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奇葩皇帝,下令将全国尼姑以猪肉价格卖给老光棍,原因为何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倒数第二个朝代,明朝和其君主,也受到广泛的关注,从如今来看,明代的皇帝性格多少都有一些偏执古怪,而明朝最奇葩的皇帝,恐怕还要数第13位继承的万历,他曾经28年不上朝,然而在此期间,国家的机构倒也能正常运行,组织的万历三大征一度让明廷转危为安,然而期间造成的隐患同样导致了后来矛盾的爆发。
等到了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明神宗也发布了一道古怪命令:将尼姑按照猪肉价格,卖给城镇中的光棍(以衡量准其肥瘠,每斤依照猪肉价钱卖给鳏夫),究竟是什么,让万历颁布了一条这样的圣旨呢?
这就不得不提起明朝和尼姑之间发生的故事了。所谓尼姑,也就是比丘尼,指的是佛教中出家的女子,早在汉朝时期,佛教已经传入我国,然而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数百年之内尼姑并没有得到大量发展,根据《比丘尼传》所记载,国内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西晋时期洛阳竹林寺的净检。
然而随着唐代以来佛教文化的兴盛,越来也多的女子选择出家削发为尼。然而他们并不是单纯崇尚佛事,大多有着自己的私人原因。
有些是因为丈夫去世遁入空门,有些则是因为不愿意尊崇长辈婚娶,故而削发为尼。等到了元末战乱时期,仿效此事的女子数量越来越多,有些尼姑尘缘未断,一边打着出家的名号,一边和他人享受凡间之乐,而这也是被儒家学说所不允许的。
因此等到明朝朱元璋上台之后,对其作出了严格限制:“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
在明朝律令当中又有如下几条:“凡寺观庵院,除见在处所外,不许私自剏建增置,违者杖一百还俗,僧道发边卫充军,尼僧女冠入官为奴。”
等到朱棣时期,明皇室对于出家僧人的印象更是急转直下,这是因为山东蒲台(今山东滨州)白莲教徒举事起义,为首作乱者正是一名叫做唐赛儿的尼姑,她自称佛母,根据《明史》记载,这场起义失败后,唐赛儿去向不明,余怒未熄的朱棣认为她有可能遁入佛门,因此“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家比丘尼万人。”
到了嘉靖年间,明廷再次宣布,“尼僧道姑,发还原籍出嫁。其庵寺房屋土地,尽数入官。”打算以此来阻拦尼姑还俗的风气。
然而即便如此,政府的命令却宛如一纸空文,民间各种关于尼姑的风流韵事,依然是绕耳不决,万历年间,饶州的一名女尼,选择和士人张生私通,成为了笑柄,后人还专门写下打油诗一首进行嘲讽:“短发蓬松绿未匀,袈裟脱却着红裙。于今嫁与张郎去,羸得僧敲月下门。”
而随着17世纪以来,明朝因为连年的战争和消耗,人口财力多处吃紧,而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却占据了大量社会资源,成为了朝廷打击的对象,而到了1633年,万历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张通儒南巡,发现各地尼姑庵“苟合”的乱象屡屡发生,以苏州最为严重,立刻上报给万历皇帝,这让明神宗勃然大怒,因此下达了前文当中的旨意,也就是将这些不尊佛法的出家人卖给没有妻子的光棍,这样一来,既增加了明朝人口和社会的安稳,也缓解了财政危机,算是一举两得。
(0)

相关推荐