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道医学家熊春锦先生的中药防疫方浅析

作者:王尚军  配图:张雪玉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之后,著名道医学家熊春锦先生所拟“防疫方”公布网络后反响良好。

    近日重温先生《道医学》著作,读到关于人体“卫气”一段时,始觉先生“防疫方”的立意之高远。

    《道医学》P061:“卫气的生成来源于元气、营气、宗气,它是这三种能量的融合集约。所以,卫气的强弱与肾气的强弱密切相关,当元气较充沛时,结合部分营气和宗气,就能产生较强的卫气。”

    卫气在人体参与抵御外邪的作用。可以说是人体免疫功能的最主要的参与者。
    个人认为,先生立方之意全在增强人体“卫气”之功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之意昭然。

    先生的防疫方脱胎于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经典名方“芦苇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二升、 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

    本次冠状病毒的攻击部位就在人体的肺部,故先生选用此经方合了吴鞠通的“桑菊饮”成方。

    熊先生具体方如下:
    苇茎25g,葛根15g,蚕沙15g,竹茹15g,陈皮15g,银花15g,连翘15g,菊花15g,芦根15g,天花粉15g,甘草10g。

    方中的苇茎和芦根最具特色,用量大为君药,二药为植物芦苇的茎与根,只是药用不同而已。

    苇茎,其药效《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言:“主消渴客热。”

    《新修本草》载:“疗反胃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内热。”

    芦根,其药效《别录》载:“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药性论》载:“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在《论甲型H1N1猪流感》一文中,先生论及苇茎时说:“苇茎与芦根,都属于生于水中之物,一处泥土之内,一生水中于水面,从能量学角度分析其气,则与此病的本因高度密合,既具有引药直入恶病毒本身精气之内的先锋作用,同时其本身也能直接中和恶病毒疫气,产生清热解毒之效,故最好用全为妥。”

    近代医学大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苇茎和芦根也有详解,他认为:“苇与芦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芦因生于干地,其色暗绿近黑,故字从卢(卢即黑色),苇因生于水中,其形长大有伟然之意,故字从韦。”

    其认为“根居于水底,是以其性凉而善升,患大头瘟者,愚常用之为引经要药,是其上升之力可至脑部而况于肺乎?且其性凉能清肺热,中空能理肺气,而又味甘多液,更善滋阴养肺,则用根实胜于用茎明矣。”

    人体卫气生于元气,而元气之根在肾,芦苇生于水中,其色白而象肺(水中金),可谓得水土之气颇丰,又有肝木的调达疏布之性。

    芦根启动肾气借苇茎之疏布,使肺卫之气得充。

    葛根为太阳经药,太阳经脉被喻为人体之“藩篱”,再由葛根疏布于太阳之表,增强人体卫护能力。这是本方增强卫气的防护本意。

    “阴火为元气之贼”(李东垣阴火论)。本病属温病,火热郁于体内,最易耗散肺卫之气。

    吴鞠通《温病条辨》说:“温病由口鼻而入(口罩的防护看来很重要),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

    故火热当清,但病在上焦,“治上焦如羽”,不能独用苦寒,阻塞气机,易用轻清宣泄之药给火邪以出路。
    这是方中用“桑菊饮”的意思。如方中连翘、银花、菊花的应用。

    但先生方中没用桑叶,而用了“蚕沙”,实为匠心独具之应用。
    蚕沙是蚕的粪便,而蚕食用桑叶为生,故而用蚕沙已有桑叶之意,更妙的是用蚕沙有“通腑化浊”的功用,因为蚕沙是蚕的消化代谢产物嘛。

    合蚕沙而用的还有陈皮、竹茹、天花粉,这几味药皆是清化痰热的药,说简单一点,就是用来清洁消化系统的。

    因为火热内郁,最易酿化痰热,加上平时腥荤不禁,更能够助邪生热。“痰”字的内涵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因此,需用这些药来清理痰热,使邪热易于清除体外。

    中医里面“食复”的现象也能说明饮食护养对外感热病的重要性。
    “食复”讲的是久病或大病初愈,饮食不节,影响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使疾病再次复发。

    比如:小儿的感冒热病,病刚刚好,大人为了“增加营养”,给两根鸡腿,这时就有可能高热复起,病情加重。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桂枝汤的服法下就有类似记载:“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看来,热病时一碗白粥也是良药。

