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删卜易》序

野鹤曰:卜易之道,乃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之心法也。得其精者可以参天量地;粗知其理亦可趋吉避凶。凡学卜者可以深求,亦可浅学。浅学者只要先学装卦,知道动变及卦之六冲,卦变六冲看熟用神章中占何人占何事以何爻为用神;再看何为旬空、月破及春夏秋冬四时衰旺、生克冲刑即知决断祸福。

假令占功名者得旺官持世,或动爻作官星生合世爻,求名如拾芥耳。倘遇子孙持世,或子孙动于卦中,不拘占入场占升迁悉如水中捞月。占求财若得财星持世,或日月动爻作子孙生合世爻,或官鬼持世财动生之,或父母持世财动克之世,皆许求财之易如摘枝耳。若遇兄弟持世及兄弟爻动于卦中,或世临旬空月破,何异缘木求鱼。

如占一年月令现任官者,宜官星持世,财动生之,皆许吉庆。若遇官鬼相克,日月动爻作子孙冲克世爻,或作官鬼冲克世爻,或世空世、官破官空,或世动化回头克及子孙持世皆为凶兆。

士民而占流年者,最喜财爻及子孙爻持世,管许一岁亨通。若遇官鬼持世,得日月动爻作财星生合世爻者,必见灾非。倘世破世空及鬼动克世多见凶灾。兄动克世,口舌破财。

以上官府士民占流年者,合世之月则吉,冲世之月则凶。皆不宜世爻变鬼及化回头之克定见凶危。又不宜财动化父,父化财爻,鬼化父母必有长上之灾。弟兄变鬼,鬼变弟兄,防手足之厄。财化鬼,鬼化财,财化兄,兄化财,主伤克妻妾婢仆。子化鬼,鬼化子,父化子,子化父,小口有伤。青龙天喜持世生世而有喜。虎鬼发动主孝服。腾蛇朱雀临兄,鬼动而克世者,须防口舌。玄武临兄,鬼动而克世者,防贼盗及阴人。

如占避讼防非、仇人为害及行江漂海、深入险地旅店孤眠,穷乡僻壤,投寺宿庙,或营中贸易,错买盗物,或见邻家火起,或闻瘟疫流行,防虎狼,防盗寇,或夜行早起,或险偷关,或已入是非之场,心忧祸患,或欲管闲事,恐惹灾非,或人病家以防沾染,或误服毒物恐致伤生,或已定重罪而盼郝,或已得险病病而防危,或问此物此药可以服否,或问歹人烈马伤害我否,凡遇一切防火虑患者,但得子孙持世及子孙动于卦中,或世动变出子孙,或世动化回头相生,或官鬼动以相生,即使身坐虎口,管许安如泰山,唯忌官鬼持世,忧疑不解。鬼克世灾祸必侵。世动化鬼及化回头克者,祸已及身,避之不及,唯世爻空者无忧,世爻破者不利。

占病者如自占病,若得世爻旺相或日月动爻生合世爻,或子孙持世,或子孙动于卦中,不拘久病近病,或求神或服药,立保安康。近病者世值旬空或世动化空,或卦逢六冲及卦变六冲,不须服药,即许安痊。久病者官鬼持世,遇休囚,或遇日月动爻克世,或值旬空月破,世动化空化破或卦逢六冲,卦变六冲,或世动化鬼及化回头克者,速宜救治,迟者扁鹊难医。

占父母病以父母爻为用神。若得父爻旺相,或日月动爻生父母,或父动化旺,不拘久病近病,求神服药立见安宁,近病者父爻值旬空,父动化空,或卦逢六冲,不药而痊。久病者父爻值旬空月破,父动化空、化破,父动化财,财化父母,卦逢六冲,卦变六冲,或父爻休囚又出被日月动爻冲克,为子者须宜急急求医,亲尝汤,勿远离也。

