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中 | “口干”不仅仅是阴虚的表现
“云雨”是生命之源题
图3-13-4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关于自然科学对云雨的形成的描述,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主要是从古代自然观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云雨”的形成,首先要澄清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阳”与“气”,两者在中医理论的学习当中,以及在中医临床上实践中很容易混淆,其原因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属阳的性质,而其不同点也是很明显的,也是我们常说的“阳化气”,气是由阳所化生的。什么是阳呢?从根本上说,阳就是太阳的光与热,自然界的气则是太阳的光热加上水形成的,人体之气源于精。
经文中所说的“清阳为天”的清阳是指轻清的阳气,与天之气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阳加水组成的。因此,天之气源于地之水,而地之水又是依靠天之气的下降生水。“云雨”就是由地上的水和在光热的作用下,升降转化形成的(图3-13-4)。在这个形成过程当中还要有一个必需的条件,就是阳光照在地面上,地面上有热而天空中的气是寒凉的。
夏季当气温很高的时候,哪里是最热的呢?有生活常识的人们都知道,温度最高的地方是地表,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高空中实际上是最寒冷的地方。这也是上虚下实的状态。“阳化气”始于地表其能量最大,当水气上升到天空中时,气逐渐散开,阳逐渐散去,阴开始出生,这就是为什么越高越寒的原因。正是因为如此,地面上的湿气在光热的作用下化为气,然后上为云,天之云气在寒凉之气的凝结作用下变成雨而下降,云雨的发生实际上是自然界水液的新陈代谢,云雨可以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因为云雨的存在,江河才会清澈,大地才会润泽。江河湖泊才能代谢那些污秽糟粕。
古代小说不论是传奇故事,还是言情小说,以及《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写到男女进行房事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用使用这样的词汇,“共赴巫山云雨”,“不免云雨一番”等。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与丫环袭人房事之时的情景。有学者认为,“云雨”是腾云驾雾如神仙!当房事高潮的时候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让人觉得快活似神仙,所以古人房事也称“云雨”。
还有人认为,“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播雨之事。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所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可见巫山确有其山。这些观点都是人们的一种想象,读懂了《黄帝内经》后我才真正地大彻大悟,“云雨之事”不单指房事活动时的一种感受,“云雨”是天地间阴阳转化的形式,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这个生命不单指人类,而且也指由于天地上下之间的一切有生命存在的物质。“云雨”一词的出现,道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那就是中国古人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1.人体中津液的气化过程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经文从一个方面介绍了水液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水饮入于胃后,经过脾胃的运化成精微物质而上归于肺,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好像一张大大的伞,《黄帝内经》称之为“肺为华盖”,自然界当中好像是空中的大气层,所有清阳、湿气上升到天空中就会自然下降,以保持地球上的水液不致流失。同时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清浊分离后,清气上为云后又转化为清水降于地面,这也是自然界清泉活水的源头。同时浊阴归地,这也是五谷生化的源头。
人体对应于自然,但稍有不同,饮食入胃后经过腐熟运化,气化的部分由人体散发的热量向上融入天气中,而其他的营养物质化生成营卫之气而被人体所利用,剩余的部分排泄在外成为土地的肥料,成为五谷生长的营养物质。人体所排泄的物质看似糟粕,但其对土地上的谷物的生长是必需的养料。
记得小时候听老人们讲,农村人出门手里总是要挎一个篮子,看到地上的牲畜排泄的粪便随手捡起来。每家后院都有一个粪堆,把捡回来的粪便,和自己家里人的排泄物都堆积起来发酵成肥料,这可是全家人的宝,全家人的口粮的保证都指望这个粪堆了。那时候甚至流行过这样的故事,说的是有的人家过于勤劳或者是过于注重“粪”这个东西对家庭的重要性,某某人到二三十里外的集镇办事,路上忽然内急了,便跑到高粱地里方便,但是在大便完了之后,看到这一堆东西,实在不忍心丢弃它,便把它用包头的布包了起来,一直带回家。自家人从来不在别人家大便的,即使再急也要憋着回到自己家大便,因此那时候也不用公共厕所。可以这样说,按照自然的生活方式没有废物,所有从人体排泄出的东西又都按照阴阳性质,化气或者成形,回归到自然当中。
2.“口干”不仅仅是阴虚的表现
口干是津液亏损的一个常见症状,但一定是阴虚证吗?这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阴虚可以因为津液不足而成口干症状,阳虚则是由于水湿停留于下焦,而致上焦津液不足出现口干症状。在《伤寒论》中消渴症状在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病里都有出现,因此口渴不仅仅是由于阴虚或者实热所致那样简单。应该还包括因阳虚致津液运化失调,以及气机阻滞造成的津液代谢失调,甚至血瘀、痰湿等疾病,只要是造成津液代谢失调的病症都可以形成口干。要想判断造成口渴的原因,首先要明确津液代谢的过程和机理,然后再根据病人的症状给出合理的诊断。治疗也要根据口渴发病的根本机理给予相应的治疗,不能单纯只是清热滋阴。
总之,一切生物都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产生的,这个条件就是“太极生两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是体现了万物是由天地阴阳之气相互运动而生成的,这种运动方式就是“冲气以为和”。因此,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都要以此为基本法则去遵循。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