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大理】白族甲马
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七“通用字”条目写道:很多东西名字叫“马”,实际跟马没关系,例如猜拳用的小木棍叫“拳马”,木匠的工作台叫“作马”,插秧的小船叫“秧马”,吃面时配的小菜叫“面马”,在纸上画神佛之像,祭祀之后再烧掉,这种纸叫“甲马”。
大理白族甲马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止,但其在民间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最早起源于唐朝,历史文献中关于“甲马”有大量记载。清虞兆湰《天香楼偶得·马字寓用》载:“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祀之,祀毕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佛之所凭依,似乎马也。”清赵翼《陔余丛考》也有记载:“昔时画神像于纸,皆有乘骑之用,故曰纸马。”即便在非常时期,老百姓也从来没有停止使用它。
清代考据学家赵翼《陔余丛考》卷30“纸马”条目说:“世俗祭祀,必焚纸钱、甲马。”万历时学者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泰山香税”条目说:“(士女赴泰山烧香)必戴甲马、呼圣号、不远千里、十步五步一拜而来。”袁枚《续子不语》卷一“天后”条目说:“天后圣母……灵显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风涛不测,呼之立应。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清时期的部分地方,人们祭祖、进香、航海、送葬,都要烧一些甲马。
白族甲马纸始于白族古代社会。当时,中原汉族地区有一种“甲马”,即“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白族先民很快引进了汉族的“甲马”,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意识。
在云南甲马主要流传于汉族,白族,彝族的宗教活动,尤其在大理白族地区广为流传,白族民间也称其为“纸符”“纸马”“纸火”等。
1、用于建房类的甲马,有《土公土母》《木神》《鲁班先师》《八卦》《五方军马神》等等。
2、用于祭祖、祭祀本主、灶君、天地类的甲马,有《祖先之神》《灶君》《五福大神》《本主正神》等。
3、用于祈福、求财、求平安类的甲马,有《人马平安》《招财进宝》《利市仙官》《福》《禄》《寿》《禧》《嗣》等。
4、用于节庆、喜庆、求子求学类的甲马,有《喜神》《家神》《孔子先师》《床公床母》《子孙娘娘》等。
5、用于祛病驱瘟类的甲马,有《药王菩萨》《痘儿哥哥》《病符》等。
6、用于祭山神土地类的甲马,有《土公土母》《山神》《山神土地》等。
7、用于祭树、祭水、祭六畜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类的甲马,有《水神》《龙王》《风神》《马王》等。
8、用于过关、还愿类的甲马,有《过关大神》《好人相逢》《逢凶化吉》《咒神》等。
9、用于送鬼、叫魂、丧葬类的甲马,有《刀兵》《哭神》《叫魂》等。
文稿:甲马世第
摄影:盛文强
视频来源:果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