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梅兰芳一生,婚姻保卫战中勇斗孟小冬的“圣斗士”

作者:蓝胖,一个肥而不腻的70年后老男人,喜欢研究无厘头的历史,推出“民国系列”、“古代系列”、“外国系列”、“诗词故事系列”等人物、历史故事,偶尔写写散文随笔、也偶尔煲点鸡汤,为您烹炒煎炸有料、有趣、有味道的故事烩。

简-书签约作者原创文字,转载授权请联系版权经纪人,可以转发朋*友*圈哦!

如果要说梅兰芳的一生,除了原配王明华情到深处人孤独和只有短暂几年的插曲孟小冬以外,还有一个女人值得一说。

她陪伴了梅兰芳一生,她敬重王明华,却对在她怀孕期间,她的夫君梅兰芳找寻的另一个相好的孟小冬激烈反抗,以死相逼不让入府,后来因种种原因导致梅兰芳与孟小冬相爱相杀,遗憾一生,孟小冬最终嫁给了杜月笙。

她就是梅兰芳以“双祧”之礼迎娶的夫人福芝芳。

-01-

1905年,福芝芳出生于北京一户满族旗人家庭,外祖父是靠吃皇俸为生的一名满旗军官。

福芝芳相比她的母亲,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福芝芳的母亲19岁时嫁给了做小生意的人,但是夫妻两人性情不合,她的母亲怀上福芝芳后不久就逃回了娘家,并发誓不再回婆家,她生下的这个孩子就是福芝芳。

福芝芳的母亲,没有文化,但是为人正派,有侠义之风,在大院里,被称呼为福大姑,后来为了保护福芝芳唱戏,改为男装,在戏曲圈子里又有一个侠气的名字——福二爷。

这个福二爷,在商量女儿嫁给梅兰芳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她提了三点要求:

第一,不要聘金和聘礼。

第二,不做小的,与王明华大夫人平起平坐。

第三,作为老丈母娘要随儿女过去生活,原因很简单,她自己只有福芝芳这么一个女儿,需要梅兰芳给自己送终。

-02-

三个条件不算过分,梅家点头同意。

福芝芳嫁给梅兰芳后,终止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全心照顾梅兰芳日常生活,很快替代了王明华成为家里的女主人。

但是,福二爷要求自己的女儿福芝芳要尊重王明华。

比如:福芝芳和梅兰芳结婚一年后生了一个男孩,孩子生下不久,福二爷让女儿按照礼数把孩子抱去王明华的房里,算作王明华的子嗣,就这样,大宝在王明华那里住了一个月,满月那天,王明华让奶妈把孩子抱回福芝芳的房里。

这事王明华满意、梅兰芳也满意,家和万事兴也是梅兰芳的一个期许吧。

福芝芳嫁给名角梅兰芳后并没有就此止步,开始努力学习。

世界从不公平,努力是唯一出路,如果不学习,谁也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会被替代。

福芝芳自幼学戏,文化欠缺,便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中教习——每天上午读书识字,这样一学就是4年整。

通过四年的努力,福芝芳从只能看懂简单的书信,到能看懂古文和白话文小说,再后来,她完全可以陪着梅兰芳编排戏、鉴赏字画。

这样的努力,梅家看在眼里,梅兰芳看在眼里。

-03-

一个能帮助丈夫的女子,一个懂事的女子,让梅兰芳更加疼爱,王明华决意不管事了,这样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都交给了这位二夫人了。

从一个唱戏的戏子,变成了梅家的女主人,她终于华丽转身。

但是,这个女主人很快受到了冲击,不是来自王明华的,而是另外一个艺术爱好者,孟小冬。

梅兰芳与孟小冬因戏生情,而戏迷们也觉得自己的两位偶像也应该在一起。

梅兰芳与孟小冬说,自己可以“双祧”之礼聘娶她,不是小妾。

孟小冬觉得这样也行,虽然自己年龄比梅兰芳小14岁,可自己爱着梅兰芳,只要不是小妾,受点委屈也可以的。

-04-

只是,孟小冬还是想的太天真了,梅兰芳也想的太简单了。

一直乖巧的福芝芳、一直懂事的福芝芳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梅兰芳带着孟小冬去见了王明华,已病入膏肓的王明华自然不管这烂事了,当初同意把福芝芳娶进门,也就没有打算再阻拦另外一位女子进门,自己也明白自己的情况,一生叹息,只有祝福。

