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这里都整理好了!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需终身服药。但长期服药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出现,患者用药时应遵从医生建议,合理选择相应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
1. 作用于RAAS系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2.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
3. 利尿剂;
4. α受体阻滞剂;
5. β受体阻滞剂;
6. 中枢降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是“普利”类药。如: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咳嗽,这种咳嗽的特点是干咳、无痰。如果咳嗽较重,不能耐受,停药即可,咳嗽通常会在4-7日内开始改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主要是“沙坦”类药,如:氯沙坦 、缬沙坦、厄贝沙坦等。不良反应与ACEI相仿。唯一不同之处是它没有咳嗽的不良反应。如果应用“普利”类后出现咳嗽无法耐受,则可改成“沙坦”类。这两类药物还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血肌酐和血钾升高,平时需要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血清钾。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主要是“地平”类药,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服用这类药物可能出现脸红、眩晕,脚踝水肿,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很低,继续用药数周后症状多会消失。
利尿剂的代表药物有氢氯噻嗪、呋噻米、螺内酯等。这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1)电解质紊乱:如果您在服用这类药物期间出现双下肢无力、食欲差、甚至意识模糊,这可能是严重低血钠、低血钾的表现;
2)男性患者长期服用螺内酯(也叫安体舒通)的副作用之一会导致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痒痛、肿胀、增大;
3)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能引起高尿酸血症,但只要不是痛风患者或者引起尿酸进行性升高的,一般问题不大;
4)脂质代谢紊乱:噻嗪类利尿剂可使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α受体阻滞剂很好识别,是各种名为“唑嗪”的药物。以特拉唑嗪、哌唑嗪为代表。服用这类药物容易出现站起来头晕眼黑,这是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在首次给药的老年患者中更易发生,但是睡觉前服用这类药物可以避免类似不良反应。
说完了α受体,我们再来看它的同门师弟β受体,β受体的分布比师兄α受体还要宽泛一些。比如β受体还可见于心肌细胞上,所以如果抑制β受体,在起到舒张血管作用的同时,还能让心脏也“慢”下来。因此如果您正在服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这类药物,可能出现脉搏和心跳减慢。
中枢降压药的代表药为可乐定、甲基多巴、莫索尼定等。在降压的过程中会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
以上为常见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那么如何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呢?
1.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开始服用降压药时剂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同时,未经医师允许,不得擅自加大剂量,否则易引起血压骤降,导致脑供血不足。
2. 可选用长效降压药,较小的剂量即可达到与大剂量的普通制剂相同的效果,降压更为平稳,避免清晨血压的突然升高;而且由于用药次数少,还能避免漏服药物。
3. 对于血压特别高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用药,如ARB类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既能保证降压的效果,又能减少这两种药物造成对血钾的影响。
4. 大多数人的血压呈“杓形”曲线,即上午9-10时为第一个高峰,下午4-6时为第二个高峰,午夜时分通常最低。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选择早晨服药。因为夜晚血压会自然下降,若是晚上服用降压药,会增加低血压的发生率。但是也有些患者反而晚上血压升高,被称作“反杓型”血压,这种情况可以在睡前服药,或是选用上面提到的长效降压药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总之,降压的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持续平稳地降压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有些患者看到说明书上写着不良反应就惶恐不安,其实写清各种副作用说明此类药物已经进行了严格的临床试验,是一种成熟的药物。切忌相信所谓无副作用、一剂根除的偏方、秘方。要知道迄今为止,还没有哪种药可以“根治”高血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赵诚/文 徐璐扬/校对)
———— e n d ————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