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系列自恋剧情的合集
婴儿的全能自恋是全世界都听我的,妈妈能够深情凝视我,满足我,我就是美好的存在,否则我就会崩溃,会有自己不存在,或存在没有意义的空虚感。
自恋的人大都是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关注,缺少镜像反应,或者童年时父母给的镜像反应多为负面。每个人有关自己是谁的初始回答,在生命的早期早已被父母回答了,这是第一次的回答,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高度自恋的人一直活在固定的程序中,任何超出自己程序预设的事情都会伤害他的自恋。他们一直在幻想这个世界应该怎样,他们的生存模式是如果我做到了什么,那么这个世界就应该怎样,头脑自我不停地给这个世界贴标签,评判对错好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当外部世界跟自己预设的不一样,痛苦就产生了。当感受到敌意时就会反击,反击外部世界,或攻击自己,反击外部世界会带来糟糕的关系。自我攻击会使自己困在情绪里或攻击自己的身体,自我攻击的背后,其实也是头脑在捍卫自己的自恋幻觉。
人都是活在关系中,卡在自恋幻想中的人,没有同理心,也不会共情,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也很难从自体自恋走向健康的客体关系。人最重要的关系是和父母的关系,和伴侣的关系和孩子的关系。
有多少人怨恨父母,企图改造父母。遗憾的是好多父母自己都是全能自恋体,本身活得粗糙又无奈,无暇正视也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灵感受,没有能力给孩子足够好的父母的爱。怨恨父母其实也是一种自恋。他们复制着父母的剧情,困在自恋妄想中,自编自导自演,在追讨父母的爱中过一生。
好多人两性关系中希望对方用自己希望的方式来爱自己,结果总是失望。差异是有很大杀伤力的,好多婚姻都死于差异,死于鸡毛蒜皮。对于包容理解的人来说,差异是吸引力,对于缺乏共情的人来说,差异是杀伤力,是婚姻变质的杀手,婚姻生活中你的共情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婚姻的质量。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痛苦来自于父母的控制。一个孩子因某事不如意而表达情绪时,父母应该给予允许,让孩子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情绪感受流动,长大后他也将拥有包容自己和别人情绪的能力,否则他也会成为一个自恋的人。
别人的情绪感受是他自己的心理发育水平,他自己的剧情,他自己的修为境界决定的,与我无关,更不是我能掌控的。不要再追讨,也不要再自责和自我攻击。
我是啥,其实我只是一系列自恋剧情的合集。看清真相走出剧情,接受人生的不完美是走出自恋的开始。【稻生分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