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我的病例分析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宋海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踝部等处,属内科急症范畴。既往强调散寒、除湿、祛风、通痹的较多,故治疗时间长,且复发率高。

笔者通过近些年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与寒、湿、瘀、虚关系密切,可用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温阳益气、养血柔筋之法,能收到满意疗效,且远期疗效巩固。

01

散寒除湿法

是指用祛除寒湿的药物,消除痹阻,畅通气血,达到治疗本病的方法,适用于本病偏重于寒湿的证候。寒湿均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收引凝滞,重浊黏滞。若人体卫外之阳气不足,复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地等,寒湿之邪从肌表而入,留滞四肢肌肉关节,致使经络之气闭阻,营卫之气不畅,气血运行不利,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发病前有受寒史,最先发现身体下半部酸痛或不灵活,数日后即出现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疼痛多由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和足背。

在持续钝痛的基础上,可有阵阵如锯刀刺样疼痛,夜间尤甚。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用蠲痹定痛汤(自拟方: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川牛膝、苍术、防己、乳香、没药、川芎、独活、桂枝、甘草)。水酒各半煎服,两日1剂。

服后药渣加八角枫100克,花椒15克,煎水外洗患肢。

民间用蜀椒10克,煎水去蜀椒,入绿壳鸭蛋2个,加盐少许,顿服,1日1次,对本病也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02活血化瘀法

是指用活血化瘀药物,消除瘀血,流通气血的方法,适用于本病瘀血偏重的证候。正常血液在经脉之中,应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若久痛入络,气血运行不畅;寒湿之邪侵入血脉,留滞下肢,使血液凝涩成瘀,阻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发为本病瘀血偏重的证候。

临床表现:下肢沿坐骨神经通路剧烈疼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阻,尤以夜间疼痛更甚,痛处拒按,或患肢麻木、转筋,舌紫暗,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用活络效灵丹加味(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川牛膝、桃仁、全蝎、地龙)。

若血瘀甚,加三七磨酒兑服;

兼气滞加柴胡、枳壳行气导滞;

兼气虚加党参、黄芪益气化瘀;

兼阳虚加附子、肉桂温阳化痰。

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对本型有一定作用。

03温阳益气法

是指用益气温阳的药物,温通经脉,以畅通气血的方法,适用于因阳气不足,经脉失煦,气血运行受阻所致的证候。阳气根于肾,肾居下焦,对脏腑经络起着温熙、生化、推动的作用,阳气充足则脏腑经络之气运行有常;若本病日久,阳气受损,经络失于温煦,气机运行迟缓,而致经气痹阻,发为本病偏于阳气虚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下肢疼痛经久不愈,肢体不温,畏寒神怯,患肢喜温喜按,劳累后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舌淡、苔白滑,脉沉弱无力。

治宜温阳益气,通络止痛,方予仙淫通痹汤(自拟方:仙茅、淫羊藿、熟地、杜仲、附片、桂枝、鹿衔草、炙甘草)。

若气虚甚,加人参、黄芪益气通络;

兼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养血通络。

04养血柔筋法

是指用可滋养阴血的药物,补充阴血,以濡润筋脉的方法,适用于阴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的坐骨神经痛。阴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循脉道而运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脏腑经脉起着营养和濡润作用。

若疼痛经久不愈,或年老精亏,阴血暗耗,致使阴虚血弱,筋脉失养,而发为本病阴血亏虚的证候。

临床表现:

下肢沿坐骨神经通路绵绵作痛,时作时止,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伴面色苍白,唇甲无华,甚则肌肉萎缩、弛软,舌淡红,脉细弱或细数。

治宜养血通络,柔筋止痛。

方予加味芍甘汤(白芍、炙甘草、玉竹、淮牛膝、当归、木瓜、秦艽)。

阴血亏虚,易生风化燥,表现为肌肤瘙痒,肢体麻木,头目眩晕等,治宜加生地、天麻、钩藤等养血熄风药。

05典型案例

例一

杨某,男,49岁,农民。2020年3月5日诊。

患“坐骨神经痛”3余年,屡服中西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一年前因劳累后疼痛加重,行走困难,历经药物、理疗等治疗无效。目前症见右下肢沿坐骨神经通路剧烈疼痛,屈伸困难,活动受限,疼痛以夜间为甚,难以入睡,察其舌质暗红,脉细涩,方用活络效灵丹加牛膝、桃仁、全蝎、蜈蚣等,守方共进12剂,疼痛停止。后以上方加黄芪、白芍泡酒缓服,以图巩固。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例二

