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寂石:农场名人系列小说

农场名人系列小说

文/寂石

一、王老

王老是他去世以后才被大家追认为农场名人的。

王老(一九一九——二000年)出生在民国初年白洋淀的一个书香之家,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值而立之年,当时,王老在古城一所中学任校长,老婆则是那所学校的一名校花,后来,几经周折就嫁给了王老,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一九五八年,在反右运动中,受其家庭的影响,王老被错划成右派,很快,他就被下放到离古城数百里以外的一个地方国营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老婆见大势已去,就携女断然跟王老离了婚,彼此成了陌路之人,而王老却可怜巴巴的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孤家寡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王老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家庭成分高,王老害怕连累他人,就再也没有结婚。

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形势逐渐好转起来,组织上给王老落实了政策,摘掉了压在他头上二十余年的右派分子帽子,还补发了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工资。条件、环境好了,可人也有了一大把年纪,在此期间,曾经有人为王老牵线搭桥介绍过几位女人,都先后被王老婉言谢绝了,他对人家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挺好。就这样,日子很是平淡地过了下来。

如果静而观之的话,王老确实也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他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好交际,孤傲,洁癖等。每当走进他的房间便不难发现屋内的家什、摆设虽说陈旧、简陋一些,但却显得干净、整洁,并且是井井有条,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属北面墙壁上的一副对联:室雅何须大,贵洁不贵华。其字体为行书,颇见书法功夫。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王老步入花甲之年,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他已经到了退休年龄。有一天,场办主任大刘(刘国明)到王老家里串门,当时,王老正在吃饭,大刘看到王老吃的乃是大米白饭,然而,桌子上却没有任何菜肴,可是,王老的饭却吃得是津津有味,大刘就觉得不可思议,问道:“王老啊,你现在又不是没有条件,吃饭怎么也不炒几个菜?”王老就笑了笑,他用手里的筷子指了指自己的饭碗,说道:“有菜,菜就在我的饭碗里。”大刘就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看,可他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王老饭碗里究竟有什么菜,于是,就又问道:“王老,你的菜到底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王老说:“是这样,蒸米饭的时候我在大米里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盐,这盐就是我的菜。”大刘听了,这才恍然大悟,他甚是感慨地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妙,妙,妙,真是妙不可言啊!”王老抬起头来。他看了大刘一眼,还是笑了笑说:“有什么妙不可言的,充其量也就是一般吧。”

说笑之间,王老的米饭吃完了,他又为自己盛了满满一碗。

王老无疾而终,享年81岁。

王老没有亲人,农场领导委派大刘出面办理了王老的后事。在清理遗物时,大刘发现了两件东西,一件是一封遗书,另一件则是十几张存款单据,累计人民币38万元。遗书上写道: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尽管命运坎坷,但我从内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我没有亲人,待我去世后,将我一生所积攒下来的全部财产捐助给我们国家的希望工程,也算是对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做的一些贡献吧。

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情,尤其是大刘,他情不自禁地喃喃道:“俗话说,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王老一生清苦、简朴,他为人正直、善良,我跟王老相交多年,自以为对他有多了解,其实,我错了。”

大刘凝视着王老的遗像,泪如雨下……

二、“驸马”潘

棋道如人道,棋品如人品。正所谓世事如棋,人生亦如棋,就象棋而言,我们不妨将世人归纳为两种,即古人所说的“劳心者”与“劳力者”,很显然,第一种就是掌控棋子的所谓棋手,而第二种则是那些被棋手所操纵的芸芸棋子,进一步讲,棋子与棋子之间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车马炮三路大军严阵以待,象(相)则可以被视为棋手的高层智囊团,而左右士(仕)将主帅保护得可谓是“固若金汤”。棋子同样也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棋子是用来消灭另一种棋子的“国家机器”,而另一种棋子则是“以身殉职”被另一种棋子所消灭掉的牺牲品,可以这样讲,同是棋子,但是,其命运却有着很大不同,固然,棋子有很大一部分始终也无法摆脱任凭棋手而摆布的可悲命运,然而,在很多的棋子当中又有哪一颗棋子心甘情愿一生一世听命于棋手呼来唤去而以“劳力者”的身份而自居呢?!于是,不甘寂寞的棋子们在平凡与平庸之间奋力抗争,棋子们力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跻身于金字塔塔尖之上而成为风光一时的伟大棋手,而从古至今,这种所谓的棋子而演变成为棋手的先例虽说并不多见,但客观上讲倒也确有先例。在世人所欣赏的异彩纷呈亦真亦幻可歌可泣或者是悲壮如山的种种“棋局”的同时,芸芸棋子们在无形之中也便成就了一件有人生况味的盛事了。

毋庸置疑,在棋手与棋手之间他们的战略指导思想最终还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将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因此,在惨烈的对弈过程中,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了棋子们的无常结局和悲惨壮烈的命运了。很明显,棋子们的命运是可悲的,棋子们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英勇善战无私奉献奠定了棋手的丰功伟绩,棋手非常感念自己的棋子,并且对他们是赏罚分明恩威共施,而每一颗棋子的心境则又是异常复杂和微妙的,作为一颗棋子,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自己不被对手所吃掉,同时,更不愿意被自己的棋手所抛弃,而是逐渐的去做一颗名副其实有智慧有思想有实力的棋子,然而,每当棋子们一旦拥有了自己一整套深邃、缜密的思想体系以后,那么,棋子们也就不再那么一心一意地去充当棋手的“革命军中马前卒”了,而是煞费苦心地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像棋手那样呼风唤雨操纵着自己的棋子们拼杀出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潘龙凤对此种说法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棋盘上千变万化可谓变幻莫测,即马日行千里,象(相)走单田,炮打司令部,车横冲直撞所向披靡,过河小卒勇往直前不言归。

