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问道老子: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始制有名”?
38.问道老子: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始制有名”?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常人看来顺其自然就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实际上却是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无所不为。当政者如果能够照此道法自然以正治国,那么世间万物就会自我运化自然生灭。在运化过程中,如果有形之象与无形之气出现阴阳失衡,那么我就必须通过术为道之用来进行调整控制,从而使其恢复到纯朴无名的正常状态。使其恢复到纯朴无名的正常状态,就不会再出现系统循环发展失衡的问题。如果使人们都能够自我克制自私贪婪的欲望冲动,就肯定能够自我实现自身心态的安稳沉静,那么以正治国天下太平的局面就自然形成了。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道原本无名,它虽然朴实无华到了细小看不见的地步,但天下人没有谁能够让它服从个人意志。当政者如果能够顺应天道以正治国,那么万事万物就会自然追随。天地间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自然就会风调雨顺普降甘露。老百姓不需要用法令控制,社会经济就自然会均衡发展良性循环。自远古开始,人们就已经形成了公共资源公平分配的规则和名称。以前既然有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名称,那么后人做事就应该懂得分寸。懂得了这个适可而止的分寸,就不会有任何凶险了。这就像天下都依归于道,也犹如百川归于江海一样。
以经解经,我们还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武器是不祥之物,这是人人皆厌恶的东西,所以得道者都不愿意接触它。有道者平时生活意左青龙为上,而在用兵打仗时则是以右白虎为上。武器是不祥之物,不是有道者常用的工具,只是在迫不得已之时才会使用。因此,绝不能迷信武器工具,使用战争暴力手段也要适可而止。战争胜利了不能自鸣得意耀武扬威,炫耀武功就是草菅人命以杀人为乐。漠视生命以杀人为乐者,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再联系上下文来看,在距今大约两千五百年前,面对“礼崩乐坏”群雄争霸的天下乱局,一位老者却在不慌不忙地给人们讲述“战争与和平”的大道之理,这就形成了一部穿越时空的五千言《道德经》。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很难理解其中的“玄之又玄”。然而,从中国式“春秋无义战”的“礼崩乐坏”天下兴亡周期律,再到古希腊式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这个“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谜题却始终困扰着人类社会。如果说,“术为道之用”的科技创新能够解决这个不均衡发展痼疾。那么,从青铜器时代到网络信息时代战火连绵的残酷事实,就早已经彻底否定了这个自欺欺人的理论假设。直至今天,当“日不落帝国”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又面临一场全球性“礼崩乐坏”群雄争霸的天下乱局之时,整个世界都在翘首以待破解“战争与和平”难题的“中国方案”,而中国人则还是必须像当年的孔子一样“问道于老子”!
如果有人笃信“自私自利兽性本能就是人性本能”,那就等于是在否定人类与兽类的本质区别,也是在否定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更是在否定人类祖先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历史存在。事实上,正因为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心善渊”的“公私之变”,才形成了人类社会“公私之变”物极必反的历史循环。如前所述,就像中国人“知道不知道”的口头禅一样,在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中,也幸存着这样的记载:“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由此可见,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在传承“三皇”时代以前的“大道”,而不是“五帝”时代以后的“常道”。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三皇”时代,就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而自“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奴隶制小康社会,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级礼法制度。再从“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到“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汉必有奸”以来,都是这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常道”文化传承,也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名可名非常名”。于是,就形成了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
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在距今大约两千五百年前,老子依然给世人传递着“三皇”时代以前的“大道”信息。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恰恰就是基于这个“上下五千年”大道文明的延绵传承,而绝不是只有“尧舜禹之变”的“夏禹传子家天下”以来的常道文明。我们今天“问道于老子”,就是要追寻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始制有名”,更想知道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那场“公私之变”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这个“战争与和平”的有无相生,“众妙之门”就在于大道与常道社会转轨的历史烟云中。
