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历代青花瓷选粹
Lot 2390
元
青花缠枝花卉纹兽耳罐
H 30.5 cm
来源:香港拍卖会,2004年10月31日,Lot 162
元代,景德镇窑厂创烧青花瓷器,改变了两宋时期南北窑场百家争鸣的状况,为明清时期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做出了铺垫。相比明清官窑瓷器,元青花在市场上鲜有出现。此罐青花发色明丽,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浅淡之处晕散自然,造型、纹饰搭配均具元青花典型特征,但尺寸却不同于一般此式大罐,高30.5公分,更显隽秀独特。
此式兽耳罐应主要由蒙元官宦显贵阶层使用,据已出土材料,此类罐常与玉壶春瓶、梅瓶、匜、高足杯等同出,故推测或为盛放酒类等液体的器物,肩部兽耳口中原应穿有提手,以便搬运。
Lot 2393
明嘉靖
青花花卉开光人物纹大罐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嘉靖本朝
D 40 cm
来源:伦敦拍卖会,1988年12月13日,lot 171
故宫博物院藏品
本品每瓣莲形开光内绘一幅不同主题的人物故事图,第一图庭院中,一执蒲扇戴冠巾男子坐于屏风前的方榻上,手臂袒露,两小童侍立左右,画面右侧二童子于草丛中嬉戏;第二图中央一男子头戴双璞脚帽,骑马过桥,桥下流水潺潺,一侍从跟随在其身右,马后一侍从手持桃枝回望,前方一房舍,又一侍从正轻叩房门;第三图画面左侧四角攒尖顶建筑,一男子坐于书桌前眼望窗外,似正注视侍从凿冰,图中草木稀疏凋零;第四图右下角房舍内一男子倚窗而坐,侧目窗外,屋外空地两名男子交谈状,有侍者随行,背景中菊花盛开。
嘉靖时期瓷器风格与之前大不相同,大型器物渐增,如本品类的大罐纹饰内容极丰富,开光人物故事为其中常见,题材涉及神仙道佛、历史故事、文人雅趣、传奇典故等等。本品器型浑厚敦实,青花色泽明艳,构图饱满,为嘉靖时期开光人物纹大罐典例,在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等公藏中均可见参考。
Lot 2396
明嘉靖-万历
青花卷草龙纹摩羯鱼象耳尊
H 86 cm
嘉万青花瓷器样式丰富,高大厚重与轻盈秀巧者兼而有之,又以大器殊为独特。嘉靖帝崇道修仙,故嘉靖御窑瓷器多八卦、云鹤、符箓等道教元素,万历朝御窑瓷器继承嘉靖青花的装饰风格,但更多样灵活,且多镂雕手法,繁复华丽,且因万历皇帝崇奉佛法,佛教相关纹样有所增加。本品所饰摩羯鱼耳和象耳,即取自佛典。
摩竭鱼又作摩伽罗鱼、么迦罗鱼,是印度传说中的海中巨鱼,印度教以之作为水神之坐骑,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兽之一。大象的造型元素亦来自佛教,象有大威力,而性柔顺,被佛教视为护法神兽和佛菩萨的化身。本品体量硕大,一器饰四耳,造型上短下长,甚为独特,以晚明整体烧造技术,可知成品殊为不易。又加之所饰四爪龙纹,或为地方亲王特别订烧之物,殊为难得。
Lot 2281
清康熙
青花潇湘八景山水人物诗文笔筒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D 18.6 cm
来源:北京拍卖会,2010年11月22日,Lot 872
著录:《天物馆藏瓷》第一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编,广陵书社,2011年,第156、157页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著录:《天物馆藏瓷》第一集,
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编,
广陵书社,2011年,第156、157页
本品筒壁通景绘“潇湘八景”,即潇湘夜雨、渔村夕照、平沙落雁、烟寺晚钟、江天暮雪、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每景均配行书题词。潇湘八景名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北宋李成首绘《潇湘八景图》,后被米芾购得,并逐景转述写成《潇湘八景图诗序》,自此广为人知,逐渐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题材。
康熙瓷质笔筒中,以题写诗词名篇配以情景图作为装饰纹样者最具特色,本品词画相配,意境悠远,小小一器之上,将八首词的不同画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山石皴法既有康熙一朝常见的斧劈皴,又有颇为少见之雨点皴,更有细处可见短披麻,将熙朝皴法于一器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Lot 2330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纹长方花盆
带木座
L 46 cm
著录:《花漾》,志远堂古美术,香港,2017年,第22、23页
展览:《花漾》,志远堂古美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17年10月
著录:《花漾》,志远堂古美术,
香港,2017年,第22、23页
本品长方矩形,腹部四面均下挖一层,制为开光,正背两面分绘高士访友、江渚相会,两侧面绘策舟出航、苇荡渔归。此花盆器型硕大,且需多次接胎方可完成,烧造难度极高。装饰手法采用剔刻、凸花填青及青花混水绘法,工艺复杂。与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藏的两件康熙青花花盆十分类似,此两件均于口沿下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为康熙官窑无疑。由此可断,体量硕大、青花艳丽、绘工精湛之本品亦必为康熙宫廷花器无疑。
