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性罕见病—低碱性磷酸酯酶血症
一、疾病概述
低碱性磷酸酯酶血症( hypophosphatasia,HPP)是一种罕见的以骨和/或牙齿矿化障碍,伴血清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降低为特征的遗传性骨代谢疾病。其临床表现轻重不等,轻者可仅表现为成年后下肢病理性骨折,严重者可致无矿化骨的死胎[1]。临床上根据诊断年龄和表型严重程度可分为6种亚型,分别为围生期(重型)、围产期(轻性)、婴儿型、儿童(少年)型、成人型、牙型。国内患病率尚不详,欧洲重型HPP的患病率约1: 300 000,其他型HPP患病率约1:6 300[2]。HPP是由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issue-non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TNSALP)的ALPL基因变异所引起。正常TNSALP可水解焦磷酸盐为无机磷,与钙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促进骨矿化。ALPL基因变异引起TNSALP折叠、组装、调节或转运发生异常,酶活性下降,TNSALP底物如焦磷酸盐、吡哆醛等堆积,引起骨骼矿化障碍,而大量血钙无法以磷酸钙形式在骨内沉积,导致血钙升高[3]。ALPL基因位于1p36.12,可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致病。
二、临床特征
不同分型的HPP临床表现不同。
1.围生期(重型)
HPP最严重的一型,通常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而发现,严重者因骨矿化障碍出现死胎,幸存至出生的新生儿因胸部畸形如胸腔小、连枷胸等导致肺功能不全,常于出生数天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而死亡[4]。四肢短呈弓形,可伴高钙血症、癫痫发作或呼吸暂停。
2.围产期(良性)
产前超声检查显示长骨短呈弓形,伴正常或轻度下降的骨矿化。这类患儿出生后骨骼异常可缓慢改善,预后良好[5]。
3.婴儿型
出生时正常,出生后6月龄之内可出现佝偻病表现。临床严重程度取决于肺功能不全的程度。病死率较高,50%患儿死于矿化不全的肋骨所致呼吸系统并发症[6]。常表现颅缝早闭,颅内高压是其潜在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包括高血钙症、易激惹、喂养差、生长发育差、肌张力低下、维生素B6依赖性癫痫发作。年长儿可能有肾损害。
4. 儿童(少年)型
临床表现多样,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骨折伴骨密度低,佝偻病,乳牙脱落早(<5岁),通常开始于切牙,齿根特征性附着在脱落的牙齿。严重者表现为身材矮小,走路晚伴肌病步态;也可以表现骨和关节疼痛,骨干和干骺端骨折。
5.成人型
通常于中年被诊断,可能有小儿佝偻和(或)乳牙过早脱落的病史,常见恒牙脱落早,下肢应力性骨折(尤其是股骨头、胫骨、跖骨)和假骨折。负重部位的骨痛,多见于足部、大腿及臀部,也可表现为软骨钙化和骨关节病[7]。
6.牙型
乳牙过早脱落和(或)严重龋齿,牙槽骨量减少、牙髓腔变大,而无其他骨骼表现。
三、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来诊断。
血清总ALP活性降低,5’一磷酸吡哆醛(PLP)升高;尿磷酸乙醇胺(PEA)、无机焦磷酸盐(PPi)升高;血清钙升高或正常;血清无机磷酸、1,25一二羟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均正常。
X线平片因年龄和分型有所不同[3]:围生期型可表现长骨弯曲、软骨样骨刺;婴儿型和儿童(少年)型可表现为佝偻病改变如干骺端杯口样改变、下肢弯曲、干骺端增宽凹陷等,以及颅缝早闭、跖骨应力性骨折、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的征象;成人型可见假骨折线(Looser Zone)、软骨钙质沉着症;牙型表现为牙齿过早脱落、牙槽骨量减少。
分子诊断:近95%HPP患者通过基因检测找到ALPL致病性变异[8]。
四、鉴别诊断
1.其他原因引起的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抵抗或肾性骨营养不良均可引起佝偻病表现,但这类患者的血清ALP活性升高,血清钙磷、维生素D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升高。
2.成骨不全症
