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比兴趣更有力量

理想比兴趣更有力量

刘向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言有理,但是,并非绝对真理。

兴趣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一来到世上,就伴随着形形色色的兴趣往前走。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曾经对某一种学问、某一种能力、某一种技能的学习有过兴趣。每一个孩子也都曾在某一种学问、没有某一种能力、某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靠着兴趣的力量走了或近或远的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兴趣与生俱来,而又容易与生俱去。没有多少人能仅靠着兴趣往前走,那些走得比较远、走得比较成功的人,也绝非仅靠着兴趣前行。

在任何一门学问、一种能力、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都一定要有时间的付出,精力的付出,而如果要不断地提高一门学问、一种能力、一种技能的层次,那就不但要有持续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更要能经受不断出现的各种挫折、失败的考验,尤其要能忍耐长久的孤独、寂寞的考验。

那些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工作、走向生活以后,仍能持久地喜欢那曾经的某种学问、能力、技能的人,与其说是兴趣使然,不如说是习惯使然,更不如说是理想使然。

某一种最初的兴趣,持续到一定时间之后,会成为一种欲罢不能的习惯;某一种欲罢不能的习惯持续到一定的时间之后,可能会成为赖之生存的手段;某一种赖之生存的手段持续一定的时间之后,可能发展为一种乐在其中的人生之“道”。由求学问、求能力、求技能,最终达到悟道的境界,这才是人的真正自我实现,也是教育的真正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理想、希望和意志这三个要素。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终点才有了宗教般虔诚的追求;因为有了不灭的希望,一个人才能够始终怀着热情去探索黑暗背后的光明;因为有了顽强的意志,一个人才能始终前行,始终自律。

蒋梦麟先生有段话说得好:“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教育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求末的方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此言甚是!

理想无论大小,但只要它散发着宗教般的光芒,一个人就拥有了为之献出一切的勇气和执着。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心灵拥有大平静,大欢喜,大幸福。

12岁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他的大理想。到了20世纪70年代,身为总理的周恩来某天接待了一名美国记者。这位美国记者坚持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宗教,周恩来总理坚持认为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宗教。两人谁也说不服谁。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件事。这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开国领袖听了以后略一沉思,回答道:如果一定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宗教的话,那它就是一种宗教,它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教。

这一则伟人轶事既说出了大理想之于大人物的大意义,也道出了真正的理想所具有的宗教气质。

回到教育上来。兴趣使人起步,理想才能致远。当理想的种子在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的时候,即便是一个卑微的孩子,他也能够在暗夜里自信地独自远行。

2021.1.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