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箭22星 vs 一箭20星——理性看待中印航天竞争

摘要

“宇宙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情,有的国家、民族走得快一点有的慢一点,但都代表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印航天竞争,应为双方鼓掌加油,因为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印度计划于5月中旬使用PSLV-CA火箭以一箭多星的方式发射22颗卫星。如果发射成功,将超越我国去年9月20日长征六号首飞的一箭20星,创造新的亚洲记录。看到这则新闻后笔者不禁翻阅了一下评论,“阿三又吹牛了”“当窜天猴放了行了!我还愿意看”等类似言辞布满了评论区。

新闻评论截图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本应同气连枝,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两国关系却是一波三折 。经历建国初期的短暂蜜月后,两国因为领土和第三世界话语权等问题分道扬镳,最终导致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两国亦长期陷入对峙状态。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形势缓和,中印双边关系亦逐渐解冻,但在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却日渐增强。作为两国眼中“同一档次”的国家,双方一直有互相比较的倾向和传统。

从经济到政治,从军事到科技无一不在进行着“中印对比”,航天也免不了俗。翻开网页,诸如《中印航天技术对比吓了一跳:差距实在太大》《印度探测火星超中国?专家对比中印航天实力》这样的标题屡见不鲜,行业内外的基本论调是中国比印度强,印度这不行,那也不行。事实真的如此么?

卫星制造能力

印度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成功将通信卫星GSAT -6发射到预定轨道

目前在通信卫星领域方面,中国和印度均发展了数量较多的固定和广播通信卫星系统,两国卫星均服务于本国市场,也都未形成移动通信能力。具体而言,中国目前在轨的有6颗亚星系列、7颗中星系列和3颗亚太系列通信卫星,共计15颗,均为GEO轨道的固定通信和广播通信卫星,主要为 C频段和Ku频段,目前实现了电视、电话、传真和数据传输等业务。而印度拥有14颗GEO轨道的GSAT系列和5颗INSAT广播通信卫星,其频段覆盖C、扩展C、Ku和S频段,实现了话音、视频交流、数据传输、保密数据网络等业务。曾有专家认为:印度在通信卫星和遥感卫星上领先中国。

经过30多年发展,印度目前已拥有全球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制图卫星1号、2号、2号A、2号B),该系列卫星则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民用遥感卫星系列之一。其空间与光谱分辨率都有实质性提升,最高分辨率达0.8米,重访周期逐渐缩短,特别是卫星实际服役时间大都远超设计寿命。印度正在研发的制图3号卫星的分辨率将达0.3米。一旦研制成功,印度遥感卫星在关键性能上将超越俄罗斯、以色列、法国、德国、日本,而与美国(“长曲棍球”卫星0.3米)达到同一水平,从而跻身全球顶尖遥感技术强国之列。

中国2010年5月启动高分专项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仍取得了骄人战绩。2015年12月29日,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分辨率为50米。不要以为这个分辨率低,目前各国遥感卫星大多运行在距地面仅数百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重复经过同一地点最快也得3至4天,而高分四号运行在距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可实现对同一位置的持续监测,而且视野能覆盖三分之一个地球,相当于一台高悬太空的长焦相机。

中国在卫星方面并非完全低于印度。在卫星导航方面,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面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已有22颗在轨卫星,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并计划于2020年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印度的IRNSS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面向区域的导航服务,目前已有4颗在轨卫星,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7颗卫星组网,此外还有GAGAN星基GPS增强系统,目前在印度境内实现优于15m的定位精度。

火箭运载能力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卫星方面差人一筹的中国在运载火箭方面也是有傲人成绩的。由于印度航天采取的是“先卫星后火箭”的发展政策,所以运载火箭方面一直是印度航天的短板,下面是中印最常用的几种运载火箭的最大荷载力比较:

(资料来源:《印度运载火箭的发展及趋势分析》,张莹,2010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