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刘伯温
先说杨宪吧,他是朱元璋的特务头子。
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掌管浙江,杨宪被朱元璋安排为李文忠的随从,没想到,这个随从直接受朱元璋的命令,随时报告李文忠的动向,杨宪告了李文忠五个手下的密状,结果,其中两人被杀,三人被流放。由此可见,朱元璋比信任自己的亲外甥,还要信任杨宪。当时没有锦衣卫,杨宪相当于锦衣卫的首领。
杨宪是刘伯温的心腹。朱元璋让杨宪当上丞相之后,杨宪一改自己的行事作风,他以为这是攻击老对手李善长的好机会,不仅不断向朱元璋报告李善长的坏话。而且还压制右丞相汪广洋,说汪广洋奉母不孝,朱元璋贬汪广洋回到故乡,杨宪竟然让汪广洋贬到海南。殊不知,朱元璋与李善长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了解程度有多深。朱元璋疑心那么重,杨宪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心机,朱元璋对他开始猜忌了。
杨宪不仅没有扳倒李善长,反而被李善长告了一状,结果,杨宪偷鸡不成蚀把米,当丞相的当月,就被朱元璋给杀了。
再说汪广洋。
汪广洋其实是个中间派,他是元朝的进士,早年参加朱元璋起义,效力于常遇春军中,他为人宽和自守,性格庄严稳重。朱元璋夸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被朱元璋比喻为张良、诸葛亮。
李善长被罢相后,胡广洋与杨宪分别担任左丞相和右丞相,因为受到杨宪的攻击,胡广洋被贬到海南,杨宪被杀后,胡广洋又当回丞相,他受到胡惟庸的压制,胡惟庸害死刘伯温之后,朱元璋找汪广洋问话,没想到,汪广洋一问三不知。朱元璋恼怒于汪广洋的不作为,先是将汪广洋发配,在半路上逼迫汪广洋自杀。
聪明如汪广洋,他怎么会选择昏庸度日?汪广洋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其实就是死,无论他如何伪装,最终他也逃不了朱元璋的魔掌。自从他被朱元璋念叨后,他的名字就从生死簿上抹掉了。
最后说说胡惟庸。
胡惟庸案是明朝初年三大案之一。胡惟庸案前后持续了十年,受到牵连被杀害的有3万人之多。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早期跟随朱元璋起义。明朝建国,他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1373年,经李善长推荐,他当上了右丞相,在排挤掉汪广洋之后,他当上了左丞相。因为痛恨当年刘伯温说了他的坏话,因此,他趁探病之机,毒死了刘伯温。在丞相位子上,胡惟庸像刘伯温预计的一样,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最后竟然产生谋反之心,被朱元璋一举剿灭,受胡惟庸牵连,70岁的前宰相李善长被杀头。
胡惟庸案不仅让朱元璋杀红了眼,经历此案,朱元璋废除了盛行2000年的宰相制度。胡惟庸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
很多人估计还不了解封建社会的宰相制度,在王权社会,宰相与皇帝是分权而治的,因为有宰相的牵制,才使得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不会独断专行。皇帝与宰相的关系,有点像现在的总书记和总理之间的关系。胡惟庸被杀害后,朱元璋将国家行政权力下放到六部(礼吏户工刑兵),皇帝下面设置内阁,内阁的阁老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官职只有六品,阁老只有给皇帝票拟公文的职责,不参与国家管理。
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当年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对话。
刘伯温是否知道朱元璋的真实目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知道的。天底下要是还有一个人了解朱元璋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刘伯温。想当年,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上下夹击朱元璋的时候,只有朱元璋和刘伯温两人的决策是一致的,即先跟陈友谅死磕到底,然后再收拾张士诚,历史证明,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刘伯温,应该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朱元璋。
朱元璋就丞相人选征求刘伯温意见,刘伯温知道朱元璋的真实目的,朱元璋根本不是为了选择一个丞相,而是要选择几个替死鬼,以此来祸害丞相的位子,并最终实现混淆天下人试听,最终达到取消丞相职位的目的。
有历史学家说,刘伯温否定一个,目的是为了保护一个,他希望朱元璋采纳他的建议。事实上,朱元璋确实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刘伯温的分析是“对的”,他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三个人尽力地“祸害”,以此达到他别有用心的目的。假如刘伯温真的给朱元璋推荐了一个足以担当宰相大任的人,朱元璋反而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刘伯温确实失算了,他没想到,朱元璋比他想象的还要阴毒。朱元璋喜欢赶尽杀绝,他需要拔掉朝廷中的“刺头”,只有拔掉这些刺头后,他才能安心地将朱氏江山交到自己的儿孙手上。
再回到刘伯温当年回绝朱元璋的理由,他说自己不能当宰相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他嫉恶如仇,试问,一个宰相能见到的恶还能是谁造成的?假如他把朱元璋当成了仇敌,那他还有什么好结局。
即便如此,刘伯温最后也没有获得好的结局。不过,对比李善长、胡惟庸、杨宪和汪广洋等人,他的结局还是好多了。
这也许就是刘伯温的过人之处吧。说刘伯温失算,还是因为他没有算到,天底下最难的不是算计,而是帝王的狠心。再好的计谋也比不了帝王术。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