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 看了很多季奇葩说,你还是学不会思辨?

偶然看了《奇葩说》第五季,对这个节目大为改观。这是一档辩论题材的综艺,主要目的就是给观众呈现一场辩论,并在辩论当中加入主持人的嬉笑怒骂,让原本紧张兮兮的辩论多了幽默、乐趣和感动。

我曾经很讨厌奇葩说,具体地说应该是第四季,也许包括之前几季的奇葩说。我并不讨厌辩论这个题材,也不反感奇怪的辩题和选手的装束,我那时不喜欢的,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点:选手的表现,不是为了辩论,而仅仅是表达自己(哪怕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碰撞太少,而只为出“金句”,这让辩论不像辩论,显得比较作。

正常在辩论的时候,辩手们会无限放大某个细节,忽略某些负面因素,并以此构建自己的逻辑,博取裁判的认同。但精彩之处不是“自说自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是互相抓住对方的逻辑漏洞进行驳斥的过程。

而在节目里恰好相反,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节目效果的要求,选手来不及驳斥对方,只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夸张的表现、略有片面的举例(其实是有给对手送分,给自己挖坑的风险的),实则是提高了话题度而减少了“技术性”。更关键的是,没有对手对此进行驳斥,这些有点偏颇的观点和举例就让人觉得如鲠在喉。

我不否认“金句”本就是辩论的一部分,厉害的辩手在逻辑上坚不可摧,也应该在表达上博尽眼球。经典如“when the gloves don’t fit, then he shall leave”*这样的表达总让人回味无穷。只不过节目的侧重点太偏后者了,选手的观点多是噱头足和观感好,少了逻辑上灵光一闪的感觉,以至于让人觉得略有点作。

所以,当时的我,一看奇葩说就会忍不住吐槽,一直吐槽。我当然相信选手的水平,如果我的吐槽被选手听到他们自有反驳的方法,但恰好节目里没有这一部分。

我也理解作为一档综艺,其任务就是引起话题,炒热气氛,让所有的观点得以表达,这样才能让节目看起来充实丰富,又有“意义”,更重要的,是看得轻松。辩论我们看的是辩手的逻辑碰撞,给我们留下印象的是选手的精彩反驳,会让人很紧张。而奇葩说给我们留下的就只有一大堆“金句”。

只不过,这些“金句”的水平参差不齐,当中的很多都没有大小前提只有结论。很多人说现在的人都是快餐文化,读不得长文章,只想短平快,最后越精炼短小朗朗上口,越得人心。所以会不会有很多人看了几季的奇葩说,没学到思辨的能力,却独独收获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金句,并学会了做杠精呢?我不知道,但我本能地拒绝这样的情景(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连带地也不喜欢奇葩说了。

终于到第五季,有了改变了。

第五季选手的互相驳斥多了起来(尽管基本就是意思意思说两句,重点还是演绎自己的观点),选手观点也成熟了起来,逻辑的坑少了很多,显然选手有了更充分的准备。总之,整个节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用一个身边的辩手的话来说,“奇葩说这节目挺好,让人关注辩论、认识辩论。”我只希望大家多学到的是思辨,而不是只固守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力求气势或煽情,却全然不管对方怎么说。

最后还想说一点,大概是制作方为了节目效果,让现场观众的观点摇摆得特别明显。真的因为一个人说了几句话,观众就对一个观点改观了吗?观众们猜不到正反两方的选手大多数可能会用的论点吗?仅仅因为他们在表达论点的时候更煽情,就要转换自己的观点了吗?我想这应该是不太可能的,终究只是为了节目效果而已。倘若真的这么容易就摇来摆去,那只能说明这个观众,他真的一丁点都不愿意思考啊…

其中有一期,观众摇摆特别严重,不可否认那一期选手表现都很出色,主持人还是开了个玩笑“我觉得是我们这届观众不太行”——玩笑开得,倒是挺对的。

希望读完文章的你,不是那样的。

感谢阅读!

* 既然(作案工具)手套(跟嫌犯的手)不合适,那他就该当庭释(放)。出自一位律师的结案陈词,押韵,放大了“工具不符”这一个论据,足以在陪审团心中造成强烈的冲击。

封面图出自《功夫熊猫》

长按二维码关注,转载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