    除了药物防护,先生还推荐了“乐治”防护之法——经典诵读。
    经典能量是天然的“卫气”。

    《道医学》P061:“修真实践中的卫气充沛者,体表可构成厚薄不同的气体辉光。其中的金光,带有针芒光丝性,是比较强的一种卫气,能拒邪气于光芒之外。德一能量成分的卫气,则具有融化的功能,凡触之者自动消融无踪,故百邪不敢犯之,比金光更胜一筹。”

    普通诵读实践者虽然不能生成如此强大的卫气,但只要是诚心的实践者,诵读经典之能量产生的卫气,也足以抵御六淫邪气的侵犯。

    比如:很多经典诵读者,特别是孩子们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即诵读进入佳境时,都有浑身发热、出汗等现象的出现,而这一现象用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就是“营卫调和,气血充盈”。

    (来源:德慧智)
(0)

相关推荐

  • 芦根清肺除淋--排脓祛痰抗癌----沈绍功

    76.芦根清肺        芦根又名"活芦根"."苇子根",<千金方>别名"苇茎".清热生津,为热病伤津要药.又能止呕利尿除淋 ...

  • 《医学衷中参西录》44.苇茎、芦根解

    苇与芦原系一物,其生于水边干地,小者为芦,生于水深之处,大者为苇.芦因生于干地,其色暗绿近黑,故字从卢(卢即黑色),苇因生于水中,其形长大有伟然之意,故字从韦.<千金>苇茎汤∶薏苡仁.瓜瓣 ...

  • 肺间质纤维化痰热盛者可用千金苇茎汤——学习高荣林老先生经验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中国中医届的顶尖学府,建院初期大师云集,其中治疗各类疾病皆有很好的疗效,今天学习高荣林老先生用<千金方>苇茎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病案一例. 千金苇茎汤加减(高荣林经验方) ...

  • 中药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肺痈(肺脓肿)案

    患者贾某,男性,57岁,农民,兴隆县兴隆镇小河南村人,于2006年11月25日门诊就诊.(丙戍年己亥月戊午日). 患者两周前开始出现寒战.发热,体温波动于38~38.5℃左右,咳嗽.喘息.气急.胸痛以 ...

  • 熊春锦:岐黄源于道

    岐黄源于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 熊春锦 2010 03 30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非常高兴,在今天晚上来到我们中医师的高等学府,和大家一起交流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自己都经历过一个学习时期,包括 ...

  • 中国中医科学院特邀熊春锦先生开讲“道医诊断技术及临床治疗应用”[道医望诊篇]

    发布时间:2016-12-15 21:43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北京(通讯员 冯子芸)11月11日上午,"道医诊断技术及临床治疗应用·道医望诊篇"学术报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 ...

  • (21)熊春锦:“德慧智”详解

    熊春锦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贯彻实践老子"上善治水"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使人体生命中70%的水不断地变善,而利益我们的生命,内成外就,使身外的一切水也都逐步变善,利益我们的外 ...

  • 熊春锦《德道经》打印版(方便携带)

    ================ <德道经>打印版(方便携带) 復興道德心願詞 (念兹常思) 道德,請接受我不全的德性,讓它周全圓滿上善合道,把道德奉獻給社會! 道德,請接受我失德的心靈, ...

  • 修金丹的四大关键窍穴(熊春锦)

    修金丹的四大关键窍穴(熊春锦) (2012-07-04 21:47:29) 转载▼ 标签: 转载 分类: 练功养生文摘 原文地址:修金丹的四大关键窍穴(熊春锦)作者:送目 修金丹首先要懂得关窍,否则无 ...

  • 幾学简析-熊春锦

    熊春锦 由 江 山 发表于 2016年03月 17日 星期四 09:58 关于幾学,实际上是在周代以前就形成了,但是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是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使这个幾学逐步被湮灭在历史的进程当 ...

  • 熊春锦老师讲道德经学习方法

    融汇在我们的心身之内,融汇到性命两大系统之中.所以学习<道德经>的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方法,将它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之中.又要真正地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灵魂精神,去领会毛泽东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上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作者简介 熊春锦先生,是当代著名国学学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道学世家,自幼随师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中

    当我们进入'虚其心'状态以后,当我们实现了'虚其心',掌握了性命双修从后天有为步入先天无为状态,也就领到了一张通行证,就能顺利地进行'实其腹'的实践和验证.'实其腹'主要就是讲的炼命促性的功夫.我们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