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诗】素心《故乡与记忆》(组章)

【阅读悦读·小说】素心《暖》

文/素心

【作者简介】素心,赤峰市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财经报》《草原》《CCTV文化中国》《文学月报》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文字中与春天相守》

端坐于二月。

微凉的窗前,一盏香茗伴着浓浓的情怀。

沿时光行走,去寻找春天。

黎明时的曙光,爬上枝头,似乎已经做好了孕育花蕾的准备,等着与你惊艳相遇。

安坐于岁月一隅,翻阅在文字中,期盼一场桃花盛开的一瞬,美了心事、也醉了春。

白云蓝天下,任春光在指尖流淌,期盼红的花,绿的草,在笔下与文字邂逅。

哦,这时,我的文字仿佛已经听到了春天的声音。

《草原意象》

安静的夜,是草原发酵的时光。

夜色无恙,马奶酒醉了月夜,马蹄声惊醒了沉睡的草原,勒勒车承载着流年。而风,拂过草原的腹部,随着长调,飘过阿爸的牧场。

风车,转动着四季轮回,在老牛的脊背上走过春秋,白色的毡房里,飘着奶茶的浓香,在燕赵长城的寒来暑往中,讲述两千多年的故事与沧桑。

远逝的童年,翻过草原,随着白云去找寻家乡。门前的小河,潺潺流淌,流淌出宜人的清凉,把牧羊人喂养。

蒙古马,四蹄生风,横扫秋天的落叶。

马奶酒,燃烧着蒙古汉子的胸膛。

牧羊姑娘,长发编结相思,把思念越拉越长。

车辙,穿越了草原的苍茫,把故事装进行囊,马头琴奏响心事,牵挂着游子远走他乡。

草原,是暮色中回归的牛羊,是晨辉里升起的希望。

《打开四季的扉页》

如果四季是一本书。

春,就是浸满淡淡清香的扉页。

冰封,已经锁不住大地。春,在白雪皑皑的原野下蠢蠢欲动,一帘春色探出头来。

黑土地,藏了一冬的梦想,破土而出,悸动的心,迫不及待地去拥抱阳光。

盼望的眼眸,不放过一丝春的讯息,在田野、在山丘找寻着春天的影子。

不经意间,一点绿意在你的脚下焕发生机。

残雪消融的大地,小草、野花正在攻下一块块阵地,一朵花的风情,摇曳出春天的绝美。

桃树的枝丫,按捺不住寂寞,正在悄悄地改变,只等某一天,偷偷地用一山粉黛,写出浓浓春语。

在慵懒的某个清晨,迎春花出其不意给我惊喜,在一缕枝条上绽放,妖娆俏丽的黄色压低早春的寒意。

布谷鸟的歌声响彻原野,阿爸的犁铧犁开松软的土地,种子已经在热土中萌发,大地隐藏的能量正在蓬勃孕育。

新的一年,用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开启,做成书签,把最美的风景珍藏在心里。

《玉龙沙湖的忧伤》

骆驼,行走在沙丘的脊背上,追逐着西垂的太阳。

玉龙沙湖,黄沙漫漫,坦荡无垠,在粗犷中张扬着雄浑的野性。

肆无忌惮的风,卷起狼烟阵阵,犹如脱缰的野马难以驯服,借着风势歇斯底里地怒吼。

沙与尘携手,摇曳着大漠。天地,堕入混沌。

沙尘暴来临之前,大片的森林被砍伐,透过混沌的沙尘,我好像看到了盗伐者面目的可憎。

黄沙漫卷,风在助纣为虐。单薄的植物、脆弱的生态在呻吟,挥之不去的黑手,留给大地无尽的哀伤。

人们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就打开了贪婪、杀戮、恐惧、疾病、痛苦和欲望。

茫茫戈壁,瘦骨嶙峋。

起伏的戈壁滩,古铜色面颊,写满忧伤!

人类的先哲,苦苦追寻。生生不息的源头在哪里?人类又该走向何方?