小棋盘,大世界。

棋盛与棋衰并不重要,对弈者有的得其子而不得棋,而有的则是弃子而得棋,关键是鹿死谁手看其结局。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拥兵百万谋臣聚集,他哪里将流氓加无赖的刘邦放在眼里。骄兵必败。

果不其然,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时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项羽在战场上屡遭重创,以至后来败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最后,竟然落了个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的可悲下场。

再说潘龙凤,人们一定以为此人精通于世故,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智慧长者,其实不然,潘龙凤只不过是一位年轻后生,年龄也不过二十岁出头,人们一定又会怀疑,既然潘龙凤小小年纪为何棋艺如此精湛,孰不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棋艺精湛与否其因素固然复杂,但关键全凭一个悟字,再有就是学习与实践,在这方面,潘龙凤堪称是人中之杰,再加上他平时勤于思考肯于钻研并且攻其心计,由此看来,潘龙凤有如此精湛棋艺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无独有偶,农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庄稼旺也颇通棋艺,并且视棋如命。庄稼旺就年龄而言可以做潘龙凤的父亲,论其工作关系则是潘龙凤的直接领导,因为象棋的缘故,庄稼旺与潘龙凤经常在一起切磋棋艺,很多时候,他们一直切磋到很晚。

在对弈的过程中,庄稼旺与潘龙凤竟然忘记了长幼之分隶属之别,慢慢的两个人居然做了推心置腹的忘年交,因为象棋的缘故,以至后来潘龙凤鬼使神差般地做了庄稼旺女儿——庄婷婷的“东床驸马”,又因为象棋的缘故,还使得潘龙凤没有费吹灰之力便做了庄稼旺的秘书,并且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潘龙凤就成为农场领导成员中最年轻有为的一位高层领导。

古人云:下棋看五步。

就象棋而言,能够做到此种程度已经不易,但对于潘龙凤来说,他的棋艺早就远远超过了这个档次,在潘龙凤的眼里,庄稼旺还勉强算得上是他的一位对手,在跟庄稼旺对弈的过程中,开局之初潘龙凤的棋势总是处于一种弱势状态,尽管如此,庄稼旺也不敢掉以轻心,这是因为,在庄稼旺的心里,他很清楚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实力,用庄稼旺的一句戏言来说就是,潘龙凤人小鬼大,这小子精得要命,鬼点子贼多,狡猾得很呢。庄稼旺尽管嘴里这样说,可在他的心里却对潘龙凤相当器重,庄稼旺曾经当着很多人的面不止一次地说过潘龙凤后生可畏以及孺子可教也之类的话。

在农场上下,人们都很了解庄稼旺这个人,他平时是很少表扬人的,尤其是年轻人,就显得更加吝啬了,于是,人们就暗暗揣测,潘龙凤是庄书记眼里的大红人,小伙子尽管年纪轻轻,但前途却不可限量。不错,在庄稼旺的心里,潘龙凤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庄稼旺总是喜欢把自己比喻成为大白脸——曹操,他在会上会下经常强调说,市场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壮大,人才是关键。庄稼旺还态度非常鲜明地表示:宁舍十万兵,不舍潘龙凤!

庄家。客厅里,灯火辉煌。

潘龙凤端坐在真皮沙发上,他左手托腮,做出一种思索状。潘龙凤与人对弈总是要求自己,一要心静如水,二要临危不惧,三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四要排除一切外界的种种干扰。面对困境,潘龙凤果然不同凡响,他沉稳迎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颇有一种大将风范。潘龙凤知道自己的棋艺,仅凭自己目前的水平用来对付庄稼旺还是绰绰有余的。潘龙凤面对岌岌可危的局面,他看准时机决定“重整河山待后生”。潘龙凤使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招式力挽狂澜,几个招式下来就扭转了危局。庄稼旺小心谨慎,他使用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招式维持着残局,双方久久僵持不下,其场面甚是精彩、刺激,真可谓叹为观止。

几个小时下来,双方实力损耗皆为惨重,最后,他们杀成平局,两人站起来,含笑、握手、言和。

岁月无情,庄稼旺在农场任职30年以后光荣离休。在新任领导还未落实以前,人们窃窃私议,此人究竟是谁呢?

