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攻略51: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求1+2+22+23+…+22016的值,可设S=1+2+22+23+…+22016,于是2S=2+22+23+…+22017,因此2SS=22017﹣1,所以S=22017﹣1.我们把这种求和方法叫错位相减法.仿照上述的思路方法,计算出1+5+52+53+…+52016的值为(  )
参考答案:
考点分析: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题干分析:
仿照例子,设S=1+5+52+53+…+52016,由此可得出5S=5+52+53+…+52017,两者做差除以4即可得出S值,此题得解.
解题反思: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数字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仿照例子计算1+5+52+53+…+52016.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本题其实是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但初中未接触过该方面的知识,需要借助于错位相减法来求出结论.
规律型问题也称之为归纳猜想问题,或也叫观察、归纳与猜想题,此类题型最大特点:问题的结论或条件不直接给出,而常常是给出一列数、一列等式或一列图形的一部分,然后让考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推理、猜想等一系列活动,逐步确定需要求的结论。
无论是平时的数学测验,还是中考,规律型问题一直是中考数学热点,在试卷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能很好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我领取学习资料

您也可以登陆学习平台↓

第一中考

网址是www.diyizhongkao.com

点击原文,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

(0)

相关推荐

  • 圆锥曲线系列讲义之20----抛物线9

    本节再讲解一些抛物线有关的定值定点问题. 注: 1 )本结论也是圆锥曲线共有的性质,椭圆对应的性质为本系列第10篇之问题51.本题本质为极点极线,后面有空会进一步系统讲解与极点极线相关的问题. 2)利 ...

  • 面对中考,人人都想考出高分,但至少你要做对这些题

    中考数学经过多年,出现了很多经典题型,如动点问题.分类讨论.新定义问题.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等,这些题型不仅能很好考查考生知识掌握程度,更能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区分度. 像其中 ...

  • 选择题攻略30: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菱形的性质

    如图,菱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上,将菱形OABC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75°至OA′B′C′的位置,若OB=2√3,∠C=120°,则点B′的坐标为( ) 参考答案: 解:过点B作BE⊥OA于E,过点 ...

  • 选择题攻略45:规律型:点的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1B1C1D1.D1 E1E2B2.A2B2 C2D2.D2E3E4B3-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B1在y轴上,点C1.E1.E2.C2.E3.E4.C3-在x轴上,已 ...

  • 选择题攻略44: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如图是用完全相同的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示意图.若拼成的图形中有n个菱形,则需要火柴棍的根数是( ) A.n+4 B.2n+1 C.2n+3 D.4n+1 参考答案: 解:∵第一个菱形需要5 ...

  • 选择题攻略110:图形有关的规律类问题

    如图,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摆放,则第8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 参考答案: 解:第1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2+1: 第2个图形共有小正方形的个数为3×3+2: 第3个图形共有 ...

  • 高考攻略| 六大史观型题目答题得分点汇总,收藏!

    相关链接:一口气读完高中历史必修1 一口气读完高中历史必修2 一口气读完高中历史必修3 (一)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研究的理论依据和 ...

  • 高考历史选择题攻略!高分不是梦!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干精炼,逻辑严密,设题陷阱比较隐秘,很多考生在一念之间就选错了,往往是做题过程很愉快,考后成绩很意外! 如何提高历史选择题的分值成为众多考生 的一个难题,下面针对高考选择题的设题特征, ...

  • 选择题攻略97:二次函数有关的综合题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③所示,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则下  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4a+b=0:           ②9a+3b+c< ...

  • 选择题攻略96:动点有关的综合问题

    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点P从点A运动到点B,速度为1,点Q沿B﹣C﹣D运动,速度为2,点P.Q同时出发,则△BPQ的面积y与运动时间t(t≤4)的函数图象是( ) 参考答案: 解:①点P在AB ...

  • 选择题攻略95:三角形有关的题型

    如图,将一个等腰Rt△ABC对折,使∠A与∠B重合,展开后得折痕CD,再将∠A折叠,使C落在AB上的点F处,展开后,折痕AE交CD于点P,连接PF.EF,下列结论:①tan∠CAE=√2﹣1:②图中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