潘多拉,没有打开的第七个盒子,是希望……

《记忆中的桥》

你是这城,唯一的一座桥。

你用质朴,写出了厚重,用厚重写成了灰的色调。

你的厚重,能够承载岁月的踩踏而不折腰。

你第一次知道自己不完美,是因了那姑娘。

那姑娘泪眼婆娑地对你说:“我要一座雕花的桥,夕阳西下时,有人撑着油纸伞走过,我要那许仙与白娘子千年相许的桥”。

无奈,你不能给姑娘那千年的浪漫,于是夕阳西下时,桥见证了你的眼泪与悲伤。

桥,怪自己为什么无法成全一场美丽的相遇。

桥的初衷,只是沟通。

从这头到那头,只有三百三十五步,人们通过那里只有三百三十五秒。

谁也无法想象,三百三十五秒的人生,能承载多少幸福与苦恼?

男人女人的脚步,匆匆踏上桥的这头又匆匆离开那头,却没有停下脚步看一眼脚底,没有听一下桥是否在哭泣!

在一个丁香花开放的日子,迎来它一生最重要的时刻。

桥,一袭红衣穿在了身上,美艳得要死;桥,贪恋地注视,它只希望此时走过的男男女女能记下娇美的自己,记得那些逝去的印记。

一声轰鸣,一片烟尘,散乱尘埃的是一地瓦砾。

人们惊愕地回头,那桥上,曾经有我也有你。

却不知哪里还有那一座桥的岁月与痕迹?

《行走在故乡的记忆里》

——评素心散文诗《故乡与记忆》

夏寒

【作者简介】夏寒,网名草原夏寒,现任《文学新视界》期刊及《中国散文诗》年度选本主编,中国网络散文诗大赛终审评委,著名散文诗作家、诗人。

素心,是赤峰走上文坛不久的一位青年女作家。她写诗,也写散文,都有一定的建树,不久前也开始涉猎散文诗创作。

她说,喜欢上散文诗,是受了我的影响,我就权当是真的;她还说,有朋友说她的创作风格有点像我,这我就不得不认真来对待了。不能因我而把人领上歧途,一旦走错了路,岂不是影响她的诗意的人生了吗?

不过,值得“学”的东西倒是可以学点儿,但我一直就主张素心博采众长,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有这样才会走得更远。我经常读到素心的诗歌及散文,我一直认为她有灵性,同时也认为她是有前途的青年作家……

最近读了她的一组散文诗《故乡与记忆》,这使我不由的想起了著名学者、南通大学教授、生态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志清先生在给我写评论时说的几句话。他说:“诗与哲学中的‘自然’,具有物质与精神的二重性质,而又尤其倾重在精神层面。走向家园,眷恋自然,不仅是现代人对于喧嚣与浮躁的一种逃逸,也是自身灵魂救赎的一种方式。”

素心的这一组散文诗,正是写故乡、写家园、写自然的。同时,也是在物质与精神的二重性质,又倾重在精神层面的一次创作的实践。再进一步讲,她是对于喧嚣与浮躁的一种逃逸,是自身灵魂救赎的一种方式。

这种逃逸,应该回归故乡,回归家园;这种救赎,应该从桥的这头,走向那头,再到沙漠,继而再到草原,抑或让自己纯净的心灵搁浅在一片净土之上,让它生根,让它发芽,然后开花结果。正如她《在文字中与春天相守》:沿时光行走,去寻找春天。

黎明时的曙光,爬上枝头,似乎已经做好了孕育花蕾的准备,等着与你惊艳相遇。

作者在这里融入了自己浓浓的情感,“守”出了春天,让春天在寒冬的尾音中站立起来,写得灵动而鲜活,在一片勃勃生机中,不由自主地把读者带进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我本不是文学理论家,我的文学理论始终长吁短叹我的理论短板,但素心无论是“逃逸”还是“救赎”,我都有必要站在文学理论家的角度之外,对《草原意象》的泼墨式的大写意进行解读,解读“安静的夜,是草原发酵的时光”,那发酵的时光也许如“马奶酒醉了月夜”,或者被“马蹄声惊醒了沉睡的草原”,让“勒勒车承载着流年”,“而风,拂过草原的腹部,随着长调,飘过阿爸的牧场”。

作者紧紧抓住草原的静与动,以静助动,以动带静,互相映照。先写死的,再用蒙古长调将其激活。于是,古老的草原生动、鲜活起来。当然,这并不代表就此结束,还得必须让“风车,转动着四季轮回,在老牛的脊背上走过春秋,白色的毡房里,飘着奶茶的浓香,在燕赵长城的寒来暑往中,讲述两千多年的故事与沧桑”,写到这里,又进一步使作品升华了。草原,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更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呈现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具有立体感的画面。作者最后怀着一颗不泯的诗心走进门前的小河,让流淌出的清凉,把牧羊人喂养;想象四蹄生风的蒙古马,横扫秋天的落叶;体会马奶酒燃烧着蒙古汉子的胸膛的模样;品味牧羊姑娘长发编织相思把思念越拉越长;感受车辙,穿越了草原的苍茫,把故事装进行囊,马头琴奏响心事,牵挂着游子远走他乡。