三、庄稼旺

农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庄稼旺退居二线以后,人们对他的称谓慢慢有了变化,起初,是老书记,后来是老领导,再往后竟然演变成了老庄。

在开始的时候,庄稼旺是很有抵触情绪的,人走茶凉似乎已经是现代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顾情面的,见了庄稼旺还可以一如既往的跟他打招呼,拉拉家常,叙叙旧,不顾情面的,见了庄稼旺有的绕道而行,更有甚者则是对他视而不见。庄稼旺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不由得喟然长叹道,真是权力身边小人多啊!庄稼旺的内心产生了一种颇为凝重的失落感,想当年,庄家真可谓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色,而如今,与以前相比较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百姓》家政服务公司接到一位奇怪顾客的电话,这位顾客明确要求公司委派一位能够善解人意的陪聊小姐来。陪聊,顾名思义就是根据顾客的具体要求与其聊天、谈心,或者是叙旧,总之,就是不择手段让顾客开心、高兴。

《百姓》家政服务公司工作人员李婷打车来到市区西郊,按照公司所提供的地址,她很顺利地寻找到盛源大街58号(一栋豪华别墅)。开门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李婷说明来意,老人很客气地将她让进屋,分宾主落座后,老人自我介绍说:“我是庄稼旺,你以后就叫我庄书记好了”。李婷便甜甜地说:“庄书记,您好!”庄稼旺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好,好,很好!小李同志,今天,我请你过来的主要意思就是……”李婷就嫣然一笑说:“庄书记,我知道,领导们都很忙,但有些事情我今天必须要向您汇报。”说着,李婷就煞有介事的从一个非常精美的坤包里拿出一个黑色笔记本来,她随便翻了几页说:“庄书记,最近一段时间场办主任刘国明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在广大干部、职工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另外,常务副场长杨永生阳奉阴违,拉帮结派大搞不正之风,就我个人认为,此风不可姑息,一定要刹,否则……”

庄稼旺稳稳当当地坐在沙发上面,肥胖的手指颇有节奏地敲打着沙发扶手,过了片刻,他才漫不经心地睁开眼睛,呷了一口茶说道:“小李啊,你今天汇报的这些情况都很重要,我代表场党委表示对你由衷的感谢。小李同志,其实,在一年以前我就已经发现你是一位很难得的人才,场领导班子提拔你为人事科长的职务已经正式通过,希望你以后要努力工作,继续向党组织靠拢,莫要辜负了领导对你的信任和培养啊。”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庄稼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说:“小李同志,不知你们家政服务公司是如何收费的?”李婷思忖了一会儿说:“庄书记,是这样的,对于您这种特殊服务的业务,我们公司一般按每小时50元收费。庄稼旺说:“好,好,好的,小李同志,你今天的表现很出色,我非常满意,希望你以后经常来。”说完,庄稼旺打开抽屉,取出一支金笔随心所欲地从台历上面撕下一页纸来,极其娴熟的在上面写了如下内容——

龙凤贤婿,请付《百姓》家政服务公司李婷同志陪聊费叁佰元整。

庄稼旺

X年X月X日

庄稼旺将纸条递给李婷说:“请你到场部找潘龙凤书记支取。”李婷接过纸条看了一下,就急匆匆地走了。

李婷走后,庄稼旺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他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帮孙子,我几天不在家,就都寻思着奓翅,还反了你们不成!说完,庄稼旺拿起了电话:“请接场部办公室,通知科级以上干部,明天上午九点,在小礼堂开会!”

庄稼旺放下电话,这时候,他突然想到今非昔比,就自我嘲讽地笑了笑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然而,庄稼旺今天的心情特别好,他习惯地闭上了双目,好像自己又是以前的庄稼旺了。

四、秀才杨

秀才杨在来农场以前曾经是京城一家出版社的资深编辑。

一九五八年,冬季。

上面给出版社分下来一名右派指标,面对这个指标,领导颇感为难,平心而论,社里所有的同志都是为党的出版事业而兢兢业业工作的好同志,定谁为右派都不合适,可上面的所谓精神又不敢违抗,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领导急中生智,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抓阄。

不言而喻,秀才杨不幸中彩,因此,他的命运便开始了悲剧性的重大转折,半月以后,秀才杨被下放到离首都几百公里以外的一个地方国营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秀才杨上路那天,大雪飞扬。社里的全体同志都前来为秀才杨送行。社领导拉着秀才杨的手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说自己如何对不住他,同志们也都泪流满面地跟秀才杨话别。秀才杨临行前的几句话很让同志们感动,他说,大家都请回吧,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还是地藏王说得好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初到农场的时候,秀才杨对这里的工作、生活环境都很不适应,好在有老场长对秀才杨格外关照,才使得他勉强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老场长乃是军人出身,为人仗义、热情、豪爽,可就是没有多少文化,然而,老场长却对文化人相当尊重,关于秀才杨的那些烂事通过档案对其略知一二,因此,对秀才杨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为了照顾秀才杨,老场长让他为干部、职工们烧烧开水,另外,兼做一些清扫卫生之类的杂活儿,在老场长的精心庇护下,秀才杨总算过了一段较为清闲的日子。

在三年自然灾害(一九六0年——一九六三年)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降到了最低点,真可谓是饥肠辘辘食不果腹,最让秀才杨看不惯的是,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上面的某些新闻媒体还在大肆宣传什么祖国形势一派大好。秀才杨气不愤,就挥毫写下了一幅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大家看了,都觉得对联内容怪怪的,不解其意,就询问秀才杨是什么意思?秀才杨只是苦笑,不作答。

这时候,恰好赶上一位驻农场工作队队长路过这里,见此对联,问是出自谁人之手,大家用手一指说,秀才杨!工作队队长勃然大怒,让人将秀才杨绳之以法。

老场长见状,急忙上前为秀才杨求情,但无济于事。

老场长说:“不就是一幅对联吗,能有那么严重?”

