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伟(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
1999 年9月加入新浪,担任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随后担任公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获09经济年度人物奖
2006年5月起担任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2012年8月31日担任新浪董事长。
2014年4月担任微博董事长。
在加入新浪之前,曹国伟曾在著名的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公司(Pricewaterhouse Coopers)担任资深经理,参与了多个高科技公司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工作。[1]
主要成就
2005年《首席财务官》年度中国杰出CFO
2006年《中国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
2008-2010年《中国企业家》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
2009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
2010《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2010《芭莎男士》年度人物--新媒体最佳领导者"
2010年《环球企业家》年度经济进取人物
2011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Top100
2014CCTV年度慈善人物。
社会活动
慈善公益
时间 | 活动名称/主题 |
2012年9月1日 | 芭莎明星慈善夜 |
2011年5月 | 受邀正式加入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并成为新理事 |
演讲发言
时间 | 大会名称 | 主题 |
2009年12月 | 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 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 |
2013年11月25日 | 2013新浪金麒麟论坛 | 梦想之路:改革深化和经济转型 |
2014年11月22日 | 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 | 变革与决策 |
经典言论
盛大对新浪实施突然收购,新浪使用毒丸计划,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公司对另一个亚洲公司进行'没有想到的'收购。无论对法律界还是投资银行界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事情。
管理层MBO将使新浪的股权结构更趋合理,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更趋一致,从而大幅提升新浪的决策效率和战略发展能力,有利于新浪长期稳定的发展。
曹国伟
新浪乐居与克尔瑞这种"分拆-合并-上市"的做法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以把自己优势的平台资源和垂直领域的专业资源互相整合到一起打包上市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人们还会看到很多很多类似的案例。
作为负责任的媒体,有影响力的媒体,长期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不渝地坚持公正性、客观性和专业性,只有这样它才会有长期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对新浪来说,我们希望利用微博进行第二次创业,我们不但领先,还要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把微博做好,因此我们最大对手还是我们自己。
将来报道事实的将是每一个人,如果你们每一个人有新浪微博的话,在新闻现场,就可以把事实,通过新浪的微博向全世界发布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改变媒体的发展形态。
新浪微博的开放,预示着新浪将正式启程,去实现从一个传统的门户网站向新一代互联网平台的转变。
2011年以后互联网转型机会中,能决定竞争实力的是在用户时间与用户入口上的竞争。而移动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结合,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趋势之一。微博具有这样的特性,实现了Anyperson、 Anywhere 、Anytime的沟通,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新入口。
未来的互联网趋势可以概括为六个英文字母:SOLOMO(Social Local Mobile),即社交+本地化+移动。新浪微博有很强的社交成分、有很强的本地化应用在里面,更重要的是,它是移动互联网非常重要的一个应用。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简单地说,就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将不再集中在第三产业,而会波及第二产业,甚至是第一产业。
职业经历
意外结缘新浪
曹国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做过短暂的记者之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学习,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这样的经历让他与新浪有着天然的契合感,随后取得德州大学奥斯町分校商业管理学院财务专业硕士学位,让他日后为新浪的上市、并购等多次资本运作中做了铺垫。毕业后的曹国伟一直在硅谷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中打拼,先是安达信,后是普华永道。他供职期间,正是硅谷最疯狂的时候。而在普华永道担任审计师的曹国伟经历了在其他地方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的各种资本运作,有机会接触到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大量企业,审计过雅虎、Oracle等知名公司,亲自经手数家公司的上市,涉及到的兼并收购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曹国伟