Lot 2329
清康熙
青花缠枝莲纹大盘一对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D 38.3 cm;D 38.1 cm
此大盘内外壁满绘莲花十七朵,荷叶舒展,经脉粗壮,莲蓬饱满。整器青花发色明快,时代特征显著,以双勾并分水渲染之法绘制,线条婉转有力,是康熙御窑青花瓷作的杰出代表,且成对流传,于厅堂陈设,极具气势。
在康熙御瓷传世品中,发现有与本盘纹饰相同的花觚、碗等器型,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卷六记载,此种纹饰器物应为当时祭神祭天礼器,当属亭式殿内(如北京故宫尚锡神亭)的祭神祭天陈设。
Lot 2405
清康熙
青花兽面纹铺首尊
带木座
D 40 cm
《陶雅》有云“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清代御瓷之中使用铺首装饰始见于康熙后期,至清雍正、乾隆两朝颇为流行,本品所饰之铺首古雅可爱,制作精致,甚为难得。
此器形制与纹样皆是仿古青铜器的造型,收录于《钦定西清古鉴》的清宫所藏青铜器中亦可见与本品相类纹饰和器型者。以青花仿铜器者偶有所见,但如本品体量壮硕,古意盎然者较为少见。青花晕散处,更添古铜红斑绿绣之意韵,或是有意为之,如此古朴典雅者则实为少见之精品。
Lot 2341
清雍正
青花瓜瓞连绵图小盘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8 cm
来源:
北京拍卖会,2006年6月5日,Lot 52;
北京拍卖会,2009年11月24日,lot 2996
成化青花冠绝古今,后世多有追摹,但唯雍正作品最具成窑遗韵。此对小盘外壁满绘绘青花瓜瓞连绵图,盘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端庄秀丽,流畅大气,为标准雍正官窑款识。
瓜瓞绵延,一词源于《诗经》中的《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瓞,即小瓜,瓜始生时略小,但其蔓不绝,逐渐长大,绵延滋长。瓜瓞绵延遂成为子孙昌盛、多子多福之吉祥寓意。此纹饰常见于成化官窑宫碗之上,雍正帝十分偏爱秀雅清逸的成化瓷器,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记载清世宗对于造办处做活计的要求大多为“细、薄、素、文雅、细致、秀气。”此对青花盘圆润饱满,纹饰寓意吉祥,青花呈色柔和淡雅,彰显出雍正帝对“精”与“雅”的毕生追求。
Lot 2282
清雍正
青花天官赐福麻姑献寿图狮耳方瓶
带座,带旧包装
H 31.7 cm
来源:天津市文物公司旧藏 (附发票)
中国道教敬奉天、地、水三神,亦称三官,其中天官正月十五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民间对天官敬奉亦十分普遍,以祈天官赐福。麻姑又称寿仙娘娘,是长寿的象征,故“天官赐福”、“麻姑献寿”等吉祥图案常见于瓷器装饰,用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期望。
因方器成型难度极大,素有“一方抵十圆”之说。本品四方,造型沉稳大气,图案细节表现出浓烈的“福禄寿喜”的吉祥寓意。加之为天津文物公司旧藏,观其旧包装,或为天津户出退赔之物,来源可靠,值得珍视。
Lot 2335
清道光
青花缠枝莲纹铺首尊
“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H 25 cm
来源:
Walter Howe大使夫妇旧藏;
纽约拍卖会,2007年9月19日,lot 316
铺首尊造型取法上古青铜器,创烧于雍正,盛于乾隆,止于道光。《清档》曾记载乾隆三年(1638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命唐英以“宣窑收小青花双环七弦尊”为样本进行烧造,档案中所描述即为本品一类铺首尊,相对于大尺寸作品,更显精致俊秀。本品以笔触点染之法追求永宣青花铁锈斑效果,极具功力。
道光朝为铺首尊烧造的最后时期,此后御窑再不见此类作品,因此其历史意义重大。本品为道光铺首尊中之佼佼者,其品质直追乾隆,不观款识,实难分辨,且本品保存状态完美,极为难得,是为清代御窑收藏之上选。
Lot 2324
清咸丰
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
“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咸丰本朝
H 29.1 cm
玉壶春瓶约创烧于北宋时期,由长颈瓶演变而来,相传以词句“玉壶先春”得名,出现初期作为酒器使用,明清两代为皇家钟爱,成为宫廷装饰名品。清代御窑厂对于明初永宣瓷作多有追摹,本品即属此类,自康熙时即有烧造,并成为清代御窑经典品种,延续至清末。
本瓶底心青花书“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一改前朝书篆书款之习惯,并影响其后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咸丰一朝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仅咸丰元年和二年官窑瓷器可正常烧造和起运,传世器物可谓凤毛麟角。然数量虽稀少,但质量却丝毫不输前朝,本品即为一例,工艺水准直追乾隆玉壶春,难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