队长说:“老场长,你可知道这幅对联的含义?”

老场长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队长说:“那好,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这二三四五里面是不是缺一?”

老场长说:“是。”

队长说:“那么,六七八九里面是不是少十?”

老场长说:“是。”

队长说:“再有,这南北里面又是不是没东西?”

老场长又说:“是。”

队长说:“不错,这幅对联其实是一幅反联,它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没东西,言下之意很明显,秀才杨他这是在含沙射影恶毒攻击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老场长啊,你说说看,秀才杨这算不算是在给我们国家脸上抹黑,定他一个现行反革命不过分吧?”

秀才杨被无情地投进了监狱。

几年以后,秀才杨出狱不久,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就又开始了……

五 横  王

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赵国庆正好是二十岁的生日,他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最广阔的农村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

在农场,一提起赵国庆,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响当当的人物,赵国庆之所以出名完全取决于他的胆大,有人一定会问,赵国庆的胆儿究竟有多大?这么说吧,赵国庆的胆儿已经到了天不怕地不怕,天下老子是老大的地步。

一天,赵国庆跟几位工友闲聊,无意之中说到前几天在一次武斗中有位五大三粗的壮汉被乱枪打死的事情,这位壮汉原来是某造反派的一位小头目,据说,在那天夜里,他吃的是炸酱面,在攻打县委大院的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在一阵激烈的机关枪扫射后,壮汉便躺倒在血泊中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几天以后,壮汉的尸体便出现在农场附近的一块玉米地里,由于天气异常炎热,尸体开始高度腐烂起来,无形之中,招来很多苍蝇在尸体上面乱餐,其状甚是恐怖,每当人们经过此地都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生怕沾上一些晦气。

谈笑间,其中有人说道:“都说你赵哥的胆子大,可谁也没有见识过,咱们今天不妨打个赌,好不好?赵国庆把大眼珠子往上一翻说,打就打,东风吹,战鼓擂,这年头谁怕谁呀。那人就又接着说,我这也是道听途说,那壮汉在生前最喜欢吃的就是炸酱面,今天晚上你就去给他送一碗炸酱面,他躺在玉米地里已经有很多天了,想必也饿得慌了,如果你一个人敢去,就算你赢。”赵国庆说,嗨——!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没问题,小菜一碟。那人趁着赵国庆不注意的时候就扭过头去,颇是诡秘地笑了笑,之后又说:“咱们一言为定。”赵国庆慷慨地一拍胸脯:“驷马难追!”

赵国庆轻车熟路般来到那块玉米地里,此时,夜深人静,晚风徐徐,吹得庄稼叶子沙沙作响,玉米地里影影绰绰,借着朦胧的月光,赵国庆十分顺利地找到了那位壮汉的尸体。只见赵国庆蹲下身体,对壮汉说:“老哥,辛苦了。今天兄弟我特意为你送来一碗炸酱面,老哥你千万不要客气,起来吃吧。”赵国庆的话音刚落,谁知那壮汉竟然晃晃悠悠地坐了起来,这场面要是换成任何人早就吓得屁滚尿流撒丫子走人了,可赵国庆却真的纹丝没动,他眼睁睁地瞅着壮汉把一碗炸酱面津津有味地吃个精光。让人最可气的是,吃完了面,那壮汉还有滋有味地吧唧了几下嘴,表示吃饱喝足很惬意的样子。要说赵国庆的胆子有多大?只见他怒目而视,一个饿虎扑食猛扑上去,伸出一双粗壮有力的大手说:“他奶奶的,今天真是活见鬼了,我让你吃,我让你吃,老子今天再让你死一回,让你由他娘的活鬼变成真正的死鬼。”赵国庆双手紧紧遏制住那壮汉的脖子,并且用尽全身的力气要置壮汉死地而后快。

那壮汉被赵国庆直掐得是上气不接下气,只听到他断断续续地说道:“赵,赵,赵哥,不,不,不要再,再掐了,是,是,是我……”赵国庆听其声音觉得很耳熟,就赶紧停下手来,他定睛一看,原来那位壮汉不是别人,正是在白天里跟自己打赌的人。赵国庆顿时就来了气说:“真是乱弹琴,搞什么搞。”之后,扬长而去。

此后,赵国庆在农场上下的横名便传播得沸沸扬扬。

后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赵国庆返回了城里,他在一家工厂做了一名保安,没几年的工夫,就混成了工厂保卫科的科长,人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没有别的,就一个字——横!

六、阿  成

阿成是一位农场职工、作家、在职技术员。

从家里走出来,阿成感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但在所谓的精彩背后却又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无奈,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阿成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已经趋向成熟。阿成目前的精神状态看上去很好,他彳亍在农场场东一条笔直的柏油公路上。自从农场实行家庭农场以来,他与老婆承包了一百多亩农田,近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屡屡出台,再加上风调雨顺以及个人的勤奋等诸多因素,其经济收入是过去的好几倍。

常言说,天道酬勤。阿成本来就是一位安分守己的人,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来换取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如今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里,这才是最根本的硬道理,农场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可其中浅显的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    农场有闲有忙,一般而言,在冬季和春季期间,农场职工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勤快有些头脑的就纷纷走出家门到外面去打工,也有一些人安于现状,在家里无所事事,他们便三一群五一伙凑到一起搓麻将,以此为乐,而阿成则利用这段时间在自己的家里充电,读书、写作,无拘无束,过着近似于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阿成心情十分愉悦地往前面走着,他下意识地抬起头来,望一望天空,平心而论,阿成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心情凝视天空了,天空好像距离阿成已经十分遥远,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最重要的是阿成感到自己不知在什么时候天空已经变化得让他很陌生了。阿成的内心就很愧疚。是啊,为了生活、家庭、事业,他一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了。

凝望天空,阿成思绪万千,原来,天空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春天,清澈。

夏天,善变。

秋天,湛蓝。

冬天,高远。

因此,阿成就想,这天空的变化又多么像是人的一生啊!