茅道临邀请他加盟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新浪,曹国伟只考虑了两天便答应了。曹国伟随后加盟新浪,负责的工作则是新浪上市前的冲刺。连续几周时间,曹国伟每天要忙碌十六个小时,一边在普华永道完成工作交接,一边到新浪以财务副总裁身份接手上市流程。
半年之后,在曹国伟的推动下,新浪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门户网站。而新浪首创的,通过离岸公司控股内资公司上市的形式,也成为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普遍模式,并被称为"新浪模式"。
稳定公司基础
在新浪上市后不久,中国互联网行业就陷入低谷,随后无线增值服务业务兴起,对行业发展趋势极度敏感的曹国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这也成就了他标志性的两次收购。第一次是2003年1月收购广州讯龙,这次收购被认为是互联网界最为成功的收购案;第二次是2004年3月收购深圳网兴,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次收购奠定了新浪当时在无线增值业务上的霸主地位,也几乎改变了公司的命运。
无线业务的兴起,使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全面盈利。新浪的股价也因为无线收入的大幅增长,而在2004年一季度突破四十美元创下一个高峰。而曹国伟设计的收购讯龙和网兴的模式,则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收购的范本,此后业界内发生的多次并购都以此为样板。
曹国伟担任新浪CFO期间,除了主持两次并购之外,还成功化解了盛大网络入主新浪的计划。曹国伟当时分析,对于新浪来说,盛大的出现有些意外,但对于盛大来说,此举也肯定属于临时出手,因为此时纳斯达克刚刚出现对中国概念股非常不利的消息,新浪股价一路下滑,出现了大量的抛售,盛大也才有机会大量接盘。在盛大突袭之后的第四天晚上22点,新浪抛出一份 "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0.5%的新浪股票,假如超过,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增持公司股票。此举彻底扼杀了盛大增持股票的机会,而陈天桥手中近两成的股份,并不能撼动新浪管理层的地位。"毒丸"成功制服住陈天桥这个外来者,而亲手制作这一"毒丸" 的,正是曹国伟。
后来的发展证明,这次并购并不具有协同效应,盛大和新浪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
奠定广告霸主地位
对于曹国伟来说,在新浪十年,最大的考验可能莫过于在2004年6月临危受命,兼任公司的联席COO,负责管理公司最为核心的广告销售和网站运营。一个公司CFO兼COO,同时负责前台和后台,的确有些不同寻常。2004年,新浪的网络广告出现了瓶颈,虽然还在自然增长,但幅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到任之后,他调整内部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给人的印象异常"强势"。在短短6个月之内,曹国伟在新浪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功能强大的销售体系。2005年,新浪广告在已经领先的情况下,增长率在2005-2008年来首次超过主要对手搜狐,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
在此期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整个无线增值业务行业都受到了重创,新浪也不例外。但曹国伟领导的网络广告业务成为新浪收入的引擎。长期的积累更让新浪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广告销售业绩大放异彩,2008年第三季度总体营收超过1亿美金,广告营收达到7620万美金,同比增长66%。在新浪网络广告迅速增长的同时,曹国伟对于网络营销模式的开发、营销管理系统的建立,随后成为国内各网站学习的样本,而新浪从那时开始,一直牢牢占据国内门户网站广告霸主的地位。
全面掌控新浪
2006年5月,经过长时间慎重的考虑,曹国伟从汪延手中接过了新浪CEO的职位。对于此次交接,外界评论,"曹国伟属于完美主义者,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做事大气,但又不缺乏激情且极具责任感,加上其近乎完美的履历,会让新浪走上新的征程。"正是这些年面对华尔街分析师以及多次并购的经历,也让他在担任新浪CEO之后,花旗银行破天荒地以《曹国伟掌舵,上调新浪股票评级》为标题发表了他的分析报告。
2009年9月28日,新浪公司宣布,以新浪CEO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这也意味着公司结束股权分散的状态,管理层成为新浪的实际控制者,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首例MBO。[2]
2009年9月28日也正是新浪CEO曹国伟进入新浪整整10年的纪念日。而对于携管理团队入股新浪成为实际控制人,并实现职业生涯的重大角色转换,曹国伟表示:"这对我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新浪的管理团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挑战。我将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新浪历史上的第二次创业。"
打造垂直媒体
