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预言与诺言
旧作:预言与诺言
鲁人
一年前,杭州师范大学范忠信教授在个人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并承诺如赌输,愿“罚自己爬行一公里”。但他真的过分乐观了,一年逝去,虽有几个地方成功试验,但相对于广袤的大地声息甚微,与他的预言相去甚远。他只有践行诺言,用了近两小时,爬行了一公里,让手掌和膝盖很受伤。
公众关注范教授的预言,也关注范教授的诺言。关注预言是关注国家的命运,也即是关注自己未来的生活;关注诺言的态度似乎要复杂,可能有人是愤世嫉俗;有人是幸灾乐祸;有人是调侃娱乐;有人是看个人诚信,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反应的到是改革至当下,人们复杂的心态。
范教授的目的很单纯,预言“就是希望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有所进步,希望这个制度尽可能变成现实。”爬行就是“要遵守承诺,不想人格受到贬损。”不过他还是说“我就是爬行也是一种谏言的愿望,以善良、温和的形式。”这末一句话,不好强调,其实到可能是范教授有意无意中,流露出的对改革中各种阻力的无奈和批判。无奈,却充满善意的温和,这是我们绝大部分国人当下所缺乏的态度和行为。早有人说过,在中国那怕搬动一张桌子也要付出血的代价。国人对待问题的态度似乎一是固执,一是急切。固执,是喜欢墨守成规,不愿改变,不容改变;急切,是凡事急功近利,不考虑方式和后果。这两者的结局似乎都是用“革命”来解决,只能用鲜血和人头来祭奠。其实,人类文明的标志并不是科技的迅猛发展,更不是用异常高端的武器,进行游戏般的杀戮,而应该表现在人性所散发出的光辉的强度。人类,不论是国家是集团是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不会轻易放弃,也不是大刀阔斧即可以一觉醒来便改变一切的。人类文明的标志应该是沟通,共同坐下来耐心地商量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法。
范教授的预言代表国人的愿望,然而他还是把人们放弃利益的过程想简单了。好在他是一位撞了南墙不回头的乐观主义者,对目前社会的发展颇有信心。预言破产之后,他虽不敢再赌,也认识到此事实现起来的艰难,但仍认为三五年内可能实现,只是具体范围和程度可能会有变化。范教授的乐观并非盲目的,而是来自他的学识,来自他对社会的了解和分析,来自他对执政者的信心。社会的变革不可能只靠愿望便能实现,但没有愿望一切便更无望。
范教授兑现诺言的意义,绝不仅是未失信于关注他的人们,未使自己的人格掉价。更在于他的学生将他诚信的行动做了自己的榜样,而这些以他为榜样的学生,又将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有预言,并为之付出努力,却未必都能实现;有诺言,应该兑现,它标志着人们向文明迈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