春,人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来到世间,并且在暖暖春阳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夏,人在复杂多变的人生旅途中经一事长一智,在不经意之间步入了中年。

秋,人在人到中年百事哀的不惑阅历里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并且逐渐领悟出人生颇为深邃的内涵。

冬,人在深沉与老练中不断感慨,在以后的日月里,人便开始喜欢怀旧,还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一些生活琐事。斗转星移,人的思维慢慢地变化得迟钝了,力不从心糊涂健忘丢三落四唠唠叨叨,很快,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生命便从此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销声匿迹了。

然而,冬的尽头是春天。

阿成就这样全神贯注地凝望着属于自己的天空,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在阿成的身后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出于一种惯性思维,人们觉得阿成这样神情专注地凝望天空就一致认为天空中一定有值得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就都不约而同地效仿着阿成的样子凝望天空,人们很希望自己能够看到自己所想要看到的东西,然而,事与愿违,天空中除了一些形状各异的云彩以外其实什么也没有。人们在凝望天空很长时间以后终究也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这才顿有所悟,上当了!人们并不认为自己凝望天空是出自一种自发行为,更是一种自愿、好奇与愚昧,是对自然界新鲜事物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渴望,而是无端的把所有过错都强加在阿成一个人的身上。人们走上前来,狠狠地在阿成的身上吐了几口口水说:“神经病!”之后,扬长而去。

阿成显得很大度,他并不介意人们的所谓态度,依旧兴致勃勃地凝望属于自己的天空……

七、大郭

大郭的命其实很苦,在他出生还不到周岁时,母亲因病就离开了人世,父亲既当爹又当娘一把屎一把尿将大郭拉扯成人,其中的辛苦尽在不言中。

十六岁那年,大郭去县城赶集,在回家的路上,正好赶上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就这样,大郭便稀里糊涂地当了兵。

据说,大郭在部队上是一次仗也没有打过,在战场上,大郭一听到枪炮声就吓得屁滚尿流。见此情景,他的长官李忠义说:“像你这个怂样还当什么兵?”可说归说,走到一起就是兄弟,于是长官就安排大郭去了炊事班,让他烧火、做饭、砍柴,这样一来,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一九四九年夏,大郭所在部队奉命起义,于是,他便摇身一变,成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一九五一年秋,大郭脱掉了军装,复员来到了农场。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场有个叫张保国的职工。一天,张保国因为肚子饿得实在难以忍受,就在子夜时分,他蹿进了仓库,偷了一袋玉米面,当时,正赶上大郭值夜班,当他发现张保国的盗窃行为以后,按说理应与不法分子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可当大郭看到张保国两眼直冒凶光,并且一把揪住他的衣领说道:“大郭,你要是胆敢告发老子,老子就杀掉你的全家!”大郭面对张保国的淫威,他早就吓得魂不附体,哆哆嗦嗦地说:“老张,你赶紧走吧,趁着这里没人,就当我什么也没看见。”

张保国盗窃事件败后,大郭也被牵扯进来,场领导责问大郭:“你当时为什么不报告?”可大郭却分辩说:“要是我去告发他,他说就杀掉我的全家,我害怕……”场领导直气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说道:“大郭呀,大郭,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他说杀掉你的全家,你就真的相信?!亏你还当过几年兵。”

四十岁那年,大郭娶了一位四川籍的女人,这女人比大郭小二十岁,长得水灵灵白嫩嫩的,颇讨人的喜爱。人们都说,真是好汉没好妻,赖汉攀高枝啊!

女人的肚子很争气,她为大郭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的长相随妈妈,女儿的长相随爸爸,尽管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夫唱妇随,子贤女孝,其乐融融,倒也美满、幸福。

八、棒  槌

在农场,棒槌就好像是地里的庄稼一样自然生长。

——题记

棒槌是胡来顺的外号。

棒槌三十岁那年,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倒为他创造了一个颇为广阔的天地,棒槌如鱼得水,摆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准备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常言道,什么样的虫子钻什么样的木,别小看棒槌上学读书不是那块料儿,可要是论起打架斗狠来那绝对是个人才。

有一次,农场造反派去市里集会,在半道上与驻地石油物探局的造反派邂逅相遇,双方牛屄哄哄,话不投机半句多,棒槌身先士卒,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一把揪住对方一个头目的衣领就是一个冲拳,这一拳颇有力度,可谓是稳、准、狠,正好击中对方的腮帮子,于是,鼻子、嘴巴就一起往外涌血。那头目不停地从嘴里吐着血水,他发现,在其血水里面竟然有三、四颗牙齿。棒槌怒不可遏,只见他挥舞着铁锤似的拳头大声吼叫道:“不服气的就上来,老子今天奉陪到底!”

