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教室让她心满意足 | 记全才女教师石思萍
文/陆大勇
语音/陆大勇
设计/小酒精
“石思萍:四川南充市行知小学语文教师,从教17年,先后在《教育导报》《教育时报》《作文指导报》《成都商报》等多种报刊上发表过四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随笔或习作指导类文章。”
认识石思萍的人,有人说她宽厚温和,有人说她善良幽默,也有人说她坚韧执着,其实都对。以上的词语简直都是为她量身定做,精确极了。
这样的一个人最适合从事什么工作呢?人们几乎众口一词:老师!是的,把自己的孩子放到这样一个宽厚温和、幽默善良、坚韧执着的人身边,拜她为师,哪个家长能不放心呢?
作为四川省南充市行知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石思萍有着17年教龄。说起来,她还真是一名少见的全才女教师。
石思萍1999年参加工作,因初始专业是美术教育,自然就做起了一名美术老师。一年后学校缺老师,又教过两年数学;两年后,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她又教了几年的英语,并在教英语期间,拿到英语教育本科学历。从2005年开始,她接手语文教学,成为一名语文老师。
她带着从教以来的各种历练走上语文讲台,简直是天意:在她的内心深处,语文才是最爱。
1
天赋+引领,成就她对语文的爱
说到对语文的热爱,石老师的话匣子顿时打开。她对语文的喜欢从一上学就开始了,若要追溯理由,石老师坦言源自她的奶奶!
原来,石思萍出生以后,因为妈妈生病,她每晚都跟着奶奶睡。奶奶为了让小孙女每天都能甜甜睡去,便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奶奶的故事有如阵阵春风,带着特有的温度源源不断地吹进了她幼小的心灵。这些故事也给她埋下了阅读的种子,铸就了她充满色彩的童年。她上学之后,对阅读有了格外强烈的渴望。
上学以后,石思萍从没有感到过学语文有压力和困难,语文成绩总是拔尖,自然就有了一次次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激发了她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让她暗自欢喜:也许自己真的对语言有一定的天赋吧!
天赋加上奶奶的故事,让学生时代的石思萍在语文的世界如鱼得水,加上三个让她终生难忘的语文老师,她从语文中得到了终生受益的营养。
一个是小学时的第二任语文老师——马炳秋。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不少同学开始在报上发表习作,这之中自然也包括石思萍。马老师促使这个班拥有一股非常浓厚的写作氛围,看到文章发表更刺激了同学们学语文的热情。内在的成就感激发了她更大的学习动力,让她从来不去数着格子凑字数完成作文,并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第二个是她的初中班主任李铣老师。石思萍回忆说:“李老师将我的阅读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十几岁喜欢诗歌的年纪里,作文里也常常会引用很多新掌握的诗句,于是李老师也不断地在我的每一次作文的评价里给我回应了许多诗歌,不断地刺激我阅读更广的书籍。仿写席慕蓉,阅读汪国真,自己涂鸦诗歌,就是在初中时期最美妙的回忆了。”
第三个是高中时第一个语文老师丁克森。丁老师的传统文化功底特别深厚,他的语文课不是枯燥乏味的分析和讲解,而是大量引经据典,对时事做鞭辟入里的分析,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做让人脑洞大开!高中的美丽时光,石思萍最难忘的事就是集合了一批文学少年成立社团,办校园文学报。
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都有幸遇到优秀的语文老师,在他们的引领下,积累阅读的快乐和经验,迸发出极强的成就感,这都促使石思萍从骨子里爱上了语文,让她受益终生。
在自己的教学上,石老师也擅长于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通过设计多个课程去补充语文教材的有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在她看来这些都源于三位老师的深刻影响。
2
石老师如何开展自己的语文课?
当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教师以后,当年对语文的擅长、敏锐,倒可能在一定程度内给她的课堂教学带来困扰。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她发现教学中最大的作文问题居然是新接手的班级学生习惯了写假大空的东西,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素材!这是石思萍在学生时代所不曾遇到过的问题,在她的观念里,习作的大地是生活!
生活中的大情小事、一草一木、喜怒哀乐都是可供作文的素材。仔细想想又实属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她那样幸运,从小有一个会讲故事的奶奶,也不是谁都能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能遇到优秀老师的引领。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石老师首先从增加学生小练笔力度入手,从指定练笔的题材到自选练笔题材,每次对练笔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定,比如说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天气变化,描写心理活动,甚至是课文学习过程中延伸出来的一次练笔。
练笔的好处是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去发现可写的内容,反复练写,既积累素材,又习得方法,同时也将习作指导的点分散,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这样一来,练习的次数多了,角度广了,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就相对容易多了。
说到这里,石老师打了一个很贴切的比方:
写一篇文章就如同裁剪一件衣服,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学生裁剪一件成衣出来,总得从衣领啊、袖子啊、前襟、后襟等一步步来,而片段练习就如同是在学习裁剪衣服的某个部位,再整体缝制就简单得多。其次,在习作课上对习作内容和方法进行细致辅导,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教会学生怎样去写;第三,教学生评改习作,有自评自改,也要互评互改,指导评改时老师会现场示范,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手中的习作积极参与互动。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有了对他人习作的借鉴,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令石老师大感欣慰的是,有了这样的训练和指导,学生的习作有了明显的进步!
