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相劝(LYXQ20200428)——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不知是与年龄有关,还是受认知与感受的影响,在最近这一两年,每逢节日给师长和亲友祝福问候时,渐渐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换成了“平安喜乐,诸事顺意”。
甚至有时候,看着纸上或手机屏幕上这八个字,内心就有一种生动、舒服的感受,觉得有一股频率和能量在愉悦地跳动。
当然,当年面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时也曾有过类似的场景,但没有现在这样平静和深刻。
“平安喜乐”,好像涵盖了全部的健康与幸福。
那么这个“喜乐”是出自哪里呢?
《黄帝内经》中讲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大概意思是说,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人在胸闷抑郁的时候,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驱散心中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
心包又是什么呢?
我们常说“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为五脏,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和胆为六腑。其实中医讲“六脏六腑”,且一一对应,比如我们常说“肝胆相照”,“脾胃不合”,“热心肠”等。
这个心包就是第六脏,是包裹在心脏、血管外面的脂膜,这一点我们在前期的《膏肓》一文中已经学习过。心包是“臣使之官”,臣是保卫“主”的;“心者,君主之官也”,所以心包,就是保卫心脏的。
好比书包是保护书的,钱包是保护钱的。盛放、安放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一个做企业管理且对中医一窍不通的人,能按照所谓的“逻辑”写到这里,应该算是心神还没有乱吧!
书归正传。
想“平安喜乐”吗?如果想,并且也已经知道“喜乐”出自何处了,那就好好学习一下,如何“安心”吧!
一如徐老师在文章开篇所谈到的,“情绪、情感、精神的不安,不定,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
我想,这大概也是自己这一两年看到“平安喜乐,诸事顺意”这八个字,产生一种生动、舒服感受的原因之一吧!
通过学习,给自己建一个内心的“安定诊所”,体验“安居乐业”和“定而后静”的生命之美吧......
安定
【滑动查看书籍原文】
北京有个安定医院,专门治疗精神疾病。人们经常服用的治疗失眠的药也叫安定。还有一种治疗早搏、心律不齐的药叫做心得安。情绪、情感、精神的不安、不定,确实是困扰现代社会人们的主要问题。“安”是会意字,有女在家,有家护女。女属阴性,主内主静,主封固闭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以“安”有保全、稳定、静谧的意思。从风水、堪舆的理论来讲,三面环山封闭,一面开口出入的地势被称为安。因为它易守难攻,有安全保障,适合定居建设城市。中国城市凡是地理环境符合上述条件的,一般都以“安”字命名,比如长安、临安、安阳、淮安、黄安,等等。建城是这样,盖房子也是一样。汉武帝有金屋藏娇的典故。普通人也渴望安居乐业。安居不是定居,正如歌中唱道:“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梦想,是因为他的草堂被狂风卷去了屋顶,自己的身体在凄风苦雨中瑟瑟发抖,不安和渴望安全的心情油然而生。普通人身体得到了庇护,内心才会感到安全。强者以天为被,以地当床,四海为家,无处不安。弱者即便是待在保险箱里面,一样感到恐惧紧张,没有安全感。就安身立命而言,欲求“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就必须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说的那样去做:“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人神最贵,心为君主之官,为藏神之所。心包为臣使之官,护卫心脏。人神若得心血涵养,心包卫固,自然安生。《黄帝内经》数次提到了“五脏安定”一语,就是由于五脏属阴,主藏精气神而不泄。如果人的情绪出现剧烈变化,就会突破心包,搅扰心神。中医七情致病学说详细精确地描述了这一病理变化规律。正所谓“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忧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喜则气缓”。常人皆知五脏六腑,学中医的知道应该是六脏六腑,还有手厥阴心包一脏。说白了,心包就是包裹在心脏、血管外面的脂膜,也叫膏肓。此脏前募膻中穴,后出厥阴俞、膏肓俞,与三焦相表里,触及元气,为心脏做护卫,触及心神。心包形气俱足,则充满喜乐。《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心包形气不足,或邪气过盛,就会伤及心脏,殃及心神。轻则心神不定,出现心慌、心悸;重则门户洞开,出现心神外露,惊恐不安。如果人的感情出现剧烈的变化,就会直接伤心扰神,出现比情绪变化更为严重的症状。所谓感情,简单归结起来,就是爱恨情仇、贪嗔痴怨。人人皆渴望的怦然心动、心头鹿撞,玩的就是心跳的感觉,其实就是触动心神。产生美好感觉的同时,也孕育着深深的危险。动心出神之时,神明失去封藏,最易受到伤害。轻则黯然神伤,重则失魂落魄,甚至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很多为情所伤的人都会出现令人不安的症状,表现为莫名的恐惧,没有安全感,敏感多疑,害怕黑暗、声音,等等,其实就是心神散乱、失落的表现,《黄帝内经》谓之“神殚散而不藏”。凡动物本能,感知危险之后,一则奔逃,一则拼命进食,储存能量。很多抑郁躁狂的病人,也有类似的无目的出逃的倾向和不可抑制的食欲增强。治疗这种不安的症状,轻度的应该补益心气,使用安神之药,比如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填充心血,用血肉有情之品,还有阿胶、鸡子黄,等等。重度的应该先驱心中邪气,针刺十三鬼穴,艾灸膻中,使用矿物药,比如朱砂、琥珀、龙骨,等等。“定”也是会意字,有留止于家的意思。《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就是相对静止、不变不动的意思。同义词有固定、决定、稳定、镇定,等等。所谓的心神不定,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知所止,贪婪的欲望无限膨胀,“贪心不足蛇吞象”。司马迁说过:“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反观当下社会,人心浮躁,物欲横流,上至贪官近乎病态地疯狂攫取以至于失身丧命,下至百姓竞争攀比,伤心劳神,都属于此列。心神不定的第二种情况是散乱,难以聚精会神、集中精力。