这凶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那头目一见棒槌凶狠毒辣并非是等闲之辈,估计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就赶紧见风使舵,他不停地点头、作揖,表示甘拜下风,最后,推举棒槌为老大,才算完事。

在批斗大会上,为了表示对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无限忠诚,棒槌大义灭亲,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老婆说:“李倩,别以为你是我的老婆我就对你网开一面,在阶级立场上,没有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之情,只有敌我,交代爹的历史问题。”

李倩低垂着头,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气愤,她的双唇不停地哆嗦着,好半天才说:“爹的历史问题组织上早就有了定论,我实在没有什么好交代的。”李倩的父亲李忠义在解放前曾经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位上校军官,后来,部队奉命起义,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一九五一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农场,一九六八年病故。

棒槌走上前来一把薅住李倩的头发,左右开弓就是两个大嘴巴:“李倩,你今天要是不老实交代问题,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就对你不客气。”说完,棒槌就振臂高呼:“打倒我爹!”

一人呼,万人叫,台下的人们也都纷纷高举胳膊随声高喊:“打倒我爹!打倒我爹!”棒槌继续喊叫道:“打倒……”

人们在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觉得这句口号有什么问题,后来,喊着喊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就醒过味儿来,口号声一下子失去了爆发力,声音嘎然而止。

此时此刻,棒槌的情绪正在异常亢奋之中,可不知为了何故,人们的情绪一下子就低落了下来,棒槌很扫兴,就破口大骂道:“你们都他娘的怎么啦,啊——,阶级立场全都上哪里去了?跟我接着喊,打倒我爹!”

众人还是不响应。

棒槌用手开始急躁地挠了挠自己的头皮,他终于明白过来,就自我嘲讽地笑了笑说:“操鸡巴蛋,看这事给弄的,都说我是棒槌,我看你们他娘的也棒槌!”

批斗会不欢而散……

九、海仲凹

屈指算来,海仲凹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海仲凹(一九三七年——),他原是农场子弟学校的校长,现已离休。海仲凹一九六一毕业于北京大学,本来有留校任教的机会,但他却积极响应党的支农号召毅然来到农场,在农场子弟学校做了一名语文教师,他这一干就是几十个春秋。

尽管海仲凹已经是七旬老人,但他的身体却相当好,成年累月没病没灾,精力甚是充沛。引用一句当今时尚的广告词就是吃啥都香。其实,海仲凹胃口好身体棒跟所谓的广告词并没有任何关系,所有这些完全取决于他的心胸开阔,懂得如何调理生活,海仲凹总是对人讲,我尽管在物质上很清贫,但我的精神生活很充实,人不能总是怨天尤人,其实,上帝在给你关闭一道门的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半杯水,在乐观者与悲观者的眼里却可以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乐观者说,杯子里满着半杯水,而悲观者却说,杯子里空着半杯水。

海仲凹退休以后,在闲暇之余,便在自家庭院后面开垦了几亩被别人遗弃了的荒地,经过数月的辛勤劳动终于由原来的荒地变成了良田,海仲凹大半生兢兢业业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本本分分地生活,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上午在家里读书,写作、练习书法,下午则全身心地侍候他那几亩庄稼,并且还津津乐道地为自己的庄稼施肥、浇水、锄草,就像精心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目睹着它们拔节、抽穗、成熟,海仲凹的脸上就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欣慰的笑容。

海仲凹的生活经历非常坎坷,他五岁丧母,九岁亡父,是大姐一手将他抚养成人的,大姐年长海仲凹十二岁,在海仲凹的记忆里,大姐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大姐是一位非常敬业的裁缝,生活所迫她开了一家不算太大的裁缝店,大姐做衣服的技术甚是精湛,待人更是和善、热情、礼貌,颇得顾客的好评,生活还算过得去,只可惜,大姐没有什么文化,在文化知识方面,她深受其害,于是,就痛定思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供海仲凹上学念书,绝不能像自己一样充当睁眼瞎,将来做一个对国家、人民有用的人。

海仲凹从小就很懂事,他深知大姐的良苦用心,更加知道为了自己大姐所付出的代价与牺牲,因此,海仲凹上学一直都很用功、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家重点大学——北京大学。

三十岁那年,海仲凹与农场青年女工段梅喜结伉俪,段梅比海仲凹小五岁,是当时农场闻名遐迩的五朵金花之首。海仲凹来农场报到还不到一天,农场新分配来一位名牌大学生的消息便传播得沸沸扬扬,于是,段梅便急邀几位知心的好姐妹从几十里以外的一分厂徒步赶到农场场部,她们意欲先睹海仲凹的风采,从段梅见到海仲凹的第一眼她就暗暗爱上了这位才华横溢而又仪表堂堂的大学生。

俗话说得好,男追女一堵墙,女追男一层纸。更何况段梅还是一位青春、靓丽、活泼、可爱的花季女孩儿。诗经里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确,段梅是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段有身段,难能可贵的是,段梅心地善良,且又乐于助人,在农场上下,她的口碑很好,颇有人缘。客观上讲,海仲凹与段梅的婚姻生活是和谐、美满、幸福的。