MBO刚刚尘埃落定,曹国伟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个战略布局。 从2009年国庆节开始,曹国伟飞赴香港、美国等地与投资者见面,向投资者推销一家新地产科技概念股--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这是由新浪房地产网络业务和易居旗下房地产信息咨询业务合并成立。
其实,为CRIC的上市,新浪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布局。2008年2月5日,新浪和在纽交所上市的易居中国的克尔瑞合作,将易居旗下的房地产信息咨询业务与新浪房地产网络业务进行合并,成立合资公司--新浪乐居,即CRIC前身。
CRIC登陆纳斯达克
2009年10月16日,新浪和易居中国的合资公司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NASDAQ,下称"CRIC")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报收14.20美元,较12美元的发行上涨18%,融资2.16亿美元。这样的表现这对于刚刚经历过次贷危机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相当"给力",因为在CRIC之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3家公司,仅有一家没有跌破发行价。
CRIC在资本市场上优异的表现,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CRIC是从新浪和易居两家有规模的上市公司中分拆了两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业务,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由这家新公司完成上市,这在全球都是一个比较少的方式。CRIC上市后,克尔瑞基于与新浪已有的商业合作关系和庞大的网络用户资源,既提升双方客户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也能为新浪房地产网带来更多的广告客户;而对于新浪来说,则通过在房地产垂直领域的拓展向外延伸,并获取更大的收益,新浪从原来只获得广告业务的收益进入到获得合作伙伴带来的咨询和数据库收益,这样的合作模式将为双方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成功上市为曹国伟对新浪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乐居的这种模式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把自己优势的平台资源和垂直领域的专业资源互相整合到一起打包上市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曹国伟颇为自信的表示。
发现微博契机
在曹国伟的带领下,新浪的网络广告收入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人网、开心网的迅速崛起,市场对于SNS的热情追捧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搜狐急不可耐的推出了白社会,而当初新浪为进入SNS领域开发的新浪朋友却遇到了瓶颈。究竟是与其他公司一样推出SNS产品,还是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摆在了新浪高管面前。
2009年5月,新浪高管齐聚成都,探讨新浪未来的发展战略。曹国伟认为,SNS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新浪长远的目标是做一家令人尊敬的新媒体公司,因此新产品的拓展必须围绕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来做,曹国伟拍板放弃新浪朋友,新浪要全力以赴做一款微博产品。
曹国伟强调,对于Twitter要学习优点,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曹国伟当时给新浪微博提了个建议,要注重中国网友的习惯,在Twitter 140字和转发的基础上,要加入创新功能,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用户体验。事实证明曹国伟的判断是正确的,Twitter已经在部分产品细节上反过来向新浪学习。
新浪微博推出后在全球华人中迅速风靡,成为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对外推出服务;当年11月2日,新浪微博用户数突破100万,距离公测仅66天时间。2010年4月28日,新浪微博用户突破1000万; 2010年10月底内,新浪微博用户一举突破5000万,而Twitter用户数发展达到这个规模用了3年的时间。截至2014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越6亿,月活跃用户接近1.8亿。
2011年4月21日,新浪CEO曹国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时代》周刊客观地评价称,曹国伟在形势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抓住了机会,推出了新浪微博服务,并将其打造成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
微博成功上市
2014年4月17日,微博在曹国伟的带领下成功上市,他一手缔造的微博王朝达到新高度。微博也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
WB登陆纳斯达克
微博上市路演过程中,中国科技股正在经历"寒冬"。3月初,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超过5%。一季度赴美上市的中国股票行情一片惨淡,在微博之前上市的两支中概股均在一周内跌破发行价。
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曹国伟却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执着。直到上市前一天,微博与承销商高盛仍在就发行价进行PK。最后一场谈判从下午2时持续至6时,高盛提出如果发行价定在17美元,则需要适当减少股数,而曹国伟坚持17美元和1680万股。他反复向高盛表达自己的自信--微博在中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Twitter在美国的影响力。