这章散文诗以高度密集的诗歌语言,把张力不断地拉来拉去,拉出了“草原,是暮色中回归的牛羊,是晨辉里升起的希望。”

素心在《打开四季的扉页》一章中,则把四季比作一本书,当然“春”就是“浸满淡淡清香的扉页”,紧接着以“黑土地,藏了一冬的梦想,破土而出,悸动的心,迫不及待地去拥抱阳光”的方式开始抒情,“残雪消融的大地,小草、野花正在攻下一块块阵地,一朵花的风情,摇曳出春天的绝美”,这章与《草原意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以泼墨大写意的方式。

翻开这个“扉页”,春天就扑面而来,“用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开启,做成书签,把最美的风景珍藏在心里”,春天,是清新的,隽永的,一如她在这里一个个丰富而饱满的意向,一如“桃树的枝丫,按捺不住寂寞,正在悄悄地改变,只等某一天,偷偷地用一山粉黛,写出浓浓春语。”,这“春语”,到底是林中的鸟鸣,是小草发芽的律动,还是花开的声音呢?或许都在其中,甚至更多!

素心,作为玉龙沙湖故乡的人,也许与远离沙湖的人有着更多不同的感受。因此,她在《玉龙沙湖的忧伤》中,除了写玉龙沙湖张扬着雄浑的野性,肆无忌惮的风卷起狼烟阵阵,而难以驯服;除了写沙尘暴,歇斯底里地怒吼,沙与尘,暴虐携手。更多的是,表现了一种忧虑,一种忧伤,所以她说:

茫茫戈壁,瘦骨嶙峋。

起伏的戈壁滩,古铜色面颊,写满忧伤!

人类的先哲,苦苦追寻,生生不息的源头在哪里?人类又该走向何方?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具有责任感的作家在发问。我也不由得在发问,但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我们的家园才不会被沙漠吞噬!

最后一章《记忆中的桥》,这桥承载了一段历史,承载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而不弯腰,但那姑娘泪眼婆娑地对你说:“我要一座雕花的桥,夕阳西下时,有人撑着油纸伞走过,我要那许仙与白娘子千年相许的桥”。可又很无奈,不能给姑娘那千年的浪漫,只有怪自己无法成全一场美丽的相遇。所以,当这座桥完成了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任务,也只有知趣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在这里,作者带着自己的奇思妙想,以极其浪漫的笔调进行抒情,使作品充满了神话故事色彩,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而紧接着开始以别样的方式展开叙述、介绍与联想:

桥的初衷,只是沟通。

从这头到那头,只有三百三十五步,人们通过那里只有三百三十五秒。

谁也无法想象,三百三十五秒的人生,能承载多少幸福与苦恼?

男人女人的脚步,匆匆踏上桥的这头又匆匆离开那头,却没有停下脚步看一眼脚底,没有听一下桥是否在哭泣!

是的,“桥的初衷,只是沟通”,是沟通河的两岸,是沟通这头与那头,这就够了,谁也不能要求它太多。作者在“三百三十五步,人们通过那里只有三百三十五秒”这一组数字中,暗暗地道出了“三百三十五”分的深厚感情,于是,我就想,是否作者至少也从此往返了“三百三十五”回呢?这座桥承担了作者生命的过往,已经深深地融入进作者的生命里,而且,她把桥也视为生命一样重要……

一声轰鸣,一片烟尘,散乱尘埃的是一地瓦砾。

人们惊愕地回头,那桥上,曾经有我也有你。

却不知哪里还有那一座桥的岁月与痕迹?

一声轰鸣,是宣告一个旧时代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一片烟尘,会架起故乡发展与进步的梦想;一地瓦砾,更会演变成坚实,支撑起一座新时代的桥梁,让你我他从此通过!

同时,也让素心以及她的文学创作从新的桥梁上通向未来、通向久远。凭着素心的灵性、悟性,再不断地学习,我相信今后素心创作的散文诗会更加内敛,富有内涵。在此,衷心祝愿她!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