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陕西《唐玄奘 颠覆你的认知》 作者•铁岩 主播•袁嘉敏

作者:铁岩

主播:袁嘉敏

编辑:小鹿

唐玄奘

颠覆你的认知

最近看到一个旅游视频,视频里的导游详细介绍了唐玄奘的一生。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对唐僧的印象只限于小说里的描写。然而听了这位导游的介绍,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唐僧的认知。

笔者将这位导游的介绍做了一些整理,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够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些帮助。

———

我们对唐僧误解了太多年。如果我们形容一个人一生有所作为、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应该是被历史记载、名垂千古的。但是历史却把唐僧这个人改得面目全非。

《西游记》的问世,让我们对唐僧有了这样的印象:他是唠唠叨叨、斯文懦弱、心慈手软的一个僧人。结果,《西游记》的主角却成了一只神通广大、行侠仗义的猴子。

其实真正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一个大丈夫,他不是一个斯文懦弱的人。

玄奘有过“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誓言。这种坚定不移、不畏艰险的顽强精神,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在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失声痛哭,长安城内百万人哭送,举国哀悼。因为他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我们今天讲述唐玄奘的一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至少能够对玄奘法师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玄奘法师出生在隋朝,是中原人。他俗姓陈,叫做陈祎。他的父母曾经也是名门望族。但他的人生却有着太多的悲剧,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十三岁跟着哥哥来到河南洛阳的净土寺出家,法名叫做玄奘。

由于他自幼聪慧、悟性极高,所以出家后对这些经典理解得很快。像一个小神童一样,他的声誉很快就传遍了洛阳城。

他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因为他认为这些经典有很多都是被曲解的,甚至很多翻译过来的内容也是错误的。

他的内心充满了困惑。为了寻求真相,他一定要到佛教的发源地,也就是古印度的天竺去求得真经。

28岁那年,玄奘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西游记》中说,唐僧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事实上唐僧在西行途中遭遇到的磨难是难以想象的。

在高昌国,也就是今天的吐鲁番一带,他被国王麹文泰强行挽留,要他担任国师、传经布道。但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去天竺求法,他自然不肯待在高昌国。麹文泰对玄奘软硬兼施,但玄奘去意坚决,最后竟以绝食来抗争。麹文泰无奈,只好将他放行。

行至一个八百里大沙漠,上无飞鸟,下无水草。只有一匹识途老马驮着他,从白天走到黑夜,从黑夜走到黎明。他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终于昏倒在沙漠中。也许是命不该绝,冥冥中一股冷风吹来,他醒了过来,又坚持走了一段路,终于看到了一个泉眼叫做野马泉。他活了下来。

在西行途中,玄奘还遭遇过劫匪的抢劫,也曾翻越过陡峭的大雪山。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就连玄奘本人都不敢注视那雪山的深渊底部,因为那里有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尸体。

种种艰难险阻令人无法想象,但玄奘一直在告诉自己: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

当时古印度的最高学府是摩羯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在这里受戒于100多岁的戒贤法师。

大法师亲自为玄奘讲述了《瑜伽师地论》等许多宏大的经典。而玄奘也是敏而好学、不负众望,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经典。

他在古印度学习了十七年,周游了古印度列国共110个国家。他通过“无遮大会”的辩经,征服了所有僧众,获得了极高的名望和荣耀,被印度人称为“先知”。

但玄奘不忘初衷,他放弃了所有的荣耀,毅然决然地返回故土。在643年,玄奘带着舍利子150粒,佛像7尊和657部经书重归大唐。

玄奘及其弟子翻译的佛典多达75部、1335卷。在664年,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圆寂,享年65岁。当时的唐高宗闻讯失声痛哭:“朕失国宝矣。”罢朝三日以示哀悼。长安城内的民众也是百万人为之哭送。

这就是玄奘法师的一生。

在玄奘法师西行的精神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靠意志战胜本能。当下无论你是什么样的遭遇,请不要放弃希望,也不要停下你前进的步伐。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本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尘世纷纷扰扰,生活琐琐碎碎。几两白银,几分油盐,这就是你我的日常。如果当下你感觉比较艰难,那不是生活放弃了你,而是你正在走上坡路。

我们从玄奘西行可以看到三点精神:

一.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

二.不要抱怨遭遇的苦难。

三.不要畏惧前方的黑暗。

你可知无数人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你可知无数人走到山顶的时候,也曾经在半路上想过放弃。但只要坚持到最后,种种的磨难,都会成为我们坚硬的铠甲。它会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的更加自信,更加坦然,只要——你肯前行!

原创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