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消费理论,杜绝“花时间如流水”现象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通常我们会忍不住劝他,“不要花钱如流水,节省一些。”但类似的挥霍如果发生在“时间”身上,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按理说,钱花了,大不了再赚回来,而时间,却没办法赚回来,虽然我们不知道一个人的时间总共有多少,但是都知道总会花完,而且跟人类的漫长历史相比,一个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既然时间作为一种无法开采的有限资源,我们理应珍惜它才是,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人们在任意地挥霍时间,花时间如流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时间与金钱相比较,因为其独特的属性,比如不必赚取天然给予、隐蔽性、消费时间时不必扫码/刷脸支付......所以导致我们在消费两者时,不可避免存在差异,如果我们想重新珍惜时间的消费,可以用花钱的流程,去模拟使用时间的流程。
具体可以这么操作,一个人一天有24小时,相当于1440分钟,你将1440分钟,等同于1440元RMB,为了有效区分和方便称呼,我将时间货币称为SB(按理说应该叫SJB-ShiJianBi,不过去掉中间的J,似乎更让人印象深刻,干脆就取SB为名吧)。当我们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切换时,你需要让自己从“时间无意识状态”里醒过来,也就是说,你脑海里面要有一个声音响起来:接下来我准备买什么(做什么事情)呢?准备花多少“钱(时间,单位:SB)”呢?这笔消费值得吗?
例如,当我们准备睡觉的时候,通常会设置闹钟,其实这个动作就相当于我们潜意识知道我们接下来花多少SB用来购买“睡眠”这玩意。如果晚上11点躺床上,打算明天7点起床,那么我们花了480 SB去买一次睡眠。
这笔消费,肯定是划算的,因为人是铁,睡眠是钢,睡眠对人的重要性不用花太多篇幅论证。科学家曾经做过“睡眠剥夺”的实验,即对健康人进行24小时的睡眠剥夺,然后观察他们的精神症状,和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像。如果更长时间不睡觉,一个人会出现幻觉,连带其它严重后果,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尝试,每天还是乖乖地花点SB买一两次睡眠较为妥当。
我们再看会不会有一些时间消费是不划算的呢?当然有了,而且很多,很多人是花SB如流水。比如在情侣或者夫妻之间,常常会有所谓的“冷战”,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长达几天,在“冷战”期间,两个人互不理睬,情绪低落,换时间消费理论去看,实质上就是两个人,分别花了几百、几千SB买了一次冷战,买回来的东西不仅没有让自己享受,还折磨自己和别人,那么这笔消费显然就是很不划算的。如果下次再碰到这类消费,你就要拿出如意小算盘好好算一下,值得吗?不值得,就取消这笔消费,拎着几百、几千SB,去看几部、几十部电影都比这个香。
时间消费跟金钱消费还有一个共同点,金钱消费有的有投资性质,时间消费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笔投资,例如当我们花SB去购买一次学习时,学习会给我们赋能,让我们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在做事时有更高效率(无形中节省了不少时间,变相地“赚”了点时间),或者利用单位时间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直白点说叫赚更多的钱),那么这笔时间消费,无疑是一笔有高回报的投资消费,非常划算。
正所谓时间就是金钱,那么不妨真正地把时间视为金钱,履行好自己的“时间财务”的职责,好好规划你的每一笔时间消费,让时间花得更划算、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