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22.狐狸分奶酪
课文朗读示范
文本要素解析
《狐狸分奶酪》是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新选入的课文,原文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翻译者是刘星灿。
故事讲的是小熊兄弟捡到一块大奶酪,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奶酪,它故意分配不均,小熊哥俩都不愿意吃小块儿的,于是狐狸借机巧妙地吃光了奶酪。故事中的狐狸很狡猾,它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想吃掉奶酪。小熊兄弟俩却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行为的用意。
全文篇幅较长,11个自然段。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文的表达特点,也是朗读训练的重点所在。文中的插图,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故事主角们的形象,利于朗读教学的展开。
朗读要点把握
1.确定朗读基调
在朗读时要体现儿童口吻,把握角色特点,注意语速和语调的适当变化。
2.明确朗读重点
读好长句子,读好角色对话是本课朗读教学的两个重点。
(1)读好长句子。
一般情况下,对于长句子的停顿,师们要清楚一个概念:意群。何为意群?句子可以按照它的意思和结构分成小段,这样的小段就叫做意群。
意群的作用是:如果感到句子很长,一口气读不下来,可以在意群和意群之间有一个很短的停顿。正确的停顿应该在意群和意群之间。同一个意群内不应停顿。
例如: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这句中至少包括了如上的意群分割,所以只要孩子按照上边的分割进行朗读,都应该给予肯定。
建议这样停顿更自然一些: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读好角色对话。
对话的朗读,建议大家关注这样几个要点:
一是提示语。往往通过提示语能找到读好对话的关键要素。
二是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此时的心境,该用何种语气说出何种语调的话,需联系上下文理解。
三是注意标点。标点是读好对话的重要标志。
当然本课还可以借助插图来体会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语调。
这个训练重点,在教师教学用书里都有详细阐述,不再赘述。
3.扫清字词障碍
难读字词:
“捡、拌、便”是前鼻音,“帮”是后鼻音,“始”是翘舌音,“让、剩、整”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俩”不读[liǎng],读[liǎ]
朗读环节设计
第一步:ppt展示简洁要点3,并进行适当范读与学生练读,为学生朗读扫清障碍。
第二步:学生试读。学生借助注音自由读文,注意老师讲的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语流音变的地方一定读准。
第三步:教师范读或朗读录音示范。教师范读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朗读基调,并让学生体会角色不同语气、语调、语速的把握。
第四步:学生练读。练读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形式多样化。可采用小组角色合作、小组汇报展示、男女生角色练读、配乐角色朗读等。
第五步:看插图练读。借助插图,让孩子们练读,可以和课文内容有出入,只要孩子能够说出大意即可,关键是训练孩子们的即兴说话的语感。
朗读效果评测
朗读水平等级 |
参与朗读态度 |
正确流畅程度 |
情感表达态度 |
本课朗读要点达成度 |
A级(优秀) |
主动参与 |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极少,朗读流畅 |
准确表达情感 |
1.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角色对话; 2.自信自如地进行角色扮演,语调自然,角色感强。 |
B级(良好) |
较主动参与 |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3—5处以内,朗读较流畅 |
较为准确表达情感 |
1.在老师指导下较好地处理好角色对话; 2.角色扮演时,语调较自然,有角色感。 |
C级(合格) |
参与较被动 |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较多,朗读不够流畅,但不影响听者对内容的理解 |
基本能够表达情感 |
1.在老师指导下大体读好角色对话; 2.角色扮演时,语调一般,角色感较弱。 |
D级(不合格) |
被动或不参与 |
错缺漏增、停连不当很多,朗读不畅,影响到听者对内容的理解。 |
不能够表达情感 |
读不好对话,不能进入角色。 |
课文朗读标识
狐狸分奶酪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