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铁”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86号

一座舒展威严、典雅精美的

欧式建筑巍然屹立

这就是承载百年哈铁历史的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6年12月12日成立,由哈尔滨铁路局文化宫老剧场(原中东铁路俱乐部)改建而成。建设规模约7800平方米,集陈列、收藏、展示于一体,全面系统展示哈尔滨铁路10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轨迹。

百余年前,当中东铁路的钢轨由西伯利亚延伸至中国境内时,哈尔滨作为这条铁路上的重要枢纽,便开始了从乡村小镇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程。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掠夺中国资源在我国东北地区修建的一条铁路。线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呈“丁”字形。

自建成后,中东铁路就成为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与博弈的焦点。日俄战争后,日俄双方以长春作为势力分界线,长春以南到旅顺的中东铁路支线归日本所有,称为南满铁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钳制了中东铁路。1935年3月,前苏联政府单方面将中东铁路北段出卖给日伪政府。

百年钢轨。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合并,改称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共管。直到1952年12月31日,中东铁路才完全回到中国。

詹天佑雕像。

在中东铁路修建、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众多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权益而斗争。1919年,詹天佑抱病北上,在参加协约国共管西伯利亚和中东铁路委员会开会期间,义正词严,为维护中东铁路路权而斗争,终因积劳病倒。

老式绿皮火车。

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大量移民涌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哈尔滨投资办厂,设立领事馆、银行、商店,民族资本主义壮大,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摩擦融合。哈尔滨从一个散落的村屯,迅速成长为著名的“国际贸易之都”,被誉为“东方小巴黎”。

老剧场。

中东铁路俱乐部始建于1903年,1911年投入使用,由中东铁路技师、俄国建造师康·德·捷尼索夫设计,设有剧场、舞厅、台球厅和餐饮厅,是中东铁路高级官员们的文化娱乐场所。

中东铁路俱乐部时期的台球桌和钢琴。

中东铁路俱乐部的老剧场曾是哈尔滨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也曾经见证和记录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演奏场景。

在这里,中东铁路交响乐团第一次将交响乐和芭蕾舞引进了中国;1926年,这里诞生了哈尔滨第一个业余京剧团;1936年,俄罗斯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宾曾经在此演出,轰动一时。

周总理使用过的讲台。

1952年,中长铁路移交庆祝大会在此举行。从此,这条被沙俄、苏联和日本侵占、经营多年的中东铁路完全返还中国,中国在中东铁路的失地和主权得到恢复。周恩来总理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不仅详实记录时代的沧桑巨变,也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奋斗复兴史,珍藏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梦想。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开会时使用的会议桌。

3005。

1948年,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继续补充物资,齐齐哈尔铁路局昂昂溪机务段的火车司机长范永等16人组成的包乘组毅然接下将军用物资送达前线的任务。历经惊心动魄的4个昼夜,1948年10月2日6时,“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终于载着8车炸药、22车炮弹抵达清河门站,顺利完成军火运输任务。“冲锋在前,敢打硬拼”的“3005精神”也在人民解放战争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毛泽东号”、“朱德号”、“铁牛号”机车。

“毛泽东号”、“朱德号”、“铁牛号”(原绥化机务段)机车,是我国铁路于新中国成立前命名的3大著名机车,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中与建设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斯大林赠给毛主席的咖啡壶。

毛主席使用过的沙发。

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乘火车访问苏联,新中国的外交大幕就此拉开。这个沙发就是毛主席在满洲里火车站贵宾室停留时坐过的沙发,俄式咖啡壶则是斯大林赠送给毛主席的,毛主席回国途经满洲里站将其送给了车站职工。

一组组铁路符号再现峥嵘岁月,一段段文字记录旧日时光,一张张英雄面孔竖起百年丰碑,铁轨、路基、道钉……3000余件历史文献珍贵藏品展现了哈铁百年的光荣与梦想。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内涵的独特建筑,不仅打通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隧道,揭开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印记,还将成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人民的一座精神家园。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就像是一条纽带

一头牵引历史,一头奔赴未来

记者 张雅凌

图片由哈尔滨铁路博物馆提供

责编|廖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