不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让孩子彻底爱上语文,为将来的学习夯实基础,石老师坚持认为应从阅读着手。
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她发现学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阅读兴趣或阅读量不足,阅读面比较狭窄,到高年级时很多孩子还处于浅阅读的层次。为此,从一年级开始,石老师就注重他们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养成,实现的方式主要是一系列阶梯性的课程。
比如说读写绘课程、整本书共读及书写以及主题阅读等。同时针对家长也会进行许多亲子阅读培训,让家长参与进来,在班级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这些活动常常是围绕着阅读展开的。
乐在语文之中的石思萍,对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效果总体上是欣慰的,班上的学生非常喜欢和认可她的课,孩子们的热情常常能说明问题。但是,这始终无法抵消她内心深处的一种隐痛:不少学生还是会认为一本语文书就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阅读不足,不爱阅读,依赖教辅书死记硬背学语文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越来越强,对语文的态度也在转变,但对中小城市的家长而言,盲目性一直存在。加上不少家长因自身语文素质的不足,导致孩子的学习完全依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明显缺失。这是不容忽视的!加上如果授课老师没有一定的大语文视野,孩子的语文学习就很难有保障。
作为一堂作文课的编辑,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听到不少学生抱怨写作文。但石老师坦言:自己的学生,如果是从一年级一手带起来的就没有这样的感受。极少数孩子阅读较弱,就只能尽量从阅读与练笔上去补充,让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好。
孩子内在的动力才是最重要的,光靠老师还非常有限,中途接的班刚开始在这方面的问题就突出一些。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从一年级就带着的班级,石老师一定要求孩子大量阅读!她不仅鼓励和支持学生看课外书,还会和孩子一起看,甚至和家长一起看。
为保证每个孩子都要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她会在每天的学校生活里挤出一点时间专门用于阅读,还有晨诵课和整本书共读课等。要知道,这样的课是学校课表上所没有的,但她会坚持用自己的语文课来做。
石老师说:“不是说哪一本书就对作文成绩的提高有多明显的帮助。但阅读一定是会对习作有所帮助,阅读对成长所起的作用就更加地不言而喻了。”
3
一个教育追梦人带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中的石思萍,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老师,还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孩子已经在市内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三,语文成绩还不错。我以为石老师一定花费不少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上,甚至亲自上阵为之补课,但石老师却坦言:她从来没有辅导过孩子的语文学习,学习都是靠他自己。不过,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很小就养成了。
讲起自己的儿子,石老师告诉我:孩子甚至连幼儿园都没上过,他的童年几乎就是在享受大自然的无拘无束。
当时的石老师还在镇上一所学校教书,放学后有大量时间和孩子一起走在田间地头,这样一来,孩子有了广泛接触各种植物和小动物的机会,让他有了尽情观察的自由。这种观察满足了孩子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引发了他大量识字的兴趣。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每天的母子共读从不缺席,石老师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选择图书,推荐他更广泛的阅读。
看来越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语文学习越有利。这不仅是一个常识,也是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深刻把握,从而可成就一个人的精彩未来。回想自己的阅读生涯,那些对石思萍影响大的书籍,直至今日还能随口说出名字——《静悄悄的革命》《56号教室的奇迹》《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构筑理想课堂》《给教师的建议》《教育人类学》《相信童话》《花婆婆》《犟龟》等。读书的日子快乐而充盈,丰富了她的心灵,让她在语文的天空自由的飞翔!
今天的石思萍,早已成为语文的受益者,不仅享受着良好阅读带给她的精神愉悦,17年的教育生涯也让语文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我说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她却认为这样的字眼有些耀眼。
石老师觉得:老师首先是一份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是安身立命的工作。只是这份职业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才有了点特殊性。
这份责任与爱,让她成了班上所有孩子和家长口中的“石妈妈”。
石妈妈的爱没有局限在班级上,她还在由家长牵头组织公益活动时,带领班上的孩子下乡看望留守儿童,和志愿者一道给孩子送衣物、学习用品,陪孩子游戏、阅读,促进城乡孩子手拉手,互相帮助。
2009年通过网上报名,石思萍幸运地被选上并于暑假前往西藏义务支教。
连续两年的支教生涯,让她更深刻领悟到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她时刻提醒自己把这份情怀化作切实的行动,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说到这份饱满的情怀,石思萍的脸上凝聚着一种幸福的光芒,眼中流露出一种坚定的神情,石思萍说:“我始终这样认为,自己是一个半路出家但拥有一间教室就满足的教育人,一个应和着生命的节律在教育的土地上击壤而歌的园丁,一个为了追求教育梦想不曾停下脚步的行者。”
我会终生铭记这三句话。这些话让我深深感到:在过去不久的里约奥运会上再现的中国女排的奋斗精神,其实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也始终存在。这样的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国教育的未来。
你问我答:
一堂作文课:请您给学生们提出三个提高作文成绩的方法好吗?
石思萍老师: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坚持大量阅读,随着年级升高要学会深度阅读;
其次,习作的大地是生活,因此是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要乐于观察与发现,包括新闻热点时事等,积累习作素材;
第三,要多练笔,练笔不分长短,内容不分大小,也不拘形式。在练笔中要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做一个爱思考的书写者。
石思萍说:“我始终这样认为,自己是一个半路出家但拥有一间教室就满足的教育人,一个应和着生命的节律在教育的土地上击壤而歌的园丁,一个为了追求教育梦想不曾停下脚步的行者。”
责任编辑:颜语(zuowenji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