在以后的岁月里,段梅为海仲凹生育了一儿一女,儿子海涛的长相随爸爸,女儿海燕的长相随妈妈,子孝女贤,其乐融融,孩子们都很聪明、好学、上进。

后来,海仲凹的儿女们都相继长大成人参加了工作。生活条件逐渐好转起来,可是,就在段梅退休后的第五年,她总是感觉自己的身体明显不适,去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检查,已经是肺癌晚期,不到半年的光景,段梅就带着诸多的遗憾离开了人间。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海仲凹洒泪安葬了爱妻段梅的第七天,身为公安干警的海燕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二十五岁,正是一个女人成熟与美好的年龄,然而,海燕说走就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海仲凹在一周之内痛失两位亲人,一夜之间,海仲凹一下子苍老了十岁。海燕光荣牺牲以后,省、市领导在公安局长、政委的陪同下前来看望海仲凹,询问他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并且讲了很多关切、安慰、开导之类的话。海仲凹僵坐在一把藤椅上,他的眼睛里噙满了浑浊的老泪,目光呆滞地凝视着海燕的遗像,痛不欲生。

老伴、女儿双双辞世,远离千里之外的儿子海涛对孤苦无依的父亲牵肠挂肚总是放心不下,就隔三岔五的给父亲打电话,海涛颇是委婉地劝导父亲续弦,这样一来,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海仲凹对儿子说:“我目前的身体很好。现在,我什么也不想,只想一个人清净地生活。”海涛听父亲这样说,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沉默片刻,又说:“爸爸,既然这样,这事咱们就以后再说吧。”然而,海仲凹却态度异常生硬地说:“这事没有以后!”

作者简介:王建成,笔名,寂石,《中国乡土文学》编辑部主任兼小说编辑栏目组负责人,河北省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徐水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代诗美学》《南北作家》两刊杂志特邀编辑,现供职于河北保定太行毛纺集团。

责任编辑:施静云

    终审编辑:寂 石  

    排版制作:余 萍   

“回不去的乡愁”

全国图文征文大赛通知

乡土,乡音,乡情。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魂,乡情是我们的梦。乡土文学是一切文学的源头,是文学之根。

如果说文学是漂泊游子的人生驿站,那乡土就是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宁静港湾。纵观文学史,乡土一直是正统文学即主流文学的书写题材。古今中外,概莫于此。就中国文学而言,无论文学起源的诗经,中兴的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明清的小说,都深深地打上了乡土文学的烙印。至于近代,乡土文学成就更加斐然,一个个巨匠级的优秀乡土文学作家,一部部优秀乡土文学巨著的诞生,独领风骚,主宰了近千年中国文学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到近代乡土文学的繁荣。从沈从文的《边城》巴金的《家》,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到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秦腔》,一代代杰出的乡土文学作家为我们矗立一座座乡土文学丰碑。

当今社会,文学被边缘化,商业化,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城镇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矛盾冲突。城市扩张,持续高涨的打工潮;移民迁徙,候鸟般的飞来飞去,使所有的人都成了没有根系的浮萍。“回不去的乡愁”,一谶成真,“乡愁”成为一代代城里人永远想圆都圆不了的梦。

“回归乡土”,让文学慰藉孤寂的灵魂,让艺术温暖落魄的梦乡,为此特主办“回不去的乡愁”全国性图文征文大赛。现将在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赛人员 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乡土文学社会员,以及广大文学、美术、摄影爱好者。

二、作品征集

1、时间 2021年7月2日至12月30日

2、征文内容以农村题材为主,兼顾都市乡愁情怀。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故事、传记,特别关注老照片、村史、家族史和打工笔记等非虚构作品。图文作品:含乡村、乡情、乡音和乡愁元素的美术摄影作品。

3、来稿请注明“回不去的乡愁征文“字样,发至359880941@qq.com邮箱。凡是没在公众号发表过(含自己的公众号)的注明为“原创作品”,择优在《乡土文学》平台发表,然后参赛。已经在公众号(含 网站)发表过的作品,请注明发表时的作品网址链接,直接参赛。

三、奖项设立

特等奖1名 奖价值6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期刊一套,授于“乡土作家”“乡土诗人”“乡土画家”“乡土摄影师”等荣誉称号;一等奖3名,奖价值400元《乡土文学丛书》和全年期刊一套,免费吸收乡土文学社长期会员;二等奖6名,奖价值240元全年期刊一套;三等奖9名,奖价值120元期刊2本。所有获奖者均发荣誉证书。

四、比赛程序

本次大赛分征文大赛和专家评定作者综合素质展示两个阶段。  

1、征文大赛一个作者可同时参加多项比赛,但同类作品只许投稿参赛一次,请慎重投稿。

1)初赛:编辑按投稿顺序,遴选100件优秀作品入围参赛,通过评比选出50人进入复赛。

2)复赛:从初赛结果中选出40名作者参加复赛,通过评比选出30人进入决赛。

3)决赛:从复赛结果中选出30名作者参加决赛,通过评比决出获奖等级和名次。

2、专家评定和作者综合素质展示

1)专家评定:组委会随机聘请10位专家给决赛前30名选手打分,给出名次,写出评语。

2)作者综合素质展示:决赛前30名选手,在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专辑和专家、文友的评论文章,引起广泛关注,组委会将其作为决定名次参数。