占兄弟病者,若得兄爻旺相,或临日月动爻相生,或动化旺化生,不拘病之远近,立许全安。近病者,兄爻值旬空及动而化空,卦逢六冲,服药即愈。久病者兄爻值旬空月破及动而化空化破,卦逢六冲,卦变六冲,兄动化鬼,鬼动化兄,或兄爻休囚被日月动爻冲克,急急服药求神,迟则难调理。

占子孙病者,子孙爻旺相,或临日月,或日月动爻生合,或子孙爻化回头生,化旺,不拘病之新久,服药求神即愈,近病者子孙爻值旬空及动而化空,卦逢六冲,卦变六冲,不药而愈,出痘者不宜六冲,久病者子孙逢旬空月破及动而化空化破,卦逢六冲,卦变六冲,子孙动而化鬼,鬼化子孙,父化子,子化父及日月动爻冲克者,速宜服药,心则难于治矣。

占妻妾病者,以财爻为用神,财爻旺相或临日月,或日月动爻相生,或财爻化子孙及化帝旺者,不拘久病近病,治之即愈,近病者妻财逢旬空及动而化空,或爻逢六冲,卦变六冲,何须服药,即许灾除。久病者财爻逢旬空月破及动而化空化破,卦逢六冲,卦变六冲,或财动化鬼,鬼化财爻,兄动化财,财化兄弟,名医亦难取效。

凡占三党六亲及官长、师生、婢仆诸人之病,皆于用神章内以取用神。

占朋友、外人以应爻为用神,理之常也,往往多有不验者何也?疑因不甚关切,不诚之故耳。

野鹤曰:客有问于予曰:'据尔之言,占卜极易事也,即如占功名得旺官持世以成名,子孙持世而失望。占疾病近病逢冲逢空,不药而愈;外病逢冲逢空灵丹莫救。如若得此,显然者自是不难知矣。倘占疾病不逢六冲,用神不遇旬空,旺不旺而衰不衰,凶不凶而吉不吉。又如占功名,官与子孙皆不持世,六爻乱动,财父同兴,何以决之?'予曰:尔若垂廉卖卜,每日数卜之占,未必尽得显而易见之卦,凶中藏吉,吉处藏凶者有之,必须奥理深求,细心参悟,尔欲自知趋避者,必然卦不乱占,心无杂念,每遇一事,即刻卜之,神不欺人。如若间有卦之恍惚,次早洁诚再卜,再遇恍惚,还可再卜,自然响应,只不可心怀两事而占,一念至诚则应,若占两三事者,则不灵也。又如占疾病更容易耳,一人有病,一家俱可代占,但有一卦爻逢六冲或卦变六冲,或用神值旬空或用神动而化空者即愈,久病逢此者难治。又如防灾虑患,但得子孙持世,便与霹雳同居,管许安然无恙,有何难耶?客曰:再占有渎之,不敢再三,何敢连占几日?予曰:因此一语,误尽卜卦之人,岂不闻三人占听二人之言,一事既可三处而占,何妨再占?然亦有不可再渎者,以此一事一刻而再占也,须于次日再卜可也。又有连日亦不可再渎者,如占功名,已得子孙持世,我心不悦,必欲求其官鬼持世而后已,此则谓之再三渎也。然予亦有见其再三渎者,未见神之不应也,予因少年复功名占过七次,竟有六次而得子孙持世,此乃神不厌我多问而屡报也。又有厌予多问者,如我问求财卦已明,现有财我心知矣,我再问之神不告矣,而又以我未占之事告我也。如一日占求财,旺财持世,是我明知辰日得财,次日再占一卦,果于辰日得财否?卦得申金兄动而不得,是何说耶?及到辰日得财,至申日因他事而破财。而悟辰日之得财,次日而再问之,神不告矣,报我申日而破财也。故知再三渎者,神亦不见责而又报我未问之事也,此事极多。予著此书传后贤之秘法者,无他法也,教学者凡遇卦之恍惚,心若未明,多占无碍,倘卦中已明现,不可再渎。至于占病者,一人有病,一家俱可代占,自有显然之卦,再者遇事即占,乘此心而未乱,不可多积事情于心,事多心乱即非一念之诚也。教其深学卜者,后有分占之法及予所辟诸书之谬,宜细味之,此皆予四十余年须臾不离以得之也,实先贤之所未传。须宜通前彻尾,细心详悟,自然巧夺天工,参天地之化育,测鬼神之隐微而不难矣!

