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的要求破坏了孩子的作文 2

昨天推了《是你的要求破坏了孩子的作文》,感觉没讲完,今天就再推一篇。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是老古话了。

拔苗助长,揠苗助长,也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这些我们都经常挂在嘴上,可能只是为道理而道理,未必真能做到。我想,这也是人类为什么会退步,或说总是在波折中螺旋上升。因为一个孩子成长,几乎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别看我们都身处21世纪的今天,在同一个太阳底下,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的人的思想还是2000年前,有的人的脑子还在1000年前打转,所以,我们的身体硬件可以面对面,装在身体里的思想软件千差万别,缺少沟通的电话线。就相互理解吧。

小朋友学习写作文,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力小而任重”的,原因呢,是大人在“拔苗助长”,急着出效果。这就是“你的要求破坏了孩子的作文”,得不偿失。

这破坏,可能是你大人不自觉的,因为你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觉得简单,然后就将这样的简单放到孩子的肩膀上去。

这破坏,也可能是你有意为之的。因为你觉得孩子不佳的表现丢了你的脸,甚至侮辱了你的智商与基因。你把孩子当一个盆景养,需要别人夸奖你,——啊,你这花养得真好,——然后你就开心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怎么办,施肥浇水催熟啊,高标准,严要求,你觉得孩子可塑性强,是万能的,只要功夫深,铁棒肯定磨成针。

同志,要敢于正视啊。这才是“我还不是为你好?!”的基础,否则容易出祸。

一朵双色,一棵双色

想起暑假里,有一个三四年级的同学找我,给我看一篇读后感,说是要去参加作文比赛的,是他妈妈让他带来给我看看的,要指导一下。

我认真看了,大致内容是——看到哥哥在烈日下军训,我觉得很帅气。问哥哥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哥哥就拿了一本书给我。我看了书,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我受到故事感染,想到生活里的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呢。我决定努力改正,争取成为一名军人,更要有军人的那股子精神。

我觉得写得不错,特别是语言有自己的特色,情感很真。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这篇读后感,是小作者有感而发的内容。

我提了两个建议,一是写到场景时可以有点画面感,如哥哥站在烈日下练军姿,可以点面结合写出逼真画面;二是想到生活里的自己,事例不要只用一句话带过,稍作展开更好。这两点改了,这篇作文会更好。

第二天,这同学又来找我了。

我也很期待他能改得更好。

结果,我一看开头就觉得不对劲了。我说,不是这么改的啊,这篇还不如昨天写得好呢。

他告诉我,语文老师说,昨天那篇写得不够深刻,意义不够突出,所以照语文老师的建议,深度挖掘了一番。

写我自己,怎么就不够深刻了?怎么就意义不突出了?难道一篇作文,非得上纲上线,非得为国家民族,为社会,为人类,为宇宙作出贡献?非得深挖到灵魂深处,无私忘我,高大上?——请问,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有这个觉悟吗?能把握得了吗?做好了他自己,他不就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人类,这个宇宙的一分子吗?

我看向这位同学,相视一笑,他无奈,他说,他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深刻。

我也只好摇摇头。为了能获奖,他妈妈希望多保险,叫他来问我,也去问语文老师。我一想,语文老师手里有分数啊,还是听语文老师吧。

我告诉这位同学,比赛,重在参与,关键是自己努力了,努力了就有收获,不一定要得奖的,可能是评委欣赏不了你的美。——这其实已经与怎么写作文没什么关系了。

我还告诉他,我上次参加了一个征文比赛,也没得奖。(《我和娃儿共成长,我们就这样一起长大》——没得奖,也是一个奖)

我心里觉得很可惜,一篇好好的读后感,成了不同建议的角斗场,像一个伤员,脑袋、身体、腿脚已经伤了或折了,用绷带绑着拼凑起来,没有了孩子自己本来活泼可爱的模样。——大人啊,你能替孩子去成长吗?你要把孩子教得跟你一个模样吗?

一篇本来还可能得奖的读后感,现在没戏了。——当我脑袋里闪过这个念头,我赶紧教育了自己,评委又不是你,百一,千一,万一,万一人家评委就是喜欢这样深刻的作文呢。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在作文上。

在这样的故事里,孩子差不多就是一个道具了,他本来自己理得挺清爽的,现在脑子却糊涂了。脑子成了别人的跑马场,过程痛苦,结的果子也不是自己的果子。

还是大人的欲望在作祟。小孩子也就受着影响,像个皮球,踢来这里,滚去那边,慢慢变杂乱了。

其实,要求带来的是破坏还是建设,一念之差。结果是过程带来的,即使同样的结果,因为要求在过程中起到的效果不一样,自然结果的意义也不一样。

再举个作文例子。比如,有一篇作文,题目是《美丽的公园》。请问,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吗?你一定会说是。但我要问的是——

它可能是一篇写事作文吗?

它可能是一篇童话吗?

它可能是一篇写人作文吗?

若方便,请回答。

undefined
undefine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