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次元壁!这个国画科普片也太有趣了吧!
国家宝藏马上就出第三季了。
以情景再现的模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是这个综艺的特点。
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些文物,他们的故事变的清晰可见,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
但是现在,有一部轻松小片,可以让你从唐穿越到明,从明跨越到清……不仅各朝服饰尽览,一解我们之前被勾起来的古风狂热之情。
试想,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古画“活起来”,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这次《蕉荫击球图》《砺剑图》《西湖吟趣图》《步辇图》等名画不再是难懂的艺术品,而是可以跟你真实对话的“活画”。
《此画怎讲》8月下旬上映,短短不足月余,豆瓣评分8.1分。
它大概是中国首部名画真人番,选材于14幅中国美术史上巅峰地位的知名人物画,用画中人物的口吻,为我们普及名画鉴赏知识,让看似高深的中国古画与大家亲近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让“古画活过来”。
此片脑洞大开,极其好磕,5分钟一集,目前放出了30集,让你忍不住一口气刷完……
- 1 -
《捣练图》
传世名画,到底谁才是C位
《捣练图》
【唐代】张萱(作)赵佶(摹)
纵37厘米,横14.53厘米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第一个出场的作品《捣练图卷》(1-3集),是唐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作。
作品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图卷共分为三部分:捣练组、缝纫组、熨烫组。
一场关于“谁才是画面的C位”的battle就此开始了。
生丝捣练组有女工吐槽:《捣练图》表现的是唐代妇女的劳动景象。
凭什么缝制组那俩人可以久坐,仅仅通过小臂、手指上些微的动作,就能表现唐代妇女。
而自己则抱着大木棍子,像捣年糕一样,变成了表现“劳动”的角色呢?
解释了捣练到底是在做什么,也体现了这张画为什么没叫《熨烫图》、《捻线图》,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以为只是为了讲解这些古代知识就足够了。
那你真的太小看这个综艺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别说这么多女人了。
除了捣练组以外,熨烫组和缝纫组则分别以现代人视角探讨了加班、姑嫂关系等社会话题。
还有关于心理医生、学区房、车厘子自由等社会现象的探讨。(是不是没想到,是不是有被惊讶到。)
相比于第三人称的旁白介绍,第一人称的自述更加有代入感。
让人清晰的感受到这幅画就是“活”了过来。
讨论的这些社会问题,也更加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
每集结束,还有画作小贴士可以增进对名画的了解
- 2-
《果亲王允礼像》
果亲王直播翻车
《果亲王允礼像》
【清代】伊尔根觉罗·莽鹄立(作)
纵345厘米,横132.5厘米
现藏于美国亚瑟·萨克勒美术馆
在《此画怎讲》中,果亲王成为了一名网红主播,以更潮流的方式来教授大家如何画好一幅古风写真画。
同时还了“澄清”影视作品中关于果郡王的绯闻。
此像的画者莽鹄立受清代“海西画派”影响,绘画技法中西结合。
莽鹄立画人物有个特点,不像其他的中国画先用墨法勾勒轮廓,他选择直接层层着色,层层渲染。
因此,果亲王这幅真人写真,面部立体感和皮肤的质感更加明显,与中国传统人物肖像作品有很大区别。
- 3-
《雍正半身西服像》
来自官方的吐槽
《雍正西洋半身像》是首幅中国历史封建帝王西服画像。
在第十集中,“雍正”解释了穿西装的原因。
回应谋朝篡位的质疑,而关于“血滴子”的传闻,“朕可是没有见过,这是莫须有”。
在在线答疑环节,雍正帝与网友矛盾激化,只因网友吐槽。
他比《甄嬛传》里还老还丑,一点比不上《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里的角色帅。
雍正爷差点气吐血,直接下播了。
除了新颖有趣的沟通方式,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有就是对于细节的复原和刻画。
高级感颇强的古代服饰、注重细节的场景还原与接地气的搞笑台词组合,一正一谐,正好互补。
毕竟,节目可是邀请白玉兰奖最佳美术奖团队1:1复刻的画作场景。
(这个扇子就有40斤,可想而知以前的侍女)
当然,网上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的“刻意搞笑”只会丢失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过多的现代生活隐喻和网络用语让节目无聊且尬。
也有网友表示“枯燥乏味的历史已经吸引不了00后了, 这种好玩的方式才是冲浪少年们的爱。”
也许,让大众先接受传统文化的外表,再根据兴趣去追寻它们的“里”——历史背景、创作手法、文物意义甚至是文化创新等等,才是未来最适合普罗大众的传播方式吧!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