(0)

相关推荐

  • 六爻卦例:理象与用神两现

    六爻预测,有理象的分别,可能有的人永远走不出来了,我是不知道为何永远都要纠结一些错误的东西.可能有的人口诀,秘法一堆,就像何知章那样的套路,走江湖可以走,提高自己水平没必要也不该.要提高的是基础,基础 ...

  • 《古典针灸医案》序

    斯理维老师 Sylvie(斯理维) 医生的<古典针灸医案>即将出版,邀请我写一份介绍. 斯理维医生是我多年的朋友,她出生在法国,自幼身心很敏感,也有很好的直觉,小时候就接受针灸师的调理.在 ...

  • 急症针灸医案三则,这些干货知识,你必须学!

    针灸应用于急症抢救的医案三则,认真阅读,对你的临床治疗大有裨益 急症针灸医案三则 作者/刘智斌 郭遂成 高新彦 -1- 昏迷 [殷克敬医案] 马某,女,2岁,1977年9月12日就诊.患儿贪玩不慎,从 ...

  • 飞腾八法●附针灸医案

    飞腾八法,是以奇经八脉和八脉交会穴为基础,以八卦统八穴,以时干为八穴的代号和开穴的依据,属于道家时间针法的一种. 飞腾八法是受东汉道家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启发而发明的.取名为" ...

  • 急症针灸医案三则,这些干货知识,你应该学!

    导读 针灸应用于急症抢救的医案三则,认真阅读,对你的临床治疗大有裨益 急症针灸医案三则 作者/刘智斌 郭遂成 高新彦 -1- 昏迷 [殷克敬医案] 马某,女,2岁,1977年9月12日就诊.患儿贪玩不 ...

  • 灵龟八法●附:针灸医案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是运用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与人体奇经八脉相交会的八个十二正经的腧穴,以日.时干支推算,按时取穴的一种针法.因其所取穴位是与奇经八脉交会的穴位,其主治的疾病又是与奇经相通合的部位.脏器 ...

  • 【针医案】赵玉青治疗声带麻痹针灸医案

    [名家简介]赵玉青(1917-1988),教授,女,山西名医赵缉庵(1877-1938)长女,名医黄竹斋(1886-1960)大弟子,中国中医科学院1955年建院的元老之一.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研 ...

  • 古典针灸歌赋选-胜玉歌

    胜玉歌出自明代针灸名医杨继周所著<针灸大成>一书,当为其家传与自身临诊经验之总结.取名"胜玉",盖指其应用之效过于"玉龙歌"矣,全文共选六十六穴主治 ...

  • 《穷人大夫针灸医案》选录——煤气中毒急救

    终于有半天时间可以自己 支配了,我决定和媳妇二人出去转转,孩子放学就叫她们自己回家吧. 转到下午五.六点钟,想着孩子该回家了,我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没人接,我就有点着急了.过了一会,我的一个病号,xx ...

  • 《穷人大夫针灸医案》选录——起死回生

    下午,牛X突然来了. 牛X平时和我们不太来往的,因为比较刁蛮,对父母也不孝,村子里的人和他也不太往来,今天怎么突然登门了. 今天的牛X,似乎和平时不太一样,说话也没那么霸气了,低着头,有些沉重地说:& ...

  • 章培恒: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序

    在杜贵晨先生的论文集<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编定之后,我有幸先拜读了一遍,很为这书的即将出版而高兴.因为从中看到了一种扎实的探索精神,而这正是当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所迫切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