薛蟠以强欺弱的假象。

为什么说薛蟠以强欺弱是一种假象?因为人有一种惯性思维,只要是强弱相对强者胜出,那就一定是强者恃强凌弱。

在冯家仆人嘴里,薛家是“金陵一霸,倚财仗势”,这薛蟠又有一个“呆霸王”的外号,仅凭这样的标签,读者第一时间就在心中当了判官,评判薛蟠打死冯渊属于恃强凌弱。

真相并非如此,只有愿意细读原文、不被主观标签所影响的读者,才能从细节中看到真相。

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的经过。

薛家做好了进京的准备,薛蟠在街头闲逛时看到了拐子卖英莲。注意,拐子是以亲爹名义卖英莲的,这是一笔合法的正当交易:明码标价,一手拿钱,一手领人。

谁知,把人领回家后不久,冯渊就带着奴仆上门来要人了。

冯渊十八九岁,薛蟠十五六岁,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又都是不缺钱的主,但英莲却是个难能一遇的不俗之女。打个现代的比方:两家人买房子,都看中了一套性价比特别高的房子,都付了钱,结果发现卖家是个骗子,一套房收了两份钱。因为都不缺钱,都想要房,于是起了冲突。

冯渊和薛蟠正是如此,“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再加上血气方刚,便打了起来。

这是历朝历代常见的社会现象,血气方刚的人碰到一起,为点鸡毛蒜皮都可能引起打架斗殴,何况是为了英莲这个不俗之女呢?

这种打架斗殴,套用一句俗语,狭路相逢勇者胜,都是不怕死的人,拼了命地往上冲,结果当然是强者胜弱者败,何况这里是薛家,薛蟠占了主场优势。

所以,两相斗殴之下,以冯渊被打死而结束。

还原了事件经过,我们再来看,在整个事件中,薛蟠有没有想要打死冯渊的主观恶意呢?

很显然是没有的,冯渊带着奴仆来要人,属于突发事件。这冯渊也是个很执着的人,宁死都不肯松口,一定要带走英莲,所以作者才把事件定性为“逢冤”。两相争抢,都血气方刚,都不肯示弱认输,必须死一个才能消停。如果冯渊像柳湘莲一样有功夫在身,那么死的就是薛蟠了。

那么,薛蟠在这件事中有没有错呢?当然是有的。他错就错在不懂手下留情,不懂得饶人处且饶人,凭着一腔青春热血,只想赢不能输。

当然,如果他懂这些,他就不是呆霸王了。看似简单的道理,懂的人实在太少,何况是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的呆霸王。

宝玉踢伤袭人,是蓄意为之,有着强烈的主观恶意。

宝玉踢伤袭人事件,很少被读者提及,原因有二:一是宝玉有主角光环,广大读者认为他做什么都是对的;二是袭人惯会自事宁人,不但自己忍痛,而且不让影响扩大。

实际上,这是一件性质恶劣的伤人事件,如果要定性,远比贾环烧伤宝玉要严重得多。

很多人因为贾环烧伤宝玉而认定贾环很坏,却看不到宝玉踢伤袭人更坏。

贾环对宝玉积怨已久,宝玉当着他的面撩拨彩霞,引发了贾环的积怨,于是对宝玉施以报复。这种行为属于作恶,但其作恶的动机是报复,是有缘由的。

我们再来看宝玉踢伤袭人事件,“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

一肚子没好气”,仅仅是因为宝玉自己气不顺,就迁怒于人,“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注意这句话,透露了两个信息,一是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人,谁来开门就踢谁;二是“踢几脚”,不是踢一脚就算了,而是要反复踢,直到把心里的气发完为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宝玉早就想好要踢人,必定积蓄了力气,下死力去踢,并且是连番地踢。

恰好这天来开门的是袭人,宝玉便只踢了一脚,但这一脚也踢得足够狠,踢出了内伤,袭人当晚便吐了血。如果开门的不是袭人,而是那些小丫头,宝玉就不是只踢一脚了。

我们来看这个事件的性质,仅仅是因为宝玉心里窝着无名火,就想着要找人发泄出气,而且专找那些他平时不看在眼里的“小丫头子们”,这不是蓄意作恶和恃强凌弱吗?这些“小丫头子们”做错了什么?就因为他们是低人一等的小丫头,就应该被宝玉踢几脚吗?袭人身体健壮,都被宝玉一脚踢出了内伤,如果是哪个身体柔弱的小丫头,被宝玉狠踢几脚,谁能保证不被踢死?

所以,相比较来看,薛蟠打死人没有主观恶意,而且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做一次很难再有第二次。宝玉就不一样了,只要他心里窝火,他就可以拿身边人出气,想踢谁就踢谁,主观恶意很强烈,而且随时可能发生。

看一个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不是看偶发事件,而是看常规事件,不是看事件后果,而是看主观意愿。虽然薛蟠打死人的后果很严重,但从主观恶意来看,宝玉比薛蟠更坏,是不可亲近之人。谁也无法预料,他什么时候会生气,什么时候会拿身边人出气,一切全凭他的心情来决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