表现为易发骨折、四肢骨弯曲,可伴牙齿发育不良。尤其是Ⅱ型表现为肢体短呈弓形,严重者因小胸、肋骨骨折,或连枷胸引起肺功能不全致围产期死亡,与围生期婴儿型HPP类似[9]。通过ALP活性、专门的生化检测(血清PLP、尿PEA)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来鉴别。
3.牙周病
重度牙龈炎患者可见牙槽骨质丢失。家族性牙周病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如Ehlers-Danlos综合征Ⅷ型可出现根完整的牙齿脱落,与牙型HPP患者类似[8]。但HPP患者一般不表现牙龈炎,ALP活性可以用于鉴别。
四、治疗
HPP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合作支持治疗,以减少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内分泌科优化骨代谢平衡;肾脏科学评估肾功能,预防肾钙质沉着症;骨科管理骨折,防治相关并发症;神经外科监测因颅缝早闭可能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神经内科预防性或前瞻性治疗癫痫和肌病;康复科改善患者走路、生活质量;牙科常规护理牙齿,防治牙齿脱落;遗传咨询。
2015年10月FDA批准酶替代药物asfotase alfa (StrensiqTM)治疗围产期型、婴儿型和儿童型低碱性磷酸酯酶血症。虽然治疗的长期影响还不完全清楚,但临床试验研究已取得满意的疗效。在68例重型围产期/婴儿型HPP队列病例中接受asfotase alfa酶替代疗法,对照过去仅27%总生存率,接受酶替代疗法患者91%存活,85%无须机械通气[10]。此外,其对婴儿型肺功能[11]、儿童型步态和行走能力均有一定的改善。对于骨折的疗效尚不明确。较轻的儿童(少年)型和成人型HPP,asfotase alfa酶替代疗法的资料有限,目前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国内尚未引入该酶。
对症支持疗法,主要包括呼吸支持,高钙血症/高钙尿症的治疗,维生素B6治疗癫痫(因为磷酸吡哆醛是碱性磷酸酶的天然底物之一,中枢神经系统中PLP缺乏可能通过降低神经递质的合成来降低癫痫发作阈值)[12],颅缝早闭的常规治疗,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治疗骨关节炎、骨痛和骨软化[13],假骨折和应力性骨折的内固定。
其他治疗如骨髓移植[14]、体外扩增间充质-1细胞移植[15]等也有报道,可改善低磷酸酶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评估。
同时,避免使用HPP禁忌或者有潜在危害的药物,比如说双膦酸盐或者大剂量维生素D,可加重骨骼矿化障碍[16,17]。
六,典型病例
患儿,男,5岁,来自安徽黄山,因‘‘胸廓畸形、牙齿发育不全、步态异常”于2012年8月22日就诊于本院。患儿自幼胸廓外形畸形,幼时外伤后牙齿渐脱落,大运动发育落后,2岁半会走路,但步态异常,行走呈鸭步态,不能跳跃,多次就诊于外院未能明确诊断。出生史:G2P2,足月剖宫产,BW 2.65 kg,无抢救窒息史。智力发育正常。查体:神清,精神反应可,头围46.5 cm,胸廓畸形,上肢肌力对称,步态摇摆,下蹲后站起正常,跑时步态摇摆,不能跳跃,踮足不能行走,足跟能行走,深反射引出,腓肠肌无肥大,牙齿双侧乳中切牙、侧切牙、尖牙脱落。辅助检查:血ALP 30 μ/L降低(参考范围42~383 IU/L),血钙、磷、血常规、血/尿串联质谱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正常。胸部CT扫描:胸廓畸形(两侧肋骨分别向内凹陷);头颅CT扫描:颅骨脑回压迹明显加深,颅缝已闭,狭颅症可能;胸腰椎、双下肢平片:脊柱侧弯,髋关节半脱位,双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干骺端骨密度异常(见图1、图2、图3)。拟诊为低碱性磷酸酶血症,故对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了ALPL基因检测,结果:ALPL基因存在符合杂合变异,c.407G>T,p.R136L;c.1166C>A,p.T389N,两个变异分别遗传自患儿的父亲、母亲。可确诊(2012年9月5日)(见图4)。
本例患儿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涉及肋骨、脊柱及长骨,乳牙脱落早,走路晚伴步态异常,结合血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降低,长骨干骺端骨质异常,ALPL基因检测符合杂合变异,可确诊为低碱性磷酸酶血症儿童型。鉴别诊断:颅锁骨发育不全,系先天性骨骼系统的发育畸形,患儿表现胸廓畸形,脊柱侧弯,故考虑,但该患儿没有明显的锁骨畸形,考虑该可能性不大,行相关检查后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