据《史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这段描述,就是“黄帝战蚩尤替天行道”的历史背景。由此,我们就可以隐约发现,自从“盘古氏开辟鸿蒙”,再到“有巢氏教民建房筑屋”,再到“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再到“华胥氏教民结绳织衣”,再到“伏羲氏教民作易八卦通天道”,再到“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这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始终保持着道法自然以正治国的和谐均衡发展,而根本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私利之争引发的战争灾祸。此所谓“神农氏世衰”,就是到了“神农氏尝百草教民稼穑”时代末期,便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私利之争引发的“诸侯相侵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道路之争”,自此就拉开了历史帷幕。“黄帝战蚩尤替天行道”,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天下大战”。然而,“轩辕乃习用干戈”的“武器批判”,却终究代替不了“尧舜禹之变”的“批判武器”。于是,就有了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公私之变”,也就有了“夏禹传子家天下”之后的“汤武革命”改朝换代,更有了周期性“礼崩乐坏”的天下兴亡周期律。
在此,我们不妨共同回顾一下《史记》中关于“黄帝战蚩尤替天行道”的历史片段。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在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就显出思维反应很快,长大后勤奋敦厚,成年聪慧明智视野博大。轩辕生活的年代,神农氏继承者作为公社联盟首领的威信已经丧失,地方豪族利益集团为争夺势力范围相互混战,百姓遭殃苦不堪言,而神农氏继承者又无力平息这场战乱。于是,轩辕就组织群众进行武装训练,然而便去讨伐那些破坏神农氏既定规则秩序的作乱者,各地公社部落都积极响应和跟随他的行动。而蚩尤最为强悍暴烈,没有人能够制服他。神农氏旁系后裔炎帝也经常横行霸道欺凌百姓,各地公社部落群众就纷纷投奔归附轩辕。于是,轩辕就继续修道弘德,发展壮大自己的军队。同时,根据水土环境和气候季节变化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因地制宜发展农耕经济,使百姓都能够均衡享受到发展成果。然后,从自己的根据地进一步向周围发展,而且训练以熊、罴、貔貅、躯和虎等猛兽为图腾标志的各路大军,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进行会战。经过三场战役,才终于征服了炎帝,并建立起了炎黄联盟统一战线。
当时,蚩尤还在继续作乱,拒不遵守神农氏既定的规则秩序。于是,轩辕就征调各地公社部落的武装力量,在涿鹿郊野与蚩尤进行决战,最后才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场天下大乱平息后,各地公社部落都尊奉轩辕做公社联盟首领,正式取代了神农氏继承者的领导地位,这就是黄帝。此后,一旦发现天下有作乱者,黄帝就亲自带兵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赶往下一站,一路上爬山涉水修路架桥,从来没有安宁地生活居住过。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这段话的大意是,太史公说,文化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这个五帝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现在的《尚书》版本,却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文字粗疏而不规范,士大夫们也很难说得清楚。孔子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读书人有的也不传习。我曾经往西到过空桐,往北路过涿鹿,往东到过大海,往南渡过长江、淮水。所到过的地方,那里的老人们往往都能讲述各自听说过的黄帝、尧、舜事迹。不过,各地风俗教化都已经有些不同,总起来说,我认为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应该比较接近史实。我研读过《春秋》和《国语》,发现其中对于《五帝德》和《帝系姓》的阐述都很清楚,只是人们不原意去深入考究。这里面的记述,应该都不是虚妄之说。《尚书》残缺已经有好长时间了,但轶失的记载却常常可以从其他书中找到。如果不好学深思,真正用心领会历史记载的原意,那么想要向那些学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讲明白肯定很难。我把这些资料加以评议编辑,选择了那些言辞特别雅正的著录下来,写成这篇本纪,列于《史记》全书的开头。
众所周知, 《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一般认为,“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班固所著《汉书》、范晔和司马彪所著《后汉书》、陈寿所著《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不过,在“汉承秦制”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特殊历史环境下,司马迁对于“三皇”以前的历史了解,本身就是来自于经“孔子删诗书绳春秋”后形成的《尚书》版本。这就造成了他对“上五千年”历史认识的客观局限,也就不可能区分清楚“三皇”时代与“五帝”时代的“公私之变”。当然,司马迁更不可能知道近年来《竹书记年》的考古新发现。因此,只有进一步探索发现“三皇”时代以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历史,我们才能够彻底破解“战争与和平”的文化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