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1小时快速升级脉诊?
中医书友会 2019-04-27
脉诊是中医探寻机体生理病理信息,窥视脏腑功能变化的独特手段。
传统的28脉,许多人学的时候觉得分类清晰,描述形象;然而一到临床却发现根本摸不着头绪,每当病人伸手“考验”,难免心下惴惴,不知从何辨起。
那么能否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上手脉学?
怎样做到以脉测症,凭脉选方,甚至判断疾病预后?
经典方剂的脉象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请来了在脉诊方面颇有造诣的谢相智老师,希望能给脉诊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道一些启发。
主讲介绍:谢相智
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二十余年,精研仲景经方,重视脉学临床实践。认为脉学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复兴的必经之路,倡导临床以实践为要。博采诸脉家之长,提出从空间与时间及"气道"角度探究脉象,便于深入理解脉学,迅速掌握实践。
【精彩观点】
谢老师认为:脉象即气象,要弄清脉象就要先明白气的运动。
复杂问题往往有简单的处理方法,了解脉象应该从分类开始。
长弦脉从象上与人体的肠道和血管相对应,故在肠道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多见。
含有桂枝汤的方剂,左寸弱多见,这种病人症状多在夜间加重。
脉象判断病情预后的关键在于把握气的运动方向。
在《从纵横角度谈脉诊脉势》课程中,谢老师将多年脉诊经验娓娓道来,提出从“气”和“势”的角度去理解脉象,化繁为简,纲举目张,传授了一套易学、实用、可复制的脉诊方法。以下视频是部分内容的摘录,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病案选编】
谢某,男性,83岁。
主诉头痛伴眩晕3日。视物旋转,有恶心无呕吐,测血压基本正常(145/90mmHg),因症状持续不缓解,只能卧床,夜间睡眠不足2小时。刻下症见:头痛,前额明显,伴眩晕,喜卧,卧床头晕减轻,大便干结,每2日一次。诊其脉,双手均为弦脉略硬,双寸大于双尺,有上越之势;舌质暗红,苔白。平时身体可,有心脏病、糖尿病史。
【中医诊断】肝肾阴虚
【诊 断】水不涵木
【处 方】左归饮加味
熟地15 生山药20 茯苓20 炙甘草5
枸杞20 山茱萸20 细辛3 川芎20
肉苁蓉30 七剂,日二次
【分 析】头痛、眩晕病位在头(脑),所以我们应重点关注寸位,因寸大于尺,势强,且双尺有力,符合乾卦,考虑为"风"、为"热";右上越(且弦)之势,考虑右不降,左上越之势(且弦)考虑左不升。
病人服至一剂半时打电话告知头痛已愈,感叹中医之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