1927年“梅孟之恋”终于修成正果,但只是同居只是事实婚姻的俩人,要走的路还很长。

福芝芳三件事搞定婚姻保卫战。

第一件事,她并不哭,也不闹、也没有上吊,她的做法比较简单,孟小冬不能进梅家大门,可以在外面,不进大门就不算梅家人。

第二件事,利用梅兰芳爱惜孩子的特点,以孩子要挟,直中梅兰芳的软肋。

第三件事,1930年8月,梅兰芳的大伯母过世,梅兰芳的夫人们应披麻戴孝,在灵堂接待吊唁宾客。

孟小冬来了,披麻戴孝,头插白花,来到梅宅,刚跨入大门,就被拦住了,“孟大小姐请回”。

梅兰芳心有不忍,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冬已经来了,我看就让她磕个头算了!”

福芝芳站了起来,说:“这个门,她就是不能进!否则,我拿两个孩子、肚里还有一个,和她拼了!”

孟小冬不堪此辱,哭着离开了梅家。

-05-

而孟小冬这边也发生点问题,加速了他们的分手。

第一件事,梅兰芳去美国之前给福芝芳和孟小冬留下家用,待梅兰芳回国后福芝芳还交还丈夫一笔钱,孟小冬只有亏空。

第二件事,梅兰芳和孟小冬成婚不久,孟小冬的狂热戏迷要找梅兰芳算账,却无意枪杀了梅兰芳的好友张汉举,梅躲过一劫。

第一件事,梅兰芳认为孟小冬只会花钱不会顾家,心里直接犯嘀咕。

第二件事影响更大,搞的梅家和梅兰芳很是焦虑,这事有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孟小冬很可能成为梅兰芳生命的威胁者,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些都成为梅家人抵制这段婚姻、促成分手的主要因素。

而福芝芳,对梅家关键人物冯六爷只说了一句话,"大爷的命要紧。"

一锤定音,梅家人一致认为福芝芳真是好女人,值得信赖,孟小冬必须要离开梅兰芳。

福芝芳对大姐王明华,与对孟小冬一个天一个地,一个没有威胁一个威胁大大的。

1929年膝下无子的王明华在天津去世后,福芝芳决定由自己儿子作为王明华的孝子到天津去接灵柩,由管家抱着打幡,尽了孝子之礼,并将王明华葬入万花山墓地。

-06-

福芝芳和梅兰芳生了9个孩子,五男四女。其中,四个长大成人,直接管理人是福二爷,孩子们的外祖母。

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不再演出,没有收入来源又拒绝给日本人演出挣钱,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非常艰辛。

作为丈夫的支持者,福芝芳与梅兰芳一起坚持民族气节,绝不向日本人妥协,那段时间很难熬,但是终于是熬过来了。

50年代末期,梅兰芳对福芝芳说希望自己死后与王明华葬在万花山,福芝芳认为以梅兰芳的社会地位,一般会安排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两人唏嘘了一阵。

1961年,梅兰芳病故,国家决定将其安葬在八宝山烈士公墓。福芝芳当即要求将梅兰芳葬在万花山,根据家属意愿,整修了万花山的陵墓,并将王明华的棺木请出来与梅兰芳合葬在一起。

文革期间,福芝芳精心保存着梅兰芳生前遗留下来有价值的剧本、曲谱、服饰文稿等,使得这些梨园史料才得以流传下来。

1980年元月29日,福芝芳因患脑中风逝世,长眠在香山万花山。

她的遗言是:梅先生事业如山,我本人只能算作一棵无名小草。

-07-

梅兰芳的一生,除了自己的努力,他的成功与共同生活四十年的福芝芳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梅兰芳的一生是幸福的,因为有两个女人默默支持他,一个是为他撑起一把伞,度过人生低谷的王明华,一位是陪他繁华、陪他贫困的福芝芳。

而这位福芝芳用自己的一生说明了一名女子什么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此而已,陪伴一生。


作者:蓝胖,肥而不腻的一个70年后老男人,最好的时光虚度光阴 最坏的年代洗尽铅华,喜欢研究无厘头的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