袁某,女,45岁,农民。2020 年5月8日诊。久居潮湿,未予重视,初起双下肢麻木萎软,继而疼痛难忍,尤以右侧下肢为甚,经保定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坐骨神经痛”,用封闭、药物等治疗无效,且腰背酸胀,行动不利,故此来院就诊。症见右侧肢体疼痛,向下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呈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剧。察其舌苔白腻,脉弦等,脉证合参,辨证乃寒湿阻痹、经气不畅,治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用蠲痹止痛汤,另兼服蜀椒煮鸭蛋方。服药4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守方至15剂时,疼痛消失,后用独活寄生汤泡酒缓服,至今未见再发。

06

讨论与体会

坐骨神经痛的发生与寒、瘀、湿、虚关系密切,其基本病机在于经气不畅,气血运行受阻,故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

根据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通络”就构成了治疗本病最基本的方法;但由于坐骨神经痛病因有寒、湿、瘀之别,病证有虚实之分,故治疗宜细审病情,详察病因,酌情立法,以法制方,在合理选用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温阳益气、养血柔筋法的基础上,守方守法,从而达到经络通利、气血流畅之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本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寒瘀夹杂,虚实互见,相兼证候屡见不鲜,治疗时又当分辨其轻重缓急,各法互参,方能收到预期疗效。

(0)

相关推荐

  • 一物降一物,10种常见骨科病“最怕”的中...

    一物降一物,10种常见骨科病“最怕”的中...

  • 调理晨僵的几个医案

    偶尔出现晨僵呢,那也没什么,艾灸啊,针灸啊,喝喝姜枣汤,等等,也许,就能好转了.醒来就腰痛关节僵硬"晨僵"怎么办? 如果转为严重了呢,那,可能,调理起来,就大费周章了. 医案: 曾 ...

  • 下肢疼痛、沉重、麻木?一招活血通络、除湿止痛法,即可药到病除

    下肢疼痛、沉重、麻木?一招活血通络、除湿止痛法,即可药到病除

  •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中医治疗

  •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的分析研究

    13.文献统计中中医证型名称有14个,其中以肝经蕴热.余毒未清.痰瘀凝滞.气血虚弱为多见.病理要素主要为热.痰.病位要素包括肝.肾.脾.胃等,与肝有关的证型占总数的39.29% 14.目前临床成方加减 ...

  • 名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处方数据挖掘分析

    目的: 利用"方剂数据挖掘平台"对广东省中医院的黄春林教授和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的张琪教授这两位来自不同地域的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处方进行挖掘分析,揭示两位名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用药 ...

  • 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病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张伯礼教授治疗中风病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对351首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药物名称标准化,通过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张教授治疗中风病中用药频次由高 ...

  •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医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用药规律.方法: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于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住院治疗PD的医案为 ...

  • 中医治疗胆结石简单分析

    胆结石又称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从婴儿到老年人都可能发生,但40-50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胆汁郁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是胆石病的主要病因. 健康人的肝脏每日分泌胆汁,胆汁能通畅地流过胆囊.胆道 ...

  • 顽固的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有专方!

    小 编 导 读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证,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由很多病因所导致的一个症状,中老年群体是多发人群.坐骨神经痛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常反复发作.难以痊愈.今天,老中医 ...

  • 中医辩证治疗口腔溃疡~病例分析

    曾治患者张××,男,30岁.口疮数月,前医先以西药冶之不效,后以中药牛黄解毒丸.清胃散.外用冰硼散不效.审其口腔粘膜.舌尖有溃疡6处,大者如豆大,小者如高粱大,疼痛,大便正常,小便黄赤.综合脉证,诊为 ...

  • 病例分析:中医治疗眩晕

    病例分析 马某,女,39岁, 2012年5月份感觉眩晕,耳鸣,时觉头沉,体倦乏力,但未引起重视.2013年初开始病情加重,乃就诊于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21日检查报告:TC7.73m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