五、评比规则

本次大赛以作品质量为主,阅读点赞打赏为辅。由各门类专家、乡土文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编委会编委和编辑部编辑,共同组成评审小组。最后确定名次,以无计名投票形式,胜出,保证公平公证。

六、其他事项

1、本次大赛寻求合作冠名企业,有意者直接联系主编,微信号damo359880941。

2、本次大赛取消稿费,所有打赏用评奖、发奖、出刊成本。

3、本次大赛如果争取到赞助商或部门经费支持,将发放与奖品同等额2至10倍数量的奖金。

大赛组委会

2021年7月2日

乡土文学社公告 

投稿用稿规定   凡投稿者,请加主编微信damo359880941,在括号里标注作者姓名(或投稿笔名),关注《乡土文学》公众号,否则一律不用。投稿必须为原创,凡在公众号发过的作品不能投,否则,因此而耽误发稿,将拉入黑名单。投稿方式:邮箱359880941@qq.com,小说、诗歌、散文投稿群和分社、文苑群编辑择优选 稿。选稿期限为15天,过期不用,作者自行处理。

入会手续   提出申请-填写邮寄表格-交纳会费-办理会员证。长期会员终身会费:一次性交费600元。临时会员200元,不办证,优秀作品可在纸刊发表。

附:乡土文学社章程(链接

征稿启事   本社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秀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建立优秀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库,向影视拍摄机构推荐。

本社举办的《长篇小说月报》《中国乡土文学》(刊号ISSN 1003-3327 CN 42-1050/I 邮发代号38-83 ),发表中长篇小说、影视剧本和会员作品,兼顾优秀散文作品和纪实文学。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

  • 乡土文学专刊第五期

    思乡美文:故乡与远方 文:搁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不知从 ...

  • 缅怀王老!从16岁到95岁,多张罕见合影曝光...

    缅怀王老!从16岁到95岁,多张罕见合影曝光...

  • 万庄的“金名片” —王春兰老师作品赏读②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137] 万庄的"金名片" 王春兰老师 ...

  • 半诗《信》

    信 鄙人今年芳龄二十有五,辍学外出七余载.犹记当年初出茅庐,严父翻栏买橘,慈母挽篮煎饼,大伯二婶三姨四叔肩膀拍遍,红枣花生直堆的怀中呼之欲出.吾方知自己任重而道远,赶紧挥手垂泪,匆匆而别. 两年沉浮, ...

  • 【小说月报】老吉尔:酒鬼老楚(小小说系列)

    [华北文苑]推送 酒鬼老楚(48) 文/老吉尔 老楚接到老场长王子琦的电话后,不敢怠慢,立即和庄家四人打道回府.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于两天后的下午回到省城.这儿距离家乡还有300多公里. 年初的北 ...

  • 【小说月报】清泉:家庭会议(短篇系列小说2)

    [华东分社]推送 家庭会议 --拯救基因 文/清泉 围绕赵欠文"束发之龄,龆年之智"之形况,全家人紧急组织召开了一次隆重庄严的家庭会议.赵欠文因身份卓殊缺席会议.会议由" ...

  • 《小说月报》创刊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丽江古城论坛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题词 2020年12月2日,在美丽的丽江古城"百花作家丽江古城创作基地"(王丕震纪念馆)里,迎来了<小说月报>创刊四十周年的首场活动:丽江古城论坛. ...

  • 【小说月报】老吉尔:​酒鬼老楚(小小说系列44)

    酒鬼老楚(44) 文/老吉尔 夜,此时虽说已渐渐深沉,但这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食客们络绎不绝,一波离席,另一波又至. 尽管是春节前夕,此刻的北国,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 而这里的晚风拂面,暖暖的 ...

  • 【小说月报】寒石:卖房子

    卖房子 文/寒石 少妇的丈夫是公务员,结婚已经多年,过了七年之痒,丈夫对那事越来越厌恶,而少妇则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寂寞的心难免出墙. 一次偶遇,少妇结识了Y县有名的王老板,王老板人到中年,一米七五的个 ...

  • 【小说月报】翔石:​管六(短篇小说)

    管六  文/翔石       麻烦问一下,管六,他在几号病房?声音很大,瓮声瓮气带着土腥子味.       他把身子转过去,对巧云说,大哥进来,就说我睡着了,我不想理球他咧.       问话的是管老 ...

  • 【小说月报】老吉尔:酒鬼老楚(小小说系列42)

    [西北文苑]推送 酒鬼老楚 文/老吉尔 从景点游玩回来,老楚心里很是不爽,不是心疼自己被忽悠了的200元,而是感觉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他们一行5人,堂堂的国家公职人员,要能力有能力,要水平有水平,又不 ...

  • 【小说月报】施静云:中国最后的 “刽子手”(短篇小说)

    中国最后的 "刽子手" 文/施静云 "杀人九十九,到时要收手:谁敢不听话,阎王殿里走."这就是"刽子手"的行规.如若不然,他们就会断子绝孙. ...

  • ​【小说月报】王艺潼:老门(小小说)

    老   门(小小说) 文/王艺潼   "嘘,妈妈就要来了,等我躲在门角里吓她一跳!"安拿手捂住了弟弟的嘴,一根手指放在嘴唇前比"一".   "嘿!&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