军事作战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人在使用有限的精神的时候,如果能专心致志,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话,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四处出击,面面俱到的话,则事倍功半。看看现在的学生学习的时候听着MP3,嚼着口香糖,开着电视,晃着腿,摇着笔的样子,就知道他们的心神是多么的不定。心神不定的第三种情况是迷惑,也就是面对多种选择不知所措,所谓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此类情形我在《疑惑》一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心神不定大多源于心火。轻度的可以采用食疗,食用冰糖莲子、苦丁茶会有帮助。重度的就需要用苦寒泻心的黄连、胆星了。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静坐、站桩,肾水上济,津液满口,吞咽入丹田,心火自降。总而言之,“安”和“定”只是近义词,很多人现在混用了,当他们说自己内心不安的时候,其实想表达的是内心七上八下不定的感觉。不安和不定中医辨证不同,一虚一实,治疗也截然不同。孙思邈在《大医精诚》开篇就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起码说明医生先安定,才能让患者安定。当医生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为衣食住行发愁的时候,当医生算计医药代表给的提成的时候,当医生为股票的涨跌牵肠挂肚的时候,他怎么会静心,聚精会神为患者检查,体会病机气机的变化,耐心细致地给予治疗?当社会大环境逼得医生缺德的时候,受难的只能是患者了。
心神不定,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知所止,贪婪的欲望无限膨胀;二是散乱,难以聚精会神、集中精力;三是迷惑,面对选择不知所措。
今天重点说说第二种。
许多家长朋友们都为孩子的“分心”而头疼,作业拖拖沓沓,写得乱七八糟,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其实这都只是冰山一角,这背后往往是上课听讲时难以聚精会神,身在教室,心已不知去何处了。做别的事情也很难专注,沦为平庸。
对于“学习”这件事本身而言,我个人的观点,只要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写作业,成绩应该会在“优秀”之列。一个“学”,一个“习”,有了高质量,“学习”本身一定差不了。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一定要找到原因所在,并根据原因制定对策,这和管理中的问题解决同出一辙。
如果是因为专注度不够,导致上课环节吸收的营养少;如果是因为专注度不够,导致写作业即练习环节巩固和保留住的营养少;如果是因为专注度不够,作业或考试环节的“检查”又流于形式,让本就不多的营养又大量流失,那么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的“心神不定”,不能集中精力,我们就要针对这一点想办法。
如果原因是这个,却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问题就很难以解决。比如给孩子上更多的补习班,连周末休息的时间也没有了,玩儿和放松都得不到了,随之而来内心再产生抵触,那个“心神”就更乱更不定了。还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与家长产生更深的逆反心理。
如果通过观察和与孩子的沟通,确定是“专注”不够,接下来家长应该像医生一样,帮助孩子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家长要自己冷静思考一下,孩子不专注的原因是什么。从外部环境来讲,电视、电脑、手机、游戏、听歌、零食、各种不自觉的小动作;从内部防范角度来讲,有没有从小帮助孩子培养起一种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有能力有意识地去认真听讲,认真写作业,认真检查,有自己的“错题本”,先踏实完成作业再痛快玩儿,等等。
如果外部环境没有保证,内部防范机制又从没和孩子一起努力建立起来,请问,一个孩子怎么可能专注起来呢?
有的家长朋友说,这些我都没想过,也没做过,可是我的孩子很专注,学习成绩也很好。我想应该有两种可能:一是您自己在专注和自律方面做的很好,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只是您谦虚或不自知;第二就是应该感谢上天的恩典,因为它赐予了您一个懂事的优秀的好孩子。
思考完之后要行动。孩子的不专注,问题多出于家长的问题。因此,简单粗暴地批评孩子不用心不努力不懂事,是很难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习惯已经养成,您必须和孩子一起努力,并且心连心,帮他一点一点克服,一点一点改正。
这个过程会是痛苦和漫长的,孩子的不配合也许会让你暴跳如雷甚至心灰意冷。但此刻您最好再思考两个问题: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一个不专注的人,未来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您的“心肠”还会热起来。您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比如自己先做到关闭电视放下手机,在安静的环境中陪伴也是监督他安静下来写作业。比如要求他写完必须先检查,检查出一个错误来就给予表扬。比如对他一个不良小动作的改进及时给予一个奖励。比如,关心他的每一次考试的进步或变化,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和信任,所以他绝不会在内心放弃......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个抽丝的过程,既是我们还账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和孩子共同拓展“自我界限”的过程——就是“爱”。一个能够“专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坏与否,未来的人生都不会太差。
我们祝愿专注的人,
平安喜乐,诸事顺意。
1. 请把您认同的部分内容或观点,首先分享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2. 重要内容做好记录或收藏,因为我们很快会忘记。3. 有适宜机会,用多种方式和身边人探讨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4. 认为必要的改变,一定要制订个人提升计划,从目标到行动,有日程可测量,把“想”做的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才会变成真正的“行动”。5. 定期回头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会持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一能力至关重要。6. 定期总结,确认自己的提升计划,给自己鼓励和奖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