最终高盛让步,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曹国伟对趋势的判断极为精确。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9点30分,代码为WB的微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开盘短暂下跌后,微博逆市上涨并一度触及24.48美元高点,最终首日报收20.2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9.06%。
微博成首家上市中文社交媒体
此时的曹国伟却异常淡定。他只是在微博上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微博上市了。感谢所有的员工,用户和合作伙伴。让我们一起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
负责微博上市业务的一位律师用"很职业,不那么感情用事"形容曹国伟。他说,中国大多数互联网或技术公司CEO对资本市场、海外市场和法律并不熟悉,而曹国伟则对财务、法律业务同样精通。这使曹国伟的处事风格更像美国那种大公司董事会选出来的CEO,做的是创始人的事,风格上却是美国大公司精英的感觉。
上市后微博表现出更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市第一年,微博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每个季度都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长。截止2014年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1.76亿,全年净增4700万,为推出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来自移动端的比例高达80%。微博商业化也进展顺利。2014年第四季度微博净营收1.05亿美元,实现了上市后首次季度盈利。移动广告占比达到54%,同比增长近一倍。在决定接受阿里巴巴投资时曹国伟最看重的移动支付领域,微博也获得快速发展。微博支付推出一年,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500万。
新浪在微博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已经确立。腾讯、网易两个主要竞争对手2014年相继关闭微博业务。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从2012-2014年,微博客整体人均单日访问次数从1.6增长到2.6,说明微博用户的使用黏性仍然在上升。其中新浪微博人均单日访问次数从1.7升到2.8次,领跑微博市场。从总访问次数、总页面浏览量和总访问时长等指标来看,新浪微博的份额都已占到80%左右,形成独占型的时长格局。
人物性格
"他以制度立人,以市场立言,热情而冷静,缜密而坚毅,长于战略又精于战术。"这是《新周刊》对于曹国伟的评价。
曹国伟沉稳、正统的性格,与一些网站CEO们张扬、作秀的风格不同,坚持实际主义的作风,同时又稳稳操纵着公司的发展。在公司管理方面,曹国伟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一直坚持公司的各种制度建设,在制度的基础上管理人。曹国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的判断,超强的商业意识,对业务的透彻了解,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的运作以及战略性的眼光,构成其心中理性掌控人不可缺少的素质。
媒体评价
南方都市报:在摩根士丹利关于新浪MBO报告中,曹国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界最有才华、能力最全面的CEO之一",出身媒体行业,深谙资本市场运作的曹国伟,善于用资本手段为股东创造价值,而在2011年后来新浪的发展关键时刻,从新浪广告销售模式的调整、到当年的毒丸计划、再到新浪管理层M BO、再到克而瑞分拆上市,更屡屡体现出媒体人的创意与资本的智慧。
实际上,他很早就摆脱了CFO这个角色。曹国伟担任CFO的时候就非常全面,新浪的大小事务什么都管--那是从2004年开始,曹国伟几乎全部接盘了新浪的运营,反而CFO这个身份像是一个"兼职"。而他的另外一个角色CEO,也是和CFO两个角色同时兼任的。
中国证券报:新浪的潜台词依然是以"内容"为核心进行不断创新。曹国伟用"围脖"(微博)给了所有人一个明晰的答案。2011年下半年,新浪悄悄地开拓了一种"围脖"业务,却几乎引发了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其原因不在于新浪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而在于新浪的用户群与"围脖"这种载体相交融,发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渐渐地带来了一种蝴蝶振翅的效果,终于在2009年末,给中国的互联网带来了一场"围脖"龙卷风
第一财经日报:在公司管理方面,曹国伟也坚持实际主义的作风。但是,不论担任什么职务,曹国伟一直坚持公司的各种制度建设,在制度的基础上管理人。
在曹国伟的主持下,从2001年开始,新浪建设了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最严格的销售管理和采购报销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严格的财务制度。这些系统建成后,为新浪压缩成本,提高效率和管理透明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IT经理世界:曹国伟对公司业务和人事的控制为其树立了"强势铁腕"的形象,事实上,曹国伟对于公司业务的布局,对于整个管理团队的敞开心扉,知人善用也确立了"老查"(新浪内部对曹国伟的称号)作为"老板"的权威。
博客天下:他是一个将"寻常做到极致"的人,而这种成功更世俗,更容易接近,也是在